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平叛 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
第31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孟达在魏国既为文帝所宠,又与贵臣桓阶、夏侯尚相善。桓阶早年曾劝长沙太守张羡归顺曹操,因此得到曹操的器重,而被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当时曹操世子未定,桓阶力挺曹丕,称他年龄居长,德行也较曹植为优,所以曹丕继任后,对桓阶大加重用,迁其为尚书令,又加侍中。汉魏禅代之际,桓阶和相国华歆、太尉贾诩、御史大夫王朗等人共同劝进,深受曹丕赏识,是魏初主持朝政的重臣之一。夏侯尚是夏侯渊之侄,和曹丕是布衣之交,因此被曹丕任命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同时也是孟达的上司。孟达钻营这两人的门路,所以在魏国地位十分稳固。

  然而孟达反复之人,虽然深受重任而内心叵测。在建安三年(公元225年)冬天,诸葛亮自南中北返,到达汉阳县(属朱提郡,位于今贵州威宁、水城一带)的时候,从魏国归降的李鸿来见,当时参军蒋琬和益部永昌从事费诗在座。李鸿说道:“间过孟达许,适见王冲从南来,言往者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耳。达曰:‘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尽不信冲言,委仰明公,无复已已。”诸葛亮正欲北伐,想要拉拢孟达作为外援,所以顾谓蒋琬和费诗说:“还都当有书与子度相闻。”费诗就对诸葛亮说:“孟达小子,昔事振威(振威中郎将刘璋)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与书邪!”诸葛亮默然不答。不过诸葛亮回到成都后,还是给孟达写了一封书信:“往年南征,岁末乃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托名荣,贵为乖离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孟达接到诸葛亮的报书后,就派遣亲信数次和诸葛亮联络。尤其是桓阶和夏侯尚先后于黄初年间去世之后,孟达在朝中失去强援,而新登位的明帝与孟达又无深交,更兼与近邻魏兴太守申仪关系不睦,所以孟达加紧了和诸葛亮等人的联系。

  日期:2016-07-24 08:24:37

  (正文)
  曹睿对孟达也很警惕,为了防止孟达生变,他于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六月以司马懿都督荆、豫州诸军事,率所领镇宛。孟达的谋划被申仪泄露,而司马懿也派遣参军梁几密查他的举动,并劝他入朝为官。受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孟达因此决定起兵造反,他给诸葛亮写信说:“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从书信中可见他所担心的只有司马懿一人。而司马懿也唯恐孟达速发,于是给孟达写信预作安抚:“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郭模,诸葛亮派遣来诈降的使者)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孟达接到书信后又开始心怀侥幸而犹豫不决。岂料司马懿不过是缓兵之计,书信一发出他立即就布置军队进讨。众将都说道:“达与吴、汉交通,宜观望而后动。”司马懿却说道:“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鬼谷子•决篇第十一》列举了六种可以速作决定的情形,其中便有“去患者,可则决之”,也就是说除去祸患的事能做的决定就要尽量去做。司马懿能根据孟达的脾性、为人从速做出决断,可见其识见明断。

  司马懿倍道兼行,一千二百里的距离他仅仅用了八天就赶到城下。孟达对此有两点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司马懿不经天子同意直接就来攻击新城;二是没有料到司马懿会轻装疾进,所以他才在给诸葛亮的书信中说:“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由于司马懿兵行诡诈,进军神速,所以孟达并没有对城防作周密准备,因为上庸城三面环水,所以孟达在城外建造木栅自固。司马懿指挥大军渡过护城河,攻破木栅,直达上庸城下。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孟达,司马懿派遣诸将分头抵御他们。司马懿将大军分成八队团团围攻新城,因为孟达事先准备不够充分,而新城所部兵马又非素来亲从,所以在苦苦抵挡了十六天之后,在司马懿的引诱下,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开门出降,司马懿将孟达斩首并将首级送往京师,还俘获了城中的万余兵马,然后诱捕了久在魏兴郡、私刻印绶专擅疆场的申仪,将其送往洛阳,还将孟达余众七千多家迁徙到幽州,这才引军回屯宛城,此时已是太和二年的正月了。

  孟达的首级送到洛阳后,曹睿下令在一处四通八达的街道交汇处焚毁。同时又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改变了新城太守专制西南的格局。
  点评:曹丕因为对孟达赏识而对其破格重用,而且因为他对上庸、房陵等地比较了解而将新城统一划归他指挥。但孟达性情反复,最终还是举兵造反。然而孟达遇到的是军事天才司马懿,司马懿倍道兼行,赶在孟达军事部署完成之前赶到新城,并最终将其镇压,使得这场惊天巨变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这场战例也是三国时期的经典战例之一,观其攻守成败可知用兵虚实变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