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些灵异事》
第47节

作者: 上心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7-24 14:56: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229. 历劫人世
  吴中的丁某,小小年纪就爱好学习,在叶鞠裳门下求学。丁也是学业日进,鞠裳非常器重他。一次丁偶然间得了小毛病,一晚梦中入了仙山,琼楼玉宇中,见一老人鹤发飘然,老人看着丁说道:“尘寰游戏,何可久也,快点归来吧。”丁愕然,不知道老人说的是什么。这时老人命一童子拿着一瓶子出来,瓶中装有五色汁,让丁喝下。丁喝下后,恍悟前身为仙童,由于一点小过被谪降人间。于是丁向老人拜谢,老人推了他一把,他就在梦中惊醒。丁知道自己时间不长了,就让家人准备后事,过了几日就去世了。丁的家人也把此事告知了鞠裳。大概清才早夭之人,多为历劫人世,其根基较深的,得享受人间富贵而不至堕落的,或也有之。如湖南的刘云房相国,生他的时候他父亲梦到一个道士,如世人所画的汉钟离的样貌,道士直接入了寝室,又听闻门外车声如雷,有车数百辆,车上都载着酒。相国生平饮酒无敌,其名权之,字云房,就是出于这个梦。这个也证明既证仙班,也不免历劫,然而与昙花一现的人还是不同。

  日期:2016-07-24 15:12:00
  230 阿育王寺参拜舍利
  这两天去了阿育王寺,天童,普陀山,一行七人,不过天实在太热了。
  以前参拜舍利需要客堂打电话,现在需要客堂开个条子,拿着条子到舍利殿老和尚会开门。我们七人和另外四人一起开了一张条子,老和尚慈悲,还给我们一起开示了许久。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人说你好,你就开心,有人说你不好,你就很生气。但你开心在哪里,生气又在哪里呢?其实就是人家一句话,你一生气,一纠结,一夜睡不着觉,苦恼的还是你自己。一生气,一烦恼,相貌也就不庄严,以后也往三恶道跑……。
  普陀山上看到的箴言: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清净经》云: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日期:2016-07-25 12:31: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231. 自访前生
  北京正阳门外某家,是个大富人家,其家的儿子某人由于溺爱过度,每日斗鸡走狗,横行街市间。一日某由于醉酒过度,迷路后昏倒在地而死。某的魂入了阴间,看见两个衙役出票要拘捕他。某大声喝道:“我在南城外也颇有微名,何物鼠辈,居然敢犯我。”衙役不管,强行绑了某,又脱某的衣物。某拼命抗拒,但还是被脱了,只有手腕处还有一块衣物。衙役又拍了某的头顶,某不知不觉坠地,则已经托生于山西某家,也是大富人家。长大后,还能记得前生之事,手腕处还有一块青色。长大后,父亲兄弟让他去北京求学,过北京南城的街市,恍如之前来过的。某又寻访前世的亲属,则故家早已败落,老房子也换了主人。过了好久,才找到某前世的母亲,但由于贫困,已经沦为乞丐,某就出钱赡养母亲。

  某每次为人讲诉前世的事情,也一点不隐瞒。马某和他是同学,因此马某知道的比较详细,马现在是北宁铁路局的科长。
  日期:2016-07-25 12:42:00
  出自《北东园笔录初编》  清--梁恭辰
  232. 大悲咒

  家父说起,叶健庵中丞于道光元年进京面圣,在宫门外等待上朝,当时家父与他交谈良久。以前也听说叶健庵持诵《大悲咒》甚得力,因此就问此事。叶健庵说:“我二十许岁时,曾经患疟疾甚重,其寒热交战时,苦不可言。医生说下次当更重,我忧虑恐惧都不想活了。忽然看见书架有《大悲咒》一卷,心想持诵或可稍减病苦,或许借以赶走疟鬼。于是就发心以次日焚香祷誓佛前,摄心虔诵,而疟疾恰是当日就止住了。于是连日读诵,疟疾竟不发了。因此自从读诵以来,已数十年持之以恒也。”

  按《大悲咒》列于密部,就是《陀罗尼经》。屠琴坞说:“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菩萨已将八十四句咒义诠释明白。持诵者须将慈悲、平等、无为、空观等心十句细心寻绎,身体而力行之,即可到应时身生千手千眼地位。极之八万四千陀罗尼手眼,皆不出此十句妙用,故曰:当知此咒,犹如妙药,名阿伽罗,一切诸病无所不治也。”

  目前世人多信奉《金刚经》而不敢轻持《大悲咒》,都说此咒妙蹄、真诠在语言文字之外,持之不慎恐有灾祸,其实也是他们未身体力行的缘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