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些灵异事》
第54节

作者: 上心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09 12:27: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259 鲁班术
  我的伯祖湛元,从伯君章,从兄旭升,三代都因为晚上心慌睡不好觉的毛病而死。旭升的儿子汝允,也患有此毛病,一日修房子,木匠看着楼角笑着说:“这里面有东西。”打开后见一甃砖如小龛,里面有一个旧的灯,听说此物能使人睡不着觉。把这东西拿出来后,汝允的毛病就好了。这件事是丁末年春天我的从侄汝伦为我说的,不知这是什么道理?然观此一物藏壁中,即能操主人之生死,则宅有吉凶,其说当信矣。

  日期:2016-08-09 12:35: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260 大度能容
  我的父亲和我说起,庐江孙起山未考中时,非常贫穷,沿途雇驴去进京赶考。一天,到了河间县南门外,没有雇到驴,大雨骤来,就避在一户民家屋檐下,主人看见他,怒骂道:“我造屋时你没有出钱,也没有出力,为什么坐在我家屋檐下。”就把起山轰到雨中去了,起山也狼狈不堪。孙进京后,顺利考中了,居然还被安排到河间县做知县。赴任时那家人知道了,惶愧自悔,想卖屋移家。孙起山听说后,召那人来笑着说道:“我何必与你辈一般计较呢,既然你经历过这件事了,后面就不要再这样对待素不相识的人了。这也是忠厚养福之道呀。”

  日期:2016-08-09 20:02:00
  浅谈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1
  以前在天涯看到有人说这个世界的真相就像一个洋葱,当你剥开一层皮时,你就认为马上要看到真相,但当你失望的剥开最后一层皮时,什么也没有,但或许这就是真相。
  人对世界的认知一直在随着阅历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30岁时的自己感觉20岁的自己很天真。我对自己的人生观打击很大的就是因为一次很准的被算命,然后自己也简单研究过八字合算命,一次用紫薇看自己,老婆,女儿三人,惊呆了,完全匹配。按此反推的话,如果个人的命运是注定的,那其他人的命运肯定也是注定的,以此类推,其他事物都是如此,要不然就是蝴蝶效应了。如果再仔细推敲,自己思维高度脑洞在开一点的话,那只有人的想法是注定的,才能说命运是注定的。这样倒符合国外名言说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国内的名言是这样说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的人会说,比如我要高考,填什么志愿都可以自己决定呀?
  如果反过来想,你的性格爱好,你的成绩,家人亲戚以及他们的成长经历,国家政策等,这些已经提前决定了你必然会填什么志愿了。其他事情也可以以此类推。
  未完待续……。
  日期:2016-08-10 14:49:00
  以下故事出自《洞灵小志》 清:郭则沄
  261 静坐出神
  林若卿说起,他家乡道光咸丰年间有某主事之人,做官后不久就居家不出来。非常喜爱兰花,每年开花时,就在兰花丛中放置一塌,他躺着塌上,就好像在众花香国。中年练习道术,每日必静坐。久之,有婴儿自他顶门出,但仅能在室中游戏,然后再回顶门。一天婴儿出来,被一猫所惊吓,大惊不能回顶门,不久他就去世了。
  徐仲可也说起,有个叫汪功聘的人,长大后还没有娶妻,就专心修炼。静坐中顶门出来一婴儿,顺着窗爬上屋,待在屋瓦上。中午时就从屋顶下来,顺着窗又回到汪的顶门中。这种情况过了好几天,家人也看到了这个婴儿,这个婴儿面目佼好,对着日光游戏,活泼可爱。不久家里来了一个新婢女,来叫吃午饭,叫声稍微有点大,婴儿受了惊吓,在屋檐上跑来跑去,找不到归路,过了许久,婴儿就化为烟四散开来消失了,不久功聘也去世了,只有二十岁左右。

  两件事也比较类似,可见道家的术是真的,但修行不善的话,也容易早夭。古今言玄妙者多矣,而得道者百不一二,可不慎哉。
  日期:2016-08-10 14:51: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262 谁抬着我飞行?

  虞惇说起,掖县的林禹门是他的老师。禹门说自己祖父八十岁左右,已经昏老不认识人了,也不能走路,但饭量很好,平时就枯坐在一房间,郁郁不欢,于是子孙就经常用轿椅把他抬到门外远眺,老人也以此为消遣。一天,老人命侍者到里面取东西,自己就独坐等待,等侍者出来时,则老人和轿椅都不见了。全家悲泣惶骇,不知道怎么办,于是派人带着口粮四出求访,也了无踪迹。刚巧有友人从崂山来,途中遇到禹门,对他说道:“你是否在找你的祖父呀?现在你祖父在山中某寺,身体无恙。”于是家人急忙派人骑马前去寻找,果然老人在某寺。其地距离掖县数百里,寺里僧人也不知老人怎么来的,老人只觉的有二人抬着他飞行,也不知抬他的人是谁。此事极怪而非怪,估计是山魈狐魅,播弄老人,以为游戏耳。

  日期:2016-08-10 19:38:00
  浅谈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2
  (注:由于语言组织能力有限,胡乱写了一些)
  那命运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佛教有开悟在《楞严经》,成佛在《法华经》的说法。
  按照《楞严经》的说法,你眼前的世界都是你内心的体现,其实本无六道轮回,天堂地狱,这些都是你的心造出来的,你的心,你的行为思想造就了不断的轮回。

  万物都有其规律,命运本生也是一种规律,比如一对新人结婚了,当然我们可以找出他们今世的结婚的原因。如果一个人通晓三世因果,那他可能得出他们今世结婚的原因是他们前世是朋友关系,一方欠了一方的钱。如果是阿罗汉级别的,他得出他们今世结婚的原因是500世前一个动物吃了另外一个动物的肉。如果是佛的境界,他说你们之前的判断都不对,因果是这样的。
  真正明白了因果你会发现老天非常公平,你会明白世间的事其实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一切只是因果的体现。
  其实很多因果可能都是因你的一念产生的,比如你看到一美女,心中起了一念,当然这个念头可能不会马上起作用,但这念头必然会在你的某一世起作用。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起心动念之前,就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所以菩萨是善护念,但凡夫是铁链套在头上了,才知道后悔。
  《楞严经》云:“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注:“想念和爱欲纠结在一起,相互珍爱,不愿分离,如此世间父母子孙才相生相继而不曾间断,这一类众生就是以贪欲为本。贪欲和爱恋在一起滋生,贪欲不会停止,那么世间种种生物,如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就会依持各自力量强弱相互竞争吞食,这一类众生就是以贪杀为本。人为吃而杀羊,羊死后则转为人身,人死后又转为羊身,这样直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等等十种生命形式之间,其生生死死都如此吞食残杀,由此种种恶业欲求都与生命共生,一直穷尽到未来无际之时也永无休止,这一类众生就是以贪盗为本。你欠我命,我还你债,如此种种因缘,历经百千劫的时间,都在生生死死之中。你贪爱我的心,我怜爱你的色,如此种种因缘,历经百千劫的时间,都在缠裹不清之中。凡此种种,都是以贪杀、贪盗、贪淫三者为根本,如此种种因缘,恶业果报相续相继,永不停息。”

  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