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有义”战——贵族最后的独享时代:春秋!》
第34节

作者: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01 11:06:48
  屈完心想,你还想着以武力威慑我们大楚,想着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占据有利局面?于是面无惧色的答道:“齐侯您若以品德安绥诸侯,谁敢不服?但是如果您施以武力,我们楚国有方城(我们可以称其为楚长城,这样容易理解)作为城墙,汉水作为护城河,齐侯您的军队再怎么威猛,也不太容易克服天险吧,不会拿我们楚国怎么样的。”
  公元前656年春,齐桓公率领盟军轻松的击溃蔡军,占领蔡国。稍作休整后,陈兵蔡楚边境,准备随时攻伐楚国。如此的剑拔弩张,大战随时都能一触即发,楚国面对中原联军的压境,毫不畏惧,先礼后兵,主动派使者前来谈判。
  楚成王派遣使者(使者是谁,史书没有记载)前往联盟军中求见齐桓公。齐桓公召见后,楚国使者开门见山的说道:“贵国远在北方的黄河之滨,我们楚国地处南隅,这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想不到齐侯您竟然不远千里的连招呼都没打就涉足我们楚国的领土,敢问这是为何缘故?”
  站在齐桓公一旁的管仲答道:“以前召康公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便辅助王室。’赐予我们齐侯征伐的特权,东到大海,西到黄河上游,南到穆陵,北到无棣,都是我们攻伐的范围。如今你楚国不按时足额向王室进贡包茅,致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酒请神,我家主公为此前来问罪。还有,古时昭王南征到楚国而没能安然返回,你们楚国怎么也得给个说法吧。”

  楚国使者不卑不吭的回答道:“贡品没有送来,这确实是我们楚国的过失,今后岂敢不供给?至于昭王没有回去,与我们楚国无关啊,齐侯还是问汉水边上的人吧!”。可以说,楚国虽然示弱主动上门求和,但是使者回答得当,有理有据,并没有卑躬屈膝。
  经过这次点到即止的谈判,双方都清楚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了。齐桓公率领盟军继续前进,驻扎在楚国的要塞陉地北面不远之处,继续实施武力威慑,而临危不惧的楚成王则派大夫屈完率楚军进守陉地。双方都很清楚,大家都极重尊严,稍有不慎,一旦擦枪走火,就会爆发“世界大战”,盟军于是退至召陵驻扎。楚国心领神会,楚成王随即派主将屈完亲赴召陵拜会齐桓公,进行第二轮谈判。
  齐桓公邀请屈完与其同坐一辆战车检阅盟军部队。齐桓公不怒自威的说道:“中原群雄跟随寡人一起出兵,难道只是为了寡人自己吗?为的是寡人的先祖太公建立的友好关系,为的是诸侯和睦相处。今后大家都相互友好,和睦相处,如何?”
  屈完听后心中大喜,随即恭敬的答道:“齐侯英明!齐侯您惠临敝国求福,安抚我楚国国君,这也是我国国君的心愿啊。”

  齐桓公听后拍了拍屈完的肩膀,然后指着斗志昂扬、威武雄壮的盟军士兵对屈完说道:“看看这些威武的战士,谁与争锋?!用这样的战士攻城,无坚不摧!”
  日期:2017-03-03 10:10:11
  屈完心想,你还想着以武力威慑我们大楚,想着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占据有利局面?于是面无惧色的答道:“齐侯您若以品德安绥诸侯,谁敢不服?但是如果您施以武力,我们楚国有方城(我们可以称其为楚长城,这样容易理解)作为城墙,汉水作为护城河,齐侯您的军队再怎么威猛,也不太容易克服天险吧,不会拿我们楚国怎么样的。”
  我们都知道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乃四川盆地的咽喉,守住剑门关,四川盆地基本安然无恙。打个比方,这个方城就是南阳盆地的剑门关。楚国占据南阳盆地(南阳盆地是向南开口的扇形盆地,北东西三面环山:西面以及西南面是大巴山、西北面是秦岭、北面是伏牛山、东面是桐柏山、东南面是大洪山,南面则与楚国腹地相连,且有汉水围护,跟四川盆地很像)后,在三面群山的隘口间修筑城墙据点,防守最为薄弱的地方是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因为两山没有严密的相连,仅靠一些断断续续的丘陵连接,但是修筑城墙据点后,就弥补了这个缺陷。所以对于楚国北面的诸侯国而言,楚国易守难攻。

  齐桓公很清楚楚国国力强大,地理优势明显,易守难攻。就没有动用武力,而是与楚国罢兵言和,在召陵歃血会盟。表面上看双方以平等的和平会盟收场,但实际上齐桓公取得了这次齐楚对抗的胜利。首先,自己的外交政策之本——“尊王攘夷”更上一层楼:楚国此后重新向周王室纳贡,“尊王”尊到了极致。其次,没有发动流血战争,凭借着管仲的经济战——买鹿制楚就迫使楚国收敛了入主中原的野心,保护了中原各诸侯国的安全,使得他们更加由衷的敬服齐桓公。此后十年,楚国都没有发动有规模的北伐战争,真正的做到了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召陵会盟后,盟军退军,按照原定路线,还是取道郑、陈两国。这样的话,郑国和陈国就得尽地主之谊,为盟军供应粮草。首当其冲的陈国不想白白的花费这么大一笔军费开支,陈国大夫辕涛涂就对郑国大夫申侯说道:“诸侯联军此次撤军,又是取道我们陈国和你们郑国之间,这个粮草供应可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很容易出现粮草供应不济的情况的。我觉得让联军向东走再沿海道北归,这样可以向东夷炫耀武力,震慑他们。而对我们两国来说,可是省了一大笔军费开支啊。”申侯点头称赞。

  于是辕涛涂就把这个建议告诉了齐桓公,当然他是不会说出节省陈国粮草供应这个最主要目的的,齐桓公觉得趁机威慑东夷的确是个好主意,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辕涛涂前脚刚走,申侯就偷偷的前来面见齐桓公,进谏道:“齐侯,联军此次劳师远征,将士们归心似箭,士气不高,恐怕不能实现威慑东夷的意图,所以齐侯您前往不要听辕涛涂的歪主意,还是按原定计划,取道郑、陈之间撤军,我们郑国虽然经济窘迫,但是会全力供应粮草的!”
  齐桓公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陈国是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不舍得供应粮草而出了这么一个歪主意啊。于是,齐桓公将虎牢地区的土地封给申侯作为食邑,又派人将辕涛涂抓起来。
  齐桓公越想越气:要不是我齐国帮你们摆平楚国,你陈国可是首当其冲,到时候肯定生灵涂炭!如今不仅不感激寡人,还如此吝啬!看看人家郑国,还知道感谢寡人,尽地主之谊全力供应粮草!
  齐桓公遂于这一年的秋天率齐军还有江军、黄军伐陈,陈国一开始比较强硬,拒不认错。但是入冬后,鲁军、宋军、卫军、郑军、许军、曹军相继前来与齐军会师,陈宣公大惧,诚恳的向齐桓公认错。齐桓公见陈国态度诚恳,就放了辕涛涂,退兵回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