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7-30 12:58:00
这个故事出自清代的(子不语),是袁枚写的。
239 业债
董文恪家有个老仆人叫王某,性情谨慎,善于看门,数十年件没有忤逆一人,人家都称他为王和尚。王某说起曾经随文恪住宿在博将军的荒废园子中,一晚月夜在假山边纳凉,远远见一人仓皇隐避,一人追上并拦着,抓着他的手臂共坐树下说道:“我以为你老早生天了,怎么会在此相遇呀?”接着先讨论两人相交之契厚,然后说他的负心之事。说:“某事你乘我急需,故难其词以勒索我,私吞多少;某事又欺我不清楚,虚张其数欺骗我,又骗我多少。”如是数十件事情,每一件事就打那人一耳光,怒气冲冲,好像要把那人吞下去。这时一老人从草丛间出来,劝道:“他今天已堕在饿鬼道了,你又何必相欺。而且负债必还,又何必太过分。其一人怒着说道:“既是饿鬼,又怎么还债呢?”。老人说:“业有满的时候,则债有还的日子。冥司的定律,凡借贷人钱的,来生有禄则偿还,无禄则免掉,也是因为其限于人的能力。如果胁取诱取之不义之财,虽历经万劫,也须填补。他或者无禄可抵,则来世为六畜以偿还,如果一世不足抵销,则分数世以偿还,今晚文恪家所吃之猪,不是其仆人某的十一世身吗?这时其一人的怒气似乎消了不少,于是松手各自散了。王某估计老人可能是土地神。老人所说的仆人,王某之前也见过,那人的确是比较有心计。
日期:2016-07-30 13:43: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240. 游天宫
有个广东人区某,是区徽五的同族,能用练气功的方法为人治病,而且有神效。我的老婆患有肝疾,也请他看过好几次,本来眼睛已经看不见了,慢慢能看清东西,接着又能写很小的字,比生病前的视力还要好,主要得益于练坐功。一日区某对老婆说,可以带她导游天宫。老婆就约了俞,许两家的内眷一起随侍。过了一会,区某过来,说他已经得到天君的许可,只要静坐就可以一同前往。老婆静坐间,见前面有金光,就随着光前行。到了一城楼,城楼上的望楼多斗八状的尖角,看神武门的角楼尤其复杂,城墙砖上都有文字,是篆书写的“恕”字。区某说道:“此是恕门,从恕门入到忍门,忍门就可以出来。”进去后,见一个大殿非常雄伟,大殿尖角非常复杂,瓦都是黄金色的,门窗雕刻的非常精绝。有两个金甲力士守着大殿,不得入内。接着经过一个照壁,非常精丽,上面有篆书,其文字不可辨识。过来一会,到了一个梅林,有老梅树千万棵,倚天照梅,花朵比世间的梅花要肥一点。其旁边又有大片菊花,异色缤纷,一眼望不到头。但注视时眼睛很吃力,因为有金光遮住这些景物。
区某的法术和唐代叶法善的法术接近,但他的方法不用符咒,不用召梦,只是运气神游而已。也是比较奇异的。
日期:2016-07-31 09:11: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241. 燃臂香
魏逖先服侍父母非常孝顺,尤其笃信佛法,手臂上瘢痕重叠,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皮肤,这些都是他燃臂香时所留下的伤痕。他说十年前他的母亲病危,他就到广济寺求燃臂香。主僧现明同意了,说道:“需要等到晚间大忏悔的时候燃臂香,这样功力更大。”于是他就在寺里恭候。那天正直龙华道场圆满之期,寺中有很多佛事,到了傍晚,家人因为母亲濒危,来催促他快点回去,但他因为燃臂香的愿望没有实现,不忍离去。不久家人又来催了,他不得已就回家了。本意想暂时回家,稍微看看就又再来,归家途中又想,回去后恐怕就不能出来了,最好能求一个替代者,最好的人选是季妹,但季妹没有发信心,怎能期望她发愿燃臂香呀?因此他就高声诵读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求如来加持。刚到家门,季妹就和他相向大哭,他就把燃香之义告诉她。妹欣然同意,立即前去广济寺。等妹燃香归来,母亲的病似乎好了一点。第二天仍然由妹代往,母亲问及妹的行踪,他就说谎说妹刚睡觉,也是恐怕母亲伤心。母亲忽然说道:“你不要欺骗我,她去广济寺了。”他就问母亲怎么知道的,母亲说:“刚才梦中到了广济寺,看见你妹跪于千手观音像前,手臂上燃香六柱,香烟腾上,都结成莲花形状。现明大和尚披大红袈裟立在旁边,又有一少丨妇丨年约二十岁,立在你妹的右边。”不久妹从寺里归来,一问,果然如所梦到的,少女是金氏的妇人,现明约她帮忙念佛助缘。自此母亲的病就全愈了,过了五年后去世。母亲去世前看见床榻前立有四个和尚,披红袈裟,在诵持《往生咒》,阿弥陀佛也穿着红袈裟立在窗前,法身峻极。那时母亲面孔是朝内的,不知她是怎么见到的。又梦见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到她跟前,向之而笑,这些应该都是往生的征兆吧!
日期:2016-07-31 11:18: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242.姚半仙
有个叫姚半仙的人,居住在铁老鹳庙,有异术,能知人前生事。何稼三前去问事,姚说道:“你前世也是当官的,因被推荐而入朝,后又忽然弃官为僧。你祖母前世也信佛,经常布施穷苦,因此有夙缘。你如果不信,我问你是否从小依着祖母才能长大成人?”何听着很惊讶,因为他从小多病,祖母特别爱怜他,照顾他十分周到,相依为命,果然如姚所言。当日,还有一妇人也在坐,姚不等她开口,就说道:“你是因为琴瑟不谐(夫妻不和)来问事吧?前世你是丈夫,他是妻子,夙缘未了。你们现在不和谐,因为是安床的方向不合,把床朝某个方向移动,就和好了。”妇人也称叹不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