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7-14 18:51:18
第十七篇 有脚阳春:贤相宋璟为啥被称为唐朝“黑老包”(续十三)
比如,据史载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宋璟随同李隆基视察东都检查工作,天子出巡威风无比,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路过崤谷(今河南陕县)时,由于山高路窄鬼见愁的样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一时兴高采烈做“公费旅游”状的一行人感到十分扫兴。
原本这也就算是“自然灾害”而已,翻译成现代语言也就是不可抗力也,谁叫你李隆基不打重本把羊肠小道修建成平坦宽阔官道呢?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皇帝你这么高的智商不会不知道这么显浅的道理吧?
反正正在兴头上的唐明皇十分懊恼,这不是大煞风景吗?于是面对这层峦叠嶂,原本很有艺术气质的李隆基也不能诗兴大发,显示雄关漫步的豪迈气概了,正在气头上,头脑发热的天子大人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居然耍老大官威,要罢免河南尹李朝隐和负责旅途事务的知顿使(掌管皇帝出行巡幸时沿途食宿吃喝玩乐事务的官,算是钦差大臣的一种吧,大名鼎鼎的狄仁杰也曾做过此种角色)王怡,并追究办事不力的责任。
这理由也太勉强了,这样把人家办了还真是不能服众。眼看这两个人领了无妄之灾,要做冤大头了,不过他们命好,碰到了也在巡幸队伍中的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宋璟,牛人就是不同,老宋劝谏道:“陛下方事巡幸,今以此罪二臣,臣恐将来民受其弊”。
唐明皇当时也还不是一个固执的人,气一消静下心来后于是也认为很有道理,反正也免去了二人原本就是有点“无厘头”的死罪。后来李隆基东巡泰山,让老宋看好家,有什么好的治国方略尽管说出来,老宋倒也不含糊,倒豆般地说出了他的想法,李隆基也能“所进之言,书之座右,出入观省,以诫终身”。
日期:2017-07-15 11:36:48
第十七篇 有脚阳春:贤相宋璟为啥被称为唐朝“黑老包”(续十四)
反正宋璟就是这种为真理能犯颜直谏,虽万死而不辞的人,李隆基也十分信任器重他,还以政治老师的待遇礼遇他(姚崇也有此种待遇),进则从御座上站起来笑脸相迎,告退时还亲自送到门外,有时还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的样子,因此宋璟提出的具建设性的提议和谏言,即使有时龙颜不悦,李隆基也能虚心采纳(这就是李隆基的伟大之处),有这样清明的吏治,于是也造就开元初期的十分清明的政治,开元盛世的出现当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最后,想提起的是,据说一代贤相宋璟的碑文是我国伟大书法家颜真卿(这也是一个老宋式宁折不弯的猛人)撰文并书写,所以宋璟墓碑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后来好附庸风雅的清朝乾隆皇帝,巡幸途中亲自书写宋璟的《梅花赋》全文,还画梅一本,题诗两首,命人勒石建碑堂保存下来,也算是为中华传统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
日期:2017-07-16 11:41:44
第十八篇 成语“咏絮之才”源出于东晋才女谢道韫
话说在“男尊女卑”的古代,超级才女不多,能流芳百世的更是寥若晨星。而此文的正主谢道韫便是其中的幸运儿,因一句接龙诗歌而名垂千古,简直就是古代的一种神迹。
关于此次著名的“诗歌接龙”,史曰: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6�1王凝之妻谢氏》)
关于此事,著名的《世说新语》也当成了一则饶有兴趣的历史小故事表述了。
话说东晋名将谢安(曾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击败过前秦百万大军而被李白顶礼膜拜)的侄女谢道韫,自小聪明伶俐,才智过人,为人果敢高雅,风韵高迈,颇有“女汉子”的风采,史曰“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深得谢安喜爱。喜好风雅的谢安,便有心考考侄女的诗文功底。
有一天,十分欣赏侄女才情和辩论能力的谢安突然问她:“毛诗(《诗经》)何句最佳?”
聪颖过人的谢道温不假思索便答道:“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指的是周朝贤臣尹吉甫写的“丞民之诗”,此诗赞美周宣王的卿士仲山甫,辅佐周宣王成就“中兴之治”之事,用典精美。诗文清丽,一直传诵不衰。谢安一听,立马表示赞同,连赞谢道韫颇有雅人深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