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18节

作者: zuoan77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20 12:56:11
  于迈说历史之《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三十四节 权宦世家】
  一场你来我往的较量,以宋威的暂时胜利而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杨复光同志就是一个好欺负的主。相反,正是考虑到杨复光背后强大的势力,受命调查的侍御史才不敢单方面偏袒田令孜阵营的卢携和宋威,只得以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告之僖宗(谁都都得罪不起)。
  而且,田令孜的权势再大,说白了也只不过是一个“暴发户”;杨复光的个人力量虽不及前者,但立于他的身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权宦世家,一如维托·考利昂(Vito Corleone)[1]式的黑帮家族,势力已然渗透宫廷的各个角落。
  杨复光,本姓乔,为内常侍杨玄价(官至左神策军中尉)的养子;后文中即将出现的杨复恭则为杨玄翼(唐懿宗咸通年间官居枢密使)的养子。杨玄价和杨玄翼同为大宦官杨钦义(唐宣宗大中年间官居神策中尉)的养子,杨钦义往上则是权宦杨志廉(官至左神策护军中尉)。杨志廉承继其养父杨延祚之志,积极拉拢同辈宦官,巴结老一辈权宦,更引领宦官联姻之风潮,[2]且广收养子,使得“杨氏家族”权势滔天,专权擅政达百余年之久。

  杨复光和杨复恭这对“堂兄弟”[3]就是这个家族在僖宗朝最炙手可热的代表人物。
  【注释】
  [1]维托·考利昂(Vito Corleone),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长篇小说《教父》(The Godfather)中的一个核心人物,十分重视家庭关系,在“地下世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
  [2]据杨志廉墓志载,早年他本人曾受大宦官刘清潭的提携。另据其妻刘氏墓志载,刘氏乃为内常侍刘守志之女,刘守志就是一个上层宦官。而杨志廉的侄女又嫁给了神策军副使刘渶润,刘渶润是著名大宦官刘光琦之子。上层宦官家族通过婚姻建立的这种关系,使得他们之间“枝派蝉联”,盘根错节,形成了家族集团,从而使其结成了政治同盟关系。参见杜文玉:《论墓志在古代家族史研究中的价值》,载《洛阳出土墓志研究文集》,朝华出版社2002年版。

  [3]根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杨复光和杨复恭当是建立在收养之上的“堂兄弟”关系;杜文玉先生根据杨玄价夫人党氏的墓志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参见杜文玉:《唐代权阉杨玄价夫人党氏墓志铭考略》一文,载《唐史论丛(第14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
  日期:2016-12-20 21:05:27
  于迈说历史之《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三十五节 王仙芝的愤怒】
  面对尚君长被斩这一事实,身为“杨氏家族”代表人物之一的杨复光,气愤至极。然而让他生气的并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而是宋威用的下三滥手段,归结到宋威个人身上便是厌恶。某位哲人曾经说道:对某一事物产生厌恶不代表需要产生怒气。于是回归理性的杨复光,很快就平复了心情,转而对宋威等人开启了厌恶加暗算的双工模式。
  至于怒气,全都摊给了王仙芝同志:一直随他南征北战的二把手,说没就没了,好比是精明的投资人眼睁睁地看着多年苦拼而来的积蓄被自己敬仰的伯尼(Bernie)[1]一骗而光,其郁闷程度可想而知。怒火中烧,怒不可遏,怒发冲冠,积满了三格怒气值的王仙芝,立即展开报复,对荆南战区(治所在江陵府,即今湖北江陵县)发起猛攻。
  荆南节度使杨知温或许久受其兄杨知至(说蝗虫会主动抱着荆棘而死的那位)阿Q式精神的熏陶,或许是读书读得脑回路开了岔,对于王仙芝同志如此大规模的动作,竟全然不知。一位部将实在看不下去了,火急火燎地冲到杨知温的面前,直言相告:“草军就要杀过来了,请明公早做准备!”
  话音落下,杨知温许久才淡淡地“哦”一句,目光仍停留在自己刚作的诗文上,沉醉不已。眼见杨知温无甚反应,那人便再三重申,声音也不由得上升了几个Key[2],听得杨知温鼓膜躁动,心情也随之躁动,简短的一句的“胡说八道”就算是打发,又生怕他听不懂弦外之音,于是好心地附了一个“滚”字。
  此字一出,好似如来佛祭出的金钵,部下群魔再也不敢聒噪半句,直叹朱自清的后见之明:“真话未必是好听的话,所谓‘苦口良言’、‘药石之言’、‘忠言’、‘直言’,往往是逆耳的,一片好心往往倒得罪了人。”[3]
  【注释】
  [1]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前纳斯达克主席,美国历史上最大诈骗案的制造者,其操作的“庞氏骗局”诈骗金额高达650亿美元。“伯尼(Bernie)”是麦道夫的投资人对他的亲切称呼。
  [2]音调。
  [3]参见朱自清《论老实话》一文,原载于1948年3月5日《周论》第1卷第8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