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有义”战——贵族最后的独享时代:春秋!》
第37节作者: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日期:2017-03-16 08:53:25
到了公元前644年夏,齐桓公见派去伐厉的军队依然久攻不下,就下令回军直接救援徐国,然后班师回国。秋,周襄王又遣使来报,戎人侵周。齐桓公又调集诸侯国的军队轮值戍守成周。冬,齐桓公、鲁僖公、宋襄公、陈穆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邢侯、曹共公在淮地会晤,商讨救援被淮夷侵扰的鄫国。会后各诸侯国达成一致:帮助鄫国筑城,筹划向东南方向用兵,攻伐淮夷诸小国。
各国的劳役们极不情愿的替鄫国筑城,这大冬天的,在家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多好,还跑这么远来给个不相干的小国筑城。突然有一天晚上,有人站在施工营地附近的小山丘上大喊:“齐国发生动乱啦。”大家伙一听,太好了,没有人在这监管啦!于是没等筑完城就各回各国。
公元前643年春,齐军、徐军攻打依附楚国的英国,以报复前年楚国击败徐国于娄林的那一战。秋,鲁僖公夫人声姜(齐国公主)为了自己夫君鲁僖公的缘故,在卞地与齐桓公会晤。鲁僖公出了什么事呢?原来,在去年淮地会盟时,鲁国私自出兵灭了项国,齐桓公认为是正在开会的鲁僖公下的命令,于是就扣押了鲁僖公。声姜好说歹说,齐桓公才同意放鲁僖公回国,然后自己也回到了临淄城。此时齐桓公已在位四十多年,一生的霸业征程讲的差不多了,再讲一下他晚年是如何提前部署善后事宜的。
狗尾续貂的后管仲时代
公元前645年,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改革家——管仲去世了!管仲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的改革家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管仲的先进理念,就连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也大都蕴含着管子的智慧!随便举个例子,就看管子的“相地而衰征”政策,我们就知道管子深谙一切从实际出发之道!
得知管仲病重后,正在外处理徐国事务的齐桓公马不停蹄的赶回临淄。“仲父,寡人会请天下最好的医师,一定能治好你的病!”齐桓公含着泪水,关切的说道。
“谢主公关怀,老臣自知不久于人世,生老病死乃天道,老臣了无牵挂。老臣一直撑着这口气为的就是等着见主公您一面,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们大齐国今后的荣辱啊!希望老臣死之后,能后继有人,继续尽心尽力的辅佐主公!”病入膏肓的管仲断断续续的说道。
“仲父!”齐桓公听后,顿时泪流满面,握着管仲的手泣不成声道:“仲父要将身后事托付给谁?让谁做您的接班人?”
“主公觉得谁能堪当大任?”
齐桓公想了一会,问道:“鲍叔牙?”
管仲摇头道:“鲍弟为人刚正不阿,但是不懂变通,老臣我教了他四十多年,他还是没有领悟治国的精髓。老臣跟鲍弟情同手足,但为了大齐的未来,老臣任人唯贤!鲍弟之才,担任下卿有余,但是担任上卿则不足。老臣当年刚被主公您重用时,举荐的鲍兄、宁戚等五人,如今老的老,死的死,没死的也老的走不动路了,他们都无法胜任了,还是让他们好好的享受几年天伦之乐的好日子吧。”
“那易牙呢?”
“易牙居然为了谄媚您而烹了自己的儿子,如此没有人性之人,不能为相。”
“那开方呢?”齐桓公接着问道。
“开方身为卫国公子,于十五年前出使我们齐国,见临淄城如此繁华,居然抛弃本国,留仕于齐。十五年来,从来没有回去看望家人。如此不近人情、自私自利之人,不能为相。”
齐桓公尴尬的继续问道:“那竖刁呢?”
“此人更加不能重用,他为了更加的亲近主公您,居然挥刀自宫,甘愿做您的侍宦!对自己都下手如此之狠,可见其为人极端自私残暴!老臣恳请主公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如果老臣死以后,主公重用此三人,那么我们齐国必将大乱!主公切记!咳咳咳!”
日期:2017-03-17 16:33:11
齐桓公见管仲咳嗽不止,面无血色,虽然打心底里不认同管仲的说法,但还是点头答应。管仲岂会看不透齐桓公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管仲觉得决定大齐未来兴衰的最为关键之处还是在于继承人问题,虽然齐桓公没有嫡子,但是管仲已经跟其立了公子昭为世子,并且将世子昭托付给了义薄云天的宋襄公!通过宋襄公来巩固世子的地位,谅易牙(也叫雍巫)等三个奸佞投机取巧之徒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管仲想到这里,安心瞑目了!
为什么管仲没有让齐桓公立庶长子公子无亏呢?按理来说,依照宗法制,如果没有嫡子的话,庶长子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我觉得这是因为,管仲很清楚易牙等奸佞之臣因为受宠于公子无亏的母亲长卫姬的关系,属于公子无亏派系,如果公子无亏继位为君的话,势必重用易牙等奸佞小人,那么齐国将会彻底衰落。所以,管仲让齐桓公立庶次子公子昭为世子,并且将其托付给宋襄公。
我们再来说说齐桓公的子嗣,到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已在位四十三年,此时也已年过七十。他先后立过三位夫人:王姬、徐嬴、蔡姬,遗憾的是这三位夫人都没有为齐桓公生下嫡子,没有子嗣。但是有历史记载的,齐桓公其他出身比较高的妃子为其生了不少庶子:长卫姬生庶长子公子无亏(即武孟,齐桓公死后被易牙等立为齐君,在位仅三个月);郑姬生公子昭(后被立为世子,即后来的齐孝公,公元前642年至公元前633年在位);葛嬴生公子潘(即齐昭公,公元前632年至公元前613年在位);密姬生公子商人(即齐懿公,公元前612年至公元前609年在位);少卫姬生公子元(即齐惠公,公元前608年至公元前599年在位);宋华子生公子雍。上述六人,除了公子雍,其他五人都先后当过齐国国君。
其实,齐桓公长寿,且身体素质很好,在建功立业的闲暇之余,也是极度的爱好声色犬马,远不止这六个儿子,具体还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通过《左传》的记载,我们依然可以管中窥豹:僖公二十六年,即公元前634年,齐桓公有七个儿子在楚国做大夫!
管仲在世时,易牙等奸佞小人夹着尾巴小心翼翼的侍奉齐桓公。管仲去世后,他们极力施展溜须拍马的功夫,备受齐桓公恩宠。易牙、竖刁心里很清楚,齐桓公年事已高,说不定哪天就薨了,到时候世子昭继位,他们就会朝不保夕。于是,二人仗着现在还有齐桓公撑腰,就谋划拥立公子无亏。有了拥戴之功,将来才能富贵终身。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公子无亏呢?原来,易牙、竖刁跟公子无亏的母亲长卫姬交情匪浅。
公元前644年,随着刚正不阿的鲍叔牙的去世,易牙等更加的肆无忌惮,天天在齐桓公面前说公子无亏的好话。齐桓公有时架不住他们不停的劝说,就口头答道:“寡人没有嫡子,按照法理应该立庶长子武孟,你们的建议很合理,但是世子已立,世子又没犯什么错,再等等吧。总之寡人会考虑你们的感受,妥善处理此事的。”
二人得到齐桓公的口头首肯后,更加的迫不及待。因为随着管仲鲍叔牙的先后去世,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等也都觉得既然没有嫡兄嫡弟,自己也有继承君位的权利,他们也各自拉拢朝中势力,结党营私,加入到世子之争当中来,其中公子潘得到了卫开方的支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