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台湾70后的30年─成长,及眼中的30年台湾社会变迁》
第35节作者:
truevoice 日期:2008-7-19 20:21:34
(87)
以台北市来说,民国八十年代初这段时间有许多重大工程在同时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大眾快捷运输系统,简称捷运的工程进行,也不全然是地铁,捷运工程有地面地下高架三种,并且好几条在施工。所以那时候台北市是简直就像一个大工地一样,到处都有公程在进行,因配合地下开挖,地面上铺满了钢版的临时马路,那段时间是台北的交通黑暗期,塞车问题特别研重;再加上捷运弊案连连,市民对市政的满意跌到了低点。当时的台北市长是黄大州,其实这个人也没有什么不好,事情也是有在做;就是长期以来整个官僚系统的古板腐化,再加现这几年的施工问题,搞得大家怨声载道。
所以大家都認為民国八十三年的台北市市长选举是個改變的機會。這是台北市改直辖市以来的第一次市长选举,以前都是官派的。因此这次的选举特别引人注目。同时举行的还有一样直辖市的高雄市长选举,以及台湾省长选举;我就提一提跟我住的台北市比较有关的选举吧!
这一次的选举是三强鼎立:国民党的黄大州、新党的赵少康、民进党的陈水扁。新党当时形象佳,派一个形象声势都不错的赵少康出来选自然没什么问题;而黄大州,许多人阴谋论得认为李登辉让黄大州出来选是为了要搞垮国民党,其实虽然当时大家看不到他有什么实质政蹟,但他也没出过什么大乱子,算是四平八稳型的,不让他连任出来选市长也是说不过去,理所当然的也参加了这次竞选。
民进党这边可复杂了,当时如日中天,一时瑜亮的两位政治明星:陈水扁和谢长廷都在争取这个机会;前面说过,两个人都是一同从美丽岛辩护律师团发跡,并在台北的同个选区,担任过市议员及立法委员,可说是亦敌亦友,在这次党内提名中,可说是谁也不让谁,竞争激烈;但戏剧化的是,在党内初选的前一刻,谢长廷宣布退出初选,全力挺扁,这简直就是在山头林立的民进党内成为一段传奇佳话。不管如何,谢长廷在这场选举中扮足了最佳参谋的角色,在选举期间的"每日一问"几乎让赵少康无力架招;力保陈水扁当选有很大的功劳。
但其实这次选举从一开始大家就不看好黄大州,所以基本上也是陈赵两人在相争。在这两个人里面,大家是很难快择的,因为都是一时之选。我个人认为最后陈水扁会胜出跟竞选主轴有很大的关係;赵少康阵营当初把这场选举的层次提高到了"中华民国的保卫战",一直灌输民眾他们选输了中华民国就灭亡了,老实说,还言过其实了,只不过是个地方首长的选举,「有那么严重吗?」(阿扁当时的名言),所以当时赵少康反而给人更激进,有某种政治洁癖的感觉;反观陈水扁阵营打出了口号是"快乐、希望",整个竞选气氛就给人一种办嘉年华会般快快乐乐的感觉。
所以啦!当时的民调以年龄来分佈大慨有这样的结果:中年以上支持国民党居多;中產阶级支持新党居多;年轻一点的支持陈水扁居多。很多高中生大学生也是支持陈水扁的,不过他们也都没投票权,只能跟著摇旗吶喊喊爽的而已。
说到摇旗,这次选举也有些创举,就是第一次有竞选用的宣传旗出现,是由陈水扁阵营开始使用的,一时之间,就看到街上许多的汽车摩托车,尤其是支持陈水扁的计程车车队,车上都插满了旗子在满大街跑;另外,就是第一次有了竞选主题歌,也是阿扁阵营开始的,就是《台北新故乡》跟《春天的花蕊》,尤其是后者,因为曲调悠扬歌词优美,有好一阵子都是KTV里的点播冠军。反正,民进党在选举中很会运用各种营销策略,就是这次选战开始。
所以在当时的高中校园里,许多同学喜欢将阿扁的竞选旗帜缝在书包内侧,每次一看到有人翻开书包,露出那面旗帜,自己也会装做无意得露出那面旗给对方看到,大家就心照不宣的知道对方是"同志"了,搞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现在想想,这种愚蠢的行为倒也不是真的在挺扁,因为学校上层或教官大都还是支持国民党的,所以这么作反而是种青春期特有藐视权威的叛逆行为而已。
陈赵两人实力在伯仲之间,几乎是一种欢乐气氛与悲壮气氛的对决。情势非常紧张,最选前最后关头甚至传出了李登辉弃黄大州保陈水扁的说法;这些年来一直有很多人相信这种说法,但我是持保留态度啦!因为黄大州声势本来就弱,就算阿扁有百分之五的票是从他来的,扣掉这些票,阿扁还是胜。总之,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选战;阿扁后来当市长也没有让人失望。
至於在台湾省长方面,是由国民党的"宫廷大内高手"(当时对手这样称呼)宋楚瑜胜出;高雄市长也是由国民党的吴敦义胜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