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7-24 11:26:58
酒畔文谭:到底意难平
读小学那会,每到建军节,学校都组织“听老红军讲故事”的活动。曾有一次请过街坊云爷,老爷子当时也就六十岁上下,性格和蔼,经常在自家门楼下摆一张小桌,沏一壶大叶子茶,小马扎上一坐一下午。平时经常瞧见,却不知他居然是位老英雄。
自从听他讲了革命史,就特别的崇拜他。此后经常去找他,无比激动的打听那些热血沸腾的战斗。听得多了,就有点奇怪,怎么“老红军”讲的都是如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却总也不讲打小鬼子呢?
原来这云爷是抗战胜利后参的军,当时新四军第四师即在皖北,云爷参军后随部编入了三野,参加了淮海战役,战后复原回了小城。
淮海战役历时66天,在1949年1月10日结束,是整个解放战争的转折点,经此一役,解放军由弱转强,奠定了渡江战役的基础,三个月后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了南京城。
毛主席为此写了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中有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举了西楚霸王的例子,告诫将士们不能学项羽满脑子浆糊,为博得“仁慈”的虚名而贻误战机,最终反被消灭。
这个例子举得好,因为淮海战役的主战地徐州,即是当年项羽沽名钓誉的地方,那一仗,史称“彭城之战”。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齐国被田横绊住了腿,汉王趁彭城空虚,率五十六万大军乘虚而入,占了项羽的老巢。项羽听闻消息,留下大部队在齐地继续作战,自己带了三万骑兵,长途奔袭,绕到彭城城南,黎明时分发动攻击,盯着汉军的指挥部打,打得汉军指挥失灵,五十六万大军须臾溃败。
《史记》所载,战到中午,已斩杀汉军二十万,楚军完胜。这一场大捷,项羽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二千年后毛先生也不会把他当反面典型,可惜这完美一战,却偏偏让高祖只身逃了出去,这才留下了乌江饮恨的可能。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彭城之战这一年,项羽2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龄。不知道古人为什么都那么早熟呢?小项羽24岁起兵造反,三年时间就灭了秦,后来使劲造,又用了四年时间才把自己作死,乌江岸边霸王卸甲,时年不过30岁。
皖北小城距离垓下不远,有位好友鸭哥很是崇拜项羽,他说:看人家项羽三十岁就死了,我都四十了还没打过群架呢,无颜见古人啊。
鸭哥不是没打过群架,是没打赢过,或许这才是崇拜项羽的根本原因。话说当年鸭哥因私情事,被约架于涡河岸头,对方说一对一单挑,鸭哥信了,于是单刀赴会。结果到了地点一瞧,对方十几个小青年,白蜡杆子链子锁齐刷刷的等着伺候呢。
鸭哥到了人群之中,双手抱拳,朗声喝道:“谁先上?”。话音未落,这十几位争先恐后都上了。半个小时后,鸭哥鼻青脸肿的出现在街头,小卖部里开了一瓶冰啤酒,一口气灌下去小半瓶,趁着手湿,用右手把头发向左边分了分,慨然曰:“哥身陷重围,但无所畏惧”。
硬气!硬得像什么呢?硬得鸭子的嘴巴,哪怕浑身都煮烂了可它还硬着。要不怎么叫鸭哥呢,果然名不虚传!
鸭哥这张硬嘴,像极了楚霸王。垓下之围,项王自知穷途末路在劫难逃,“则夜起,饮帐中(没忘喝酒)”。喝到酣处动了情,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诗乍一读,堪为盖世英雄侠骨柔肠;但细琢磨,实乃死到临头没忘吹牛啊!
“天意何曾袒刘季,大王失计恋江东”。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到末了牛气哄哄的归罪于“时不利”,怨天怨地,就是不在自己身上找病根。小项啊,力可拔山也好,气可盖世也罢,可你最厉害的其实是在嘴皮子上:普天下之,汝嘴最硬!
太史公不算冤枉你: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可太史公也未必全对,或许他根本就错怪了你。在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眼中,什么千秋霸业江山永固,虚无缥缈。得失成败其实就没放在心上,且得照着自己的心意来,莫负青春莫负我,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恣意妄行否?然也!自古谁无死,蝇营狗苟,不如痛快!
小城向东三百里,即是当初垓下,今日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
灵璧有石谓三奇:色奇、声奇、质奇;又谓五怪:瘦、透、漏、皱、丑。曾有一段时期,灵璧石奇货可居,那几年身边诸友,但凡有点闲散银两,总要买上两块摆一摆,酒宴之上谈的最多也是此物,谁的石头像条龙啊,谁的石头像条狗啊,又是入手时候多便宜,如今出手得多贵啊,等等等等,整个朋友圈都被这灵璧石弄晕了头,五迷三道。
忽有一日,鸭哥也攒够了钱,邀约去灵璧买石,许诺办完正事去垓下转一圈。小庙欣然从行,驱车两小时,午前到了市场上,鸭哥一副腰缠十万贯的派头,逐个指着石头问价格,一圈转下来,心里有了底,兴高采烈地买了最贵的那一块。
买完了石头去垓下,凭吊别姬之地。路上鸭哥说一喜一悲之间,尚需些许过渡。于是就近找了一家土菜馆,鸭哥喝了个七分醉,霸王别姬的故事谈上几遍,情绪酝酿的足足的,悠哉游哉到了“霸离村”。
霸离是个伤感的小村落,村东即是虞姬墓冢,修葺的很规整,有门楼有院落,鸭哥看了很感动,大呼灵璧待虞姬不薄。那是自然,不拉个围墙搭个门,怎么好意思卖门票呢!
园内松柏葱茏,静穆凝重。古代灵璧曾是北方通往东南的要道,旅人至此多有凭吊,因此碑石林立,留墨者众,其中有一联写的好: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
鸭哥读到这一联很伤神,情绪明显开始低落。转到虞姬塑像时,压着醉步踟蹰不前,侧脸看看我,明知故问:“垓下歌你还记得吗?”这不是在问我,这是要引我问他,小庙知趣,应答道:“我记不全了,你背背看。”
鸭哥庄重的背诵了一遍《垓下歌》,很投入、很深沉。不过只读《垓下歌》不完全应景,当时霸王歌数阕,虞姬也有诗和之。《楚汉春秋》所录,虞姬和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但这一首我没提醒鸭哥,因为我此时想起了另外一段话,更契合虞姬的倾诉,那是紫霞仙子说给至尊宝的: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
日期:2016-07-24 11:27:42
酒畔文谭:海棠无香
北宋彭几有言生平五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
曾子固即是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写的好,《醒心亭记》、《游山记》,《战国策目录序》都是传世名篇。彭几言下之意是:你曾巩散文虽好,可我偏偏爱读诗。如此说来,小庙也有一恨:恨星爷不说相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