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
第41节

作者: 一只支
收藏本书TXT下载

  招惹一个人,未必死,但招惹一群人,一定会死,所谓群众的力量,所谓众怒难犯,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少数服从多数,有时不是因为多数人掌握真理,多数人是正确的,而是因为多数人更强力,拳头更硬。
  当五大臣和四贝勒联名的时候,就已经表达了他们的最后态度,这是最后通牒。
  努尔哈赤可以选择不杀掉褚英,选择在自己和集体之间遵从自己,因为他是王。
  然后呢?
  自己的其他儿子们会不满,自己出生入死的五大臣会不满,这会成为一根刺,成为一根夹在他们之间的刺,这根刺很小,很细,但它会越扎越深,越来越难以拔出,会顺着血液流动,直到与血肉合为一体,直到某一天杀死你。
  杀身成仁,杀人成史,杀的越多,杀的越狠,杀的越大公无私,杀的越骨肉离别,杀的越泯灭人性,才会留名青史,才会超越生死做到永远的生。
  忠,要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本分,是光荣,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孝,要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只有这样做才是孝子。
  这就是我们的历史,无比残酷也无比真实。
  日期:2016-08-08 01:26:00
  但我相信努尔哈赤这样做除了集体利益的考量外,他自己也是会做的:
  囚禁兄弟,痛杀长子,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
  这还不是全部。
  努尔哈赤想要的不是一般概念的团结统治,是更强力的统治,更稳定的团结,努尔哈赤不容许任何一个人和他产生分歧,动摇根基,他要一杆把锋利无比寒光凛冽的长枪以便实现一个目的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虽已有准备但每当想起的时候不免充满着激动和渴望。
  对了,还有恐惧,不是一丝,这份恐惧并不亚于对梦想的渴望和激动。

  好像一只本该被猎杀的猎物萌生了伏杀猎人的想法。
  有时候绝地反击和羊入虎口自己作死其实是一码事。
  所以他不允许任何疏忽的存在,所以舒尔哈齐要囚禁,所以褚英要死,任何人任何事情都要在这件事面前屈服退避,哪怕是他自己。
  他要集体的力量,比三十二年前十三副遗甲起兵时还要渴望,即使他已经今非昔比,即使他已经在女真历史上无比强大,即使他已经有了数万铁骑,可他在这个敌人面前仍无比弱小。
  在遥远的地方,通过一道高耸入云的关口,有一座庞大的城市,这座城市的主宰被称为皇帝,他有着数以千万计的子民,数以百万计的军队,有着足以让努尔哈赤仰视的权势,全天下的所有财物在理论上都属于他一个人,女真在他面前不过是九牛一毛,或许是两毛,最多是三毛不能再多,这些组成的集体有一个称号:

  明。
  日期:2016-08-08 01:26:24
  5.一个人的名字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从诗歌的角度为我们论证了辩证法,其实所有事情都需要辩证的看。
  在努尔哈赤蒸蒸日上的同时,据说万历做了一个梦,一个噩梦,梦到一个异族女子坐在他身上拿枪刺他。
  在当时,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有大臣解释,说这个异族女子就是女真,想要夺取大明的天下。
  当然,这是无稽之谈,野史的调侃而已。
  明朝对努尔哈赤崛起的警惕,自然不是因为一个梦。
  万历三十六年,李成梁离任辽东总兵的同年,内阁大学士朱赓“建酋桀骜非常,旁近诸夷,多被兼并”。
  如果说这是来自明王朝中央的某些高级文官的担忧,仅仅是担忧警惕的话,那接下来这位说的话可就十分有重量了。
  蓟辽总督,辽东的军政事务都由他全权负责,比起高居庙堂之上的诸位,他很有发言权。
  他叫蹇达,鉴于此人贡献太大,清兵入关后消灭了有关蹇达的诸多文献记载,这是被清朝统治者第一个这样“招待”的。
  熊庭弼也好,孙承宗也好,袁崇焕也好,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对了,还忘记说了,蹇达挺喜欢钱的,还因为这个被处分过。
  但这些都不妨碍他的工作。
  日期:2016-08-08 01:26:40
  蹇达论述了努尔哈赤的“光荣事迹”,得出了一个结论:
  努尔哈赤越来越骄傲蛮横。(建酋日益骄横)
  如果仅仅这样,蹇达和朱赓没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是,蹇达不是夸夸其谈的远居庙堂之上的清流,虽是文官,但他懂军事。
  “东方隐忧可虞”,蹇达建议“乞议早备战守”。
  用白话来说就是“努尔哈赤早晚要闹事,咱们还是早点做战争准备吧”。
  注意,除了战,蹇达还说了守字。
  以蹇达的身份来说出这样的话,事态就已经很严重了。
  做过辽东巡抚和兵部尚书的李化龙也曾说过:“中国无事,必不轻动;一旦有事,为祸首者必为此人。”
  后来证明,努尔哈赤同志确实是带头闹事第一人。
  李化龙一语言中,幸耶?不幸耶?
  日期:2016-08-08 01:27:17
  事态的发展进一步应证了有识之士的担心,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消灭乌拉部,布占泰只身逃亡叶赫。
  雄霸女真的海西四部如今已四去其三,努尔哈赤完成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九点九九。
  叶赫贝勒金台石派使者告急明朝,声称“努尔哈赤削平诸国,即侵明,取辽东”。

  这句话触动了明朝的敏感神经,万历皇帝命辽东地方派游击马时楠、周大岐率一千名枪炮手赶赴叶赫进行支援,表明明朝立场,敦促各方保持冷静,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
  望着一千名明军黑洞洞的枪口,努尔哈赤不得不暂时打消大举进兵叶赫的想法,并写了一封信进行解释,自己亲自拿着信赶到了最近的明朝城市抚顺,交给抚顺的明朝官员希望他们代转给万历皇帝。
  努尔哈赤见到的明朝官员是抚顺游击,二人并肩策马,努尔哈赤语言陈恳,对守将态度恭谨。
  努尔哈赤官阶龙虎将军,正二品,和六部尚书一个级别;游击次于参将,从三品。
  这个游击叫李永芳,和五年后努尔哈赤七大恨兴兵攻占抚顺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朝官员李永芳,同姓同名同人。
  这时候的李永芳绝对不会想到如今在自己面前恭顺的“蛮夷”,五年后要接受自己的跪拜。
  第二年,万历皇帝派出使者来到赫图阿拉面见努尔哈赤,一探虚实。
  这是外交手段,看看努尔哈赤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正确的。
  事是好事,人不是好人,使者姓肖,一个典型的明朝官员,官职是个备御。
  日期:2016-08-08 01:27:43

  这个备御是辽东特有的一种官职,就这里有,其他地方都没听说过,因为辽东每天挨蒙古女真的袭扰,每天要备战防御,慢慢的出于一种习惯就设置了一个新官职:
  备御。
  官阶几品?
  不入流。
  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