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兴亡——一个巅峰王朝的全景史诗》
第55节

作者: 王者觉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8-9-16 12:15:05
                                            
            第六章 下一个出局者
    
  三“轻薄公子”的摄政之路(一)
  一代帝王就这么凄凉地走了。虽然保住了全尸,可是却死无葬身之地。
  无处安葬的一个客观原因是——杨广从没给自己修过陵墓。
  中国历代帝王往往在登基伊始就会花大力气修建自己百年后的地下寝宫,唯独杨广没有这么做。他一生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无数民脂民膏修建了遍及天下的离宫别馆、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条泽被万世的大运河,可唯独漏掉了自己的终极归宿。
  天下之大,杨广却连一个坑也没给自己留下。
  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只知道杨广被缢杀后,萧后和宫人们拆下几片床板,给杨广和幼子杨杲做了两口小棺材,然后就让他们孤零零地躺在离宫西院的流珠堂里,从此再也无人问津。
  直到宇文化及北上之后,亦即大业十四年八月末,江都太守陈稜才按照天子礼仪,把杨广葬在了离宫西侧的吴公台下,总算让他入土为安。此时距杨广被杀已经将近半年,中间隔了整整一个潮湿而闷热的夏天,杨广的尸体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按说早该腐烂。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杨广入殓的时候,据说面容依然栩栩如生,让众人大为骇异。(《旧唐书•炀帝纪》:发敛之始,容貌若生,众咸异之。)武德年间,唐朝平灭了江南,又将杨广改葬到了江都附近一个叫雷塘的地方。
  杨广死后,萧皇后和六宫嫔妃们并没有喝下杨广给她们准备的毒酒。她们苟活了下来,无可奈何地成了宇文化及的玩偶。
  萧皇后虽然逃过一死,但是此后的命运却极为不堪。大业十四年五月,宇文化及把萧后和六宫嫔妃一起带到了中原。其后宇文化及败亡,萧后又落到了窦建德的手中。再后来,东突厥的处罗可汗又从窦建德手里要走了萧皇后。一直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当李靖和李世勣率领唐军破灭突厥之后,萧后才终于被唐朝政府以相应的礼节迎回了长安。
  皇帝没了。
  天子的宝座空空荡荡。
  总得有人坐上去。
  宇文化及现在当然是不能坐的。他也必须演一场政治秀,先推一个傀儡上去,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玩一回“禅让”的游戏。
  这是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篡位者必须遵循的潜规则。
  要先推谁上去呢?
  宇文化及想到了杨广的四弟蜀王杨秀。
  这是隋文帝杨坚五个儿子当中唯一在世的一个,十几年前就被杨坚罢官软禁。杨广即位后虽然没有杀他,但也始终不让他恢复行动自由,而且担心他背后搞小动作,所以每次出巡总是带在身边——此刻杨秀就关在江都的禁军军营中。
  宇文化及觉得蜀王杨秀在目前的宗室亲王中资格最老,而且又因长期囚禁几乎成了一个废人,所以立他最为顺理成章、也最为安全。
  可宇文化及的提议却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宇文智及提出了另一个人选,那就是与他私交甚笃的秦王杨浩(杨广三弟杨俊的儿子)。
  宇文化及同意了。他觉得反正这皇位迟早是他的,现在牵谁出来走这个过场对他来讲没什么区别。
  新皇帝的人选一确定,剩下来的宗室亲王就没有任何存在价值了。
  当天,蜀王杨秀和他的七个儿子,齐王杨暕(杨广次子)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燕王杨倓,包括隋室的所有亲王和外戚,无论老幼全部遭到屠杀。
  其中死得最稀里糊涂的,可能就要属齐王杨暕了。
  杨暕历来失宠于杨广,父子之间长期互相猜忌,所以政变爆发当晚,杨广就曾满腹狐疑地对萧后说:“莫非是阿孩(杨暕乳名)所为?!”而当宇文化及派人准备诛杀杨暕时,杨暕居然以为来人是父皇所派,故央求说:“且慢杀我,我不会辜负国家!”来人一声冷笑,不由分说就把他拖到大街上砍了。杨暕至死还以为是父亲杨广对他下的毒手。
  清理完隋宗室,接下来就轮到杨广的那些心腹重臣了。
  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千牛宇文晶、梁公萧钜等人,以及他们的儿子,都没能逃过这场灭顶之灾。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政变发生的时候,他们都在干什么呢?这些人几乎都是玩了一辈子政治的老手和人精,难道关键时刻都成了瞎子和聋子?难道他们对这么大动静的一场政变事先真的毫不知情,以至最终束手就擒、任人宰割?
  不,其实他们中早已有人事先得到了密报。
  政变前夕,江都县令张惠绍就已经探知有人即将谋反,立刻向御史大夫裴蕴作了禀报。裴蕴随即和张惠绍一起制定了一个行动方案,决定矫诏逮捕宇文化及,然后入宫保护杨广。可当裴蕴把政变消息和他们的应变计划向内史侍郎虞世基报告时,虞世基却认为消息不可靠,把计划压了下来,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还没等裴蕴想出别的办法,政变就爆发了。裴蕴仰天长叹:“跟虞世基这种人商量,只能误大事啊!”
  裴蕴说得没错,跟虞世基商量,不误事才怪。虞世基这几年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替杨广屏蔽各种坏消息,所以早就形成条件反射了,任何天大的坏消息到了他这儿都成了捕风捉影、危言耸听。
  这次所谓的政变消息当然也不会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虞世基这么做不叫“误事”,而叫“尽职”。道理很简单,他要是不具备如此强大的屏蔽功能,杨广早把他一脚踢了,怎么会把他倚为心腹?!
  所以这场政变是注定要发生的。或迟或早而已。
  在这场政治清洗中,有少数大臣幸免于难,其中一个就是时任黄门侍郎的裴矩。他早料到有这么一天,所以自从来到江都后就一直表现得很低调,即便是对仆从差役也是执礼甚恭,尤其是想方设法讨好军队。去年八月他就向杨广提出了一个收买人心的建议。他说将士们之所以闹着回家,是因为老婆孩子都在京师,如果允许他们就地娶妻,人心自安。杨广觉得很有道理,就按他说的做了。大部分禁军官兵就这样在江都找到了他们人生的第二春,当然要打心眼里感激裴矩。
  所以政变发生后,士兵们都嚷嚷着说:“裴大人是个好人,没他什么事!”而且当时裴矩一见到宇文化及,立刻非常识趣地上前跪地叩头,一脸弃暗投明的表情,自然让宇文化及大生好感。
  就是凭着这样的本事,才使得裴矩在整个江都朝廷彻底崩盘的时候,仍然不失为一支坚挺的个股,在满盘皆绿中逆市飘红——几天后就成了新朝廷的右仆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