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有义”战——贵族最后的独享时代:春秋!》
第33节

作者: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25 21:06:34
  公元前663年初,当齐桓公率军长途跋涉到达燕地时,山戎早已载着劫掠的财物躲回深山里。燕庄公愁眉苦脸的感谢了齐桓公的仗义之举。
  管仲一切都看在眼里,就安抚道:“燕侯,您是担心我们走后,这些戎贼又出来侵犯贵国?”
  “管相英明啊,这个令支和孤竹戎贼狡猾异常,我们燕国稍微一松懈,他们就前来劫掠,来去如风,根本拿他没办法。”燕庄公无可奈何的说道。
  管仲信心满满的说道:“燕侯放心,我家主公定会帮您彻底铲除这些戎贼,以绝后患。”

  燕庄公一听,长揖道:“寡人代表燕国百姓在此拜谢齐侯和管相。”
  齐桓公赶忙扶起燕庄公:“燕侯客气了,你我同为大周诸侯,祖上也颇有渊源,如今燕国深受戎贼侵扰,寡人岂能袖手旁观……。”
  齐桓公一边说,一边上前扶起燕庄公,一边疑惑的看向管仲,当看到管仲自信的向自己点头后,就信心十足的接着说道:“燕侯放心,一切都交给我们齐国,我们齐国定能帮燕侯您铲除戎贼!”
  为什么管仲如此自信呢?原来,管仲来时就已派人联络了跟令支交恶的无终国。这时以无终人为向导,历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直捣令支老窝,令支国君率余部败逃至孤竹国,齐军一路追击,但是山路崎岖不适合战车行进,管仲就编了《上山歌》和《下山歌》,战士们根据歌词教授的方法,顺利的在山地行进。进入孤竹国腹地后,打败了孤竹军队,但是被其引到“迷谷”中去,管仲就以“老马识途”的方法走出迷谷,成功歼灭了孤竹和令支的军队,使得燕国以及北方诸侯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不会受到山戎的侵犯。并且,齐桓公还将得之不易的令支、孤竹国的领土全都赠给燕国。燕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不仅基本解除了山戎之害,而且拓地千里,成为大国。所以在春秋时期默默无闻的燕国后来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平定山戎叛乱之后,齐桓公立即拜别燕庄公,返回中原,因为中原还有很多棘手的事务要处理。感恩戴德的燕庄公亲自相送,两位国君骑着马并肩而行,燕庄公由衷的敬佩齐桓公,于是送了一程又一程,不知不觉间已进入齐境五十里。
  齐桓公拉着燕庄公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燕侯啊,你我一见如故,寡人也舍不得与燕侯您分别,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此别过吧。日后燕侯您可以多多参与中原事务,咱们有的是机会见面。”
  在一旁的管仲笑道:“燕侯殿下,您再送,可就到临淄了。现在已进入我们齐境五十里啦。”
  燕庄公不好意思的答道:“这不是舍不得齐侯嘛,好吧,今后齐侯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我们燕国必定鼎力相助!”

