《聊聊一些灵异事》
第45节

作者: 上心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7-19 12:30:00
  以下故事出自哪里忘记了。
  223 冥游记
  长洲的朱生(兆庚)说起他的妻子程氏一直有肝疾,去年五月疾病发作,又因天热中暑。经常作鬼语(附身),要他诵《大悲神咒》用以超度。他就诵了七遍,妻子神气稍定。他就问鬼与妻子有夙冤否?答曰:“无。”那么妻子的病要不要紧?答曰:“不要紧,至诚念佛,就可好了。”
  第二天,他就跑到私塾和几个朋友说起,信与不信的人各占一半。于是他每天起来就诵《大悲咒》,妻子的病竟也好了。今年八月初旬,妻子的肝疾又发作了,又说鬼语。病过了二十几日,水米也入不了口了,气息奄奄,而妻子口中仍喃喃念阿弥陀佛至千百遍,气尽力竭,仍不敢少休。延至九月初五日酉时,妻子忽发狂叫道:“有人唤我走了,船已在门前了,怎么办?”接着又昏迷不知人事,但奇怪的是口中念佛声不绝。过了许久她又自言道:“这是何处?”接着她有又作老妇的声音说道:“此地是东岳。”接着她就作进见礼拜状,两腿战栗。

  一会儿又到一处,又作老妇的声音说道:“此地先立一会儿,等待开门。”接着又作衙役喝道的声音,鸣锣放炮击鼓的声音。一会儿,她口中又说南面的人已登座了。冥王戴着头冠穿着紫袍,两旁的判吏从堂上排至廊下,都是长桌子。台阶下衙役站班者约有二百余人。又看见书架无数,上面放置簿子几万本。另有卷案,似阳间手卷式。审问事件甚多,审案完成后就将案卷发出。所审的第一起,是一秀才,穿蓝色衣,腰间挂秋香手帕,从中门进,过一会出来,但见衣衫褴褛,垢面蓬头,遍身都是血,已体无完肤。她就问吏是怎么回事,吏云:“秀才好吃牛肉,故受拷打也。”第二起,是一乞丐,携着断竹破篮,**仅遮有敝席一片,伛偻上堂。冥王略问数语,乞丐就下来了。乞丐笑容可掬,口中惟念佛,慢慢腾空而去。旁边一吏云:“此人因以往罪业,生前罚为乞丐,但他平日不食荤酒,常念阿弥陀佛,梦中也不绝声。冥王也嘉奖其笃志,就将他历劫罪障悉数除去,他就径往西方极乐了,因此是以喜形于色耳。”第三起,见四人抬一轿子至,上面坐一老婆婆,冥王起身,拱手作揖而别。轿后有黄鳝十三担,又有田鸡、螺蛤、虾蟹无数。旁边一吏对众犯人说:“此婆婆年八十三岁,自廿三岁起就念佛持斋,到老也没停过。跟在轿子后面的,皆是她生前所放物命也。”第四起,见群羊拥一裸身人而来,羊都在咬这人的脚。吏云:“此人生前为羊贩者。”每审一案,用刑的声音甚惨,号啕之声震于外。妻子就偷偷的问吏:“今日所审案,为何只问杀生事?其余不孝不慈及谋财害命等案情,难道这里无一人犯的?吏曰:“其他案件各有掌管衙门,不在此审讯,而且忤逆劫盗等案因为阳间的律法也很苛刻,所以犯案者相对还不多。惟有杀生一事,世人都贪口腹之欲,恬不为怪,只顾自己之肥甘,谁顾物命之冤苦。岂知一到此间,生前杀孽,丝毫有报。你若还阳后,须将今日所见一一说与他人知晓也。”

  等到了第十六起,才唤他妻子程氏上来,到第七层台阶前跪下。自禀程姓,公公已死,婆婆六十二岁,父母已死。丈夫是教书的,三十二岁,五月生,具体日子就不记得了。堂上冥王喝道:“这些我都已知道了,你也不必多说。”只见案上簿子长三尺余,阔二尺余,字如人世间的洋钱大小。所注朱门程氏名下有五行半大字,红圈二个。旁边黑面判官说:“你幸好少杀业,因此案簿上只有字寥寥数行,自后还是照常为人,尚有好处。阴间最重《金刚经》及《大悲咒》,纵有罪孽,亦可忏悔,你记之,慎勿随众杀生造无量冤孽也。”接着就命她下台阶。她心中也惶恐,急着想回家,但前面有铁栅栏围着。接着有一人领她至刀山,只见刀剑插空,刀上的人穿胸洞胁,血肉淋漓,且都没有耳朵,她也不忍多看,急步而出。在一青石上小坐片刻,回望东首,都是些惨惨可怜之人。又向西望去,都是些游行自在,多欣喜容之人。又见中庭堆衣如山,旁边有人说此是剥衣亭也,如果临终衣服穿的超越本份,不论有罪无罪,至此必将衣服剥去。一会儿,铁栅门开了,拥挤而出的人众多,前面小路有千万条,有一人领她从西边的一条小弄,小弄里黑暗如漆,走出后即看见前面的停船处,上船一会,她下船归家就醒过来了(以上皆从朱生妻子昏迷时口中说出)。妻子醒后,他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妻子都一一说出,与昏迷时所说无二,当时也已很晚了。于是妻子喝了粥即睡下了,至天亮时病势基本就好了。

  此事发生时朱生与薇卿五弟及女子奴仆同在他妻子床前,历历在朱生耳中,即历历在朱生目中。因此朱生说其始末,不敢增减,惟愿善信者悟阴阳之一理,惕果报之难逃,痛戒杀生之孽,免随轮回。力行念佛之功,往生净土。
  日期:2016-07-19 12:35: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224. 异梦
  伶人方俊官,年轻时以色艺擅场,为达官贵人所赏识,年老后就贩卖古器文物,经常来往京师,曾经对镜自叹说道:“方俊官此相貌,谁能相信也曾舞衫歌扇,倾倒一时耶?”俊官自言他是读书人家孩子,十三四岁时,在乡塾读书,一天午睡时突然梦到笙歌花烛,被人拥入房间,自己身上也穿着绣裙锦帔,满头珠翠,俯视双足,也纤纤如女子,俨然是一新妇矣。惊疑错愕,不知道该怎么办,然而被众手挟持着,自己也不能做主,竟被扶入新房中,与一男子并肩坐,又害怕又羞愧,接着就在梦中惊醒。后来被一狂徒引诱,竟失身于歌舞之场,乃悟事皆前定也。

  余疆曰:卫洗马问乐令梦,乐云是想,汝殆积有是想,乃有是梦;既有是想,是梦乃有是堕落,果自因生,因由心造,安可委诸夙命耶?余谓此辈沉沦贱秽,当亦前身业报,受在今生,未可谓全无冥数,余疆所言,特正本清源之论耳。后苏杏村闻之曰:晓岚以三生论因果,惕以未来;余疆以一念论因果,戒以现在。虽各明一义,吾终以余疆之论,可使人不放其心。
  日期:2016-07-19 19:41:00
  后天一早准备出发去普陀山,先去阿育王寺和天童寺,再到普陀山。
  去年这个时候也去了普陀山,下图是去年一行人在舟山某寺庙的晚饭,味道很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