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回忆录(一)》
第6节

作者: 蛮舞部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问奶奶:那么多孩子谁来带呢?现在的小夫妻们一个孩子都手忙脚乱了。这一家四五个孩子怎么带的过来啊?奶奶说:现在的孩子都金贵着呢,我带你的时候每天眼睛都盯着呢,生怕出事,带你姑姑们可不是这样,就是大的带小的,每天就那么放出去到了饭点就都自己回来了,都饿着呢,哪敢跑远了呢?再说过去只要不到大街上去,这附近也没那多车。而且周围的邻居都认识,拍花子的也不敢来,真有坏人来了,只要娃娃喊一嗓子,左邻右舍都扛着铁锹出来了!细想奶奶的话确实是这样,自从从平房搬家进入楼房之后,这个世界似乎就变得冷漠了许多,可能在一栋楼里住上十几年才能些许认得几个邻居吧。

  关于奶奶想生儿子的问题,最后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求神!从来不信神佛的奶奶也是慌了神。问题是拜谁?从小我都觉得包头北梁这地方挺奇的,巴掌大点的地方云集了蒙汉满回各种民族(其实我有一部分布依族血统,都能出现在内蒙,奇吧!),寺庙更是繁纷复杂。有供奉释迦牟尼的寺院,有圆顶的大清真寺,有挂着红十字的基督教教堂,还有供奉吕洞宾的吕祖庙,更有黄教的喇嘛庙。现在世界上某些教派跟某教派打的挺热闹的,不管世界什么样吧,咱这个地方的人还是平平安安和平共处的。奶奶也搞不清楚这些,反正都去拜一拜呗。还真别说,过了一段时间还真又怀上了,又是经历的满心期待的十个月,求遍了满天神佛。经历一朝分娩…………。然而老天并没有感动,依然是个女孩(从此奶奶再没信过神佛)。此时正值内蒙古持续干旱,中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再养活一个孩子也是非常困难的。奶奶当时心情也非常低落。于是决定将孩子送人。到底送到了那里,奶奶始终不愿跟我提及,这大概是奶奶一生的痛吧。

  此时爷爷进入了一个时代感很强的部门“物资局”。物资局成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局遵循国家经济工作方针“统一计划、分级管理”、“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物资供应政策,开展物资购销供应工作。额(⊙o⊙)…这么说太拗口。说白了就是物资分配。国家物资总局把1000根木头分配到内蒙,内蒙分配了200根给包头市,而负责把这200根木头分发到包头各个单位,每个单位分几根木头的正是物资局。在计划经济年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实行以后,物资局便自然消失了。虽说是个好单位,但是能分到的粮食也是有限的,只能果腹而已。大部分时候都是吃棒子面,土豆甚至是豆腐渣。奶奶说当时正是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姑姑们有时候饿得在外面啃黄泥吧,经常满嘴泥的就回来了。买不到吃的还是其次。在医院工作的老爷子就在三年困难时期去世了。一方面是打坏了身体,肺部落下病根。还有就是当老人家发病的时候,医院甚至买不来一瓶消炎药。

  国家的命运影响着每一个老百姓的命运,苦日子终将会有结束的一天。

  日期:2017-02-27 15:09:01
  番外篇 关于奶奶的美食(冬季篇)
  从小到大,对奶奶最亲切的回忆大概就是数不尽的各色美食。虽然现在奶奶做不动了,但是只要回想一下,各种美味的记忆全部扑面而来。
  内蒙最最有名的大菜就是清炖羊肉了。但是其实小时候也不是经常能吃到。家里有只羊首先是要喝羊奶为主,羊肉一般也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
  第一:选材,清炖羊肉最好选用羊肋排或者羊腿骨。肋排肉最柔软,炖软了肥瘦相间入口即化。腿骨内有骨髓,炖出来味道最浓郁最香。
  第二:炖羊肉一定要冷水炖,冷水的时候就把羊肉放进去,一定不要放盐,盐是强电解质,会让肉变得又老又柴。

  第三:放入生姜,花椒,香叶,小茴香少许大火烧开水,小火慢炖1.5-2小时。最后起锅的时候放盐,撒葱花。
  其实老包头人都不会放盐,配上韭菜花吃味道会更鲜美。
  还有两种小零食。小时候家里都是睡火炕。火炕冬暖夏凉。火炕下面就是火炉,内蒙出产煤炭,往炕炉里填上几大块精煤,大火呼呼的能烧一夜。第二天早上火逐渐熄灭,剩下的炭火余温刚好是烤炉的温度(大概180-200度),奶奶会往炉子里放几个馒头,还有煮过的红薯片。等中午孩子们放学回来,就已经烤好了。馒头的表面被考的焦黄酥脆,内里柔软蓬松。红薯要烤的时间会比较久一点,慢慢烤成红薯干。红薯干非常有嚼劲,微甜的味道,甜度刚刚好。不像现在超市卖的红薯干,满满都是糖精味儿,齁甜的!

  首次番外篇,不成熟,下次美食篇会自己自己先做了拍照上传与大家分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