  齐桓公沉吟道:“按照礼制规定,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得出国界,我们齐国和贵国都是周礼的坚定维护者,寡人不能让燕侯违背礼制。来人!就地划沟为界,割燕侯所经五十里之地归于燕国。”
  燕庄公听后连连推辞。但身为霸主的齐桓公一言九鼎,并且坚决拥护周礼,执意将这五十里土地割给燕侯。燕庄公推脱不下,只得收下了齐国的这五十里土地,然后依依不舍的与齐桓公拜别。
  日期:2017-02-27 18:50:10
  齐桓公不辞劳苦,长途跋涉平定山戎,救燕于危难之中的义举,再加上慷慨的将山戎等国的土地赠与燕国,最后还“分沟礼燕”,使得中原各诸侯国由衷的敬佩这位义薄云天的盟主。
  公元前661年,齐桓公准备大会诸侯,商讨楚国伐郑事宜。宋桓公请求先行会见齐桓公,于是两人在梁丘会晤。此时狄人进犯邢国,齐桓公收到求救请求后,立即率军救援。
  公元前660年,卫懿公被另一支狄人杀死,齐桓公帮助卫国复国(上面讲卫国时已讲过)。而鲁国又发生政变,哀姜与其情夫庆父共谋弑杀鲁闵公,欲立庆父为君,鲁国国人大愤,群起暴动,庆父逃奔莒国,不久自杀。哀姜被齐桓公引渡回国,途中将其杀死。
  公元前659年,赤狄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邢国,邢国溃亡,士民南奔。齐国、宋国、曹国联军救援不及,只能聚集邢国遗民,迁至夷仪,重建邢国。这一年,楚国试探性的攻打中原强国郑国。齐桓公、鲁僖公、宋桓公、郑文公、邾子在荦地结盟,谋划伐楚事宜。公元前658年正月筑城楚丘,作为卫国的新都城。
  压制楚国
  在处理完这些插曲事件后,齐桓公开始全力着手对付楚国了。公元前658年秋九月,齐、宋、江、黄四国国君在贯地结盟。之前江、黄两国一直被迫依附楚国,如今在宋桓公的居中拉拢下,投靠齐桓公,下定决心一定要摆脱楚国的压迫。冬,楚国再次伐郑,楚国大夫斗章囚禁了郑国大夫聃伯。
  公元前657年,齐、宋、江、黄在阳谷会盟,谋划伐楚事宜。冬,鲁庄公的同母弟公子友参与会盟。而楚国又来攻打郑国(从公元前659年开始,连续三年伐郑,估计郑国吃不消),郑文公想求和,大夫孔叔力劝道:“主公!齐国正召集盟军,马上就会前来救援!主公千万不要丢弃恩德而向楚蛮卑躬求和啊!因为楚蛮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啊!主公难道没有发现,楚蛮攻占一个地方,就吞并吸收这个地方的土地和人口,主公如果求和,会更快的被其蚕食掉啊!如今只有依靠强大且正义的齐国来压制楚蛮,才能保护我们大郑啊!”

  郑文公权衡一番后,觉得孔叔说的很对,就暂时放弃了投靠楚国的想法,积极组织国民抵抗楚国的入侵。
  在号召到了众多中原诸侯共同伐楚,以及成功拉拢了楚国周边的小国后,有了必胜把握的齐桓公率领着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曹昭公等各诸侯国国君及军队先行讨伐被迫依附楚国的蔡国(楚国以及蔡国的历史以后专门讲解,这里先主要讲齐桓公)。其实于公于私齐桓公都要讨伐蔡国,于公,蔡国依附楚国,成了楚国觊觎中原的桥头堡,必须铲除。
  于私,上文提到过,公元前683年,齐桓公娶周王室王姬时,蔡国公主作为侍妾陪嫁。话说公元前657年的某一天,齐桓公与蔡姬泛舟湖上,看到齐桓公紧张害怕的样子,蔡姬童心未泯,左右摇晃小船,晕船的齐桓公双手紧握船舷,闭着眼连声说道:“爱姬别摇了,寡人晕船。”
  谁知,蔡姬听后兴致更浓,摇的愈加厉害,齐桓公只能紧紧地握住船舷,捱到上岸后,愤怒的齐桓公怒斥了蔡姬一番,然后将其赶回娘家。蔡穆侯见自己的妹妹被赶回了娘家,一赌气,将妹妹蔡姬改嫁他国。齐桓公大怒:寡人只是将蔡姬赶回娘家反省,又没有休了她,你蔡侯居然擅自将其改嫁!是可忍孰不可忍!寡人要讨伐你!(公元前683年蔡姬嫁给齐桓公时年龄应该在15到20岁之间,到了游船事件时至少四十多岁,早过了开玩笑的年龄了,更何况你的地位也不高,只是姬妾,居然敢拿英明神武的齐桓公开涮?所以我觉得这个游船事件很有可能是齐桓公为了找一个讨伐依附楚国的蔡国的出兵理由而上演的苦肉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