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灭——海陵王完颜亮的九维人生》
第12节

作者: 一峰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赵构见周麟之自请出使,喜出望外,忙准了。周麟之要求自选副手,推荐洪州观察使、知閤门事苏华。上一次出使也是以苏华为副使。赵构也准了。没想到苏华不久病故,才改为张抡假借保信军节度使之名为副使。没想到还没走呢,金使就来了,又是这样一副样子。周麟之悔之不及。
  日期:2017-01-31 22:02:25
  有大臣看出周麟之恐惧,故意渲染说听说金主已集结百万大兵押境,迁都后就要渡江,周麟之懊悔不迭,又急又怕,竟当众哭泣起来。
  此时大内侍卫刘炎对宰相陈康伯说:“金使在廷,按礼当赐酒宴,事已如此,应当上奏罢宴。”
  陈康伯点头说:“你自己去上奏,言明此事。”
  刘炎转过屏风去见赵构,见赵构还在悲啼,就上前奏道:“金国使者到我国来,当有茶酒之礼,现有渊圣皇帝讣闻,应当取消酒宴。”
  赵构忙含泪点头道:“对!对!你去办吧。”
  刘炎出来,传达圣旨道:“今因得知渊圣皇帝讣音,圣躬不安,閤门赐茶酒当免,使者暂且退班。”
  高景山和王全二人也感觉很累,尤其王全几乎精疲力竭了,无心吃酒席,也没挑什么礼,乖乖地离殿回都亭驿馆去了。宋国群臣知道还要讨论如何为渊圣皇帝举哀,还有战火马上就要烧到眼前,还要讨论举兵之事,就都没有退朝。
  高景山、王全二人刚回使馆,赵构就派人诏命王全,道:“刚才你所奏的事情,可写奏状上来。”
  虽然金使无礼,可是馆伴使翰林学士何溥还是依礼管待二人。王全劳累过度半躺在床上,提笔无力,难以成行。何溥就帮助王全将其所奏之语记录下来。此时王全十分配合,态度也客气起来。
  第二天,宋赵构下诏发丧,在天章阁一处空地为大行渊圣仁孝皇帝举哀,禁中也设举哀之礼。赵构要为渊圣皇帝持斩衰三年,以申哀悼。权礼部侍郎金安节请庶人禁乐百日,从之。宰相陈康伯率百官为渊圣皇帝请谥于南郊,谥为“恭文顺德仁孝”,庙号钦宗。

  周麟之举哀之余,对赵构说:“金国的意思是很明白了。我们现在应该备甲练兵做好准备,静观其变,此时不适宜派遣使者了。”
  赵构此时都有些慒了,道:“卿说的对。可是他们还要割地,怎么办呢?”
  周麟之道:“当初签订盟约时疆土划分得很明白,一定有记录在。现在拿出这些记录给金使看,他们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宋国大臣果然取出当年划界的文书给金使看,高景山和王全也没有说什么。王全好像累伤着了,看到宋国上下都在办丧事,余下的几天里再也没有找宋国的麻烦。
  日期:2017-02-03 22:19:12

  9 、宋国议政
  宋国君臣为钦宗皇帝服丧举哀,此外就得商议应对之计了。赵构心里没底,担心四十年前的靖康旧事重现,内侍张去为看出赵构的忧虑,建议赵构万一不敌就躲到四川去,也有人建议到福建去。宰相陈康伯对赵构说:“敌国败盟,天人共愤。今日之事,有进无退。如果圣意坚决,那么将士自会信心倍增。”赵构也知不得不如此,命陈康伯召议举兵之事。
  陈康伯召来三衙帅赵密、成闵、李捧和太傅杨存中,又请来侍从、台谏凌景夏、汪应辰、钱端礼、金安节、张运、黄祖舜、杨邦弼、虞允文、汪澈、刘度、陈俊卿等人集议。陈康伯第一句话就是:“传皇上旨意,今天不说和议之事,只说如何作战。”
  众人商议后决意让成闵率禁卫军防御襄江上流。虞允文说:“不必在襄江发这么多兵。敌国一定不会从上游顺流而下。如果在上游发兵太多,朝廷空虚,到时候两淮就没有兵可用了。”可是众人认为金主现在汝州,一旦涉汉水而南,不得不派重兵防守,没有采纳虞允文的意见。

  成闵曾效命韩世忠麾下,参加过平定苗刘兵变、黄天荡袭宗弼和讨伐范汝为等战,受到韩世忠的赏识和举荐,此时任庆远军节度使。
  殿中侍御史陈俊卿向赵构举荐张浚。赵构在宋金淮西之役后曾说“宁至覆国,不用此人”,而今陈俊卿又荐张浚,赵构略一沉吟问:“卿要用张浚做什么官?”
  俊卿说:“这全在陛下委任。”
  赵构说:“张浚志大才疏,让他指挥一处,或有可观。如果让他督领诸军,一定坏事。”
  俊卿道:“人人都说张浚可用,陛下何不试一试呢?”
  赵构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陈俊卿见赵构肯于起用张浚,就知道赵构已决心举兵抗金了,就又说:“张去为窃用威权,阻挠抗金大计,请陛下将他斩首以振作士气。”
  赵构道:“卿也劝朕杀人?这真可说是仁者之勇啊。”说得陈俊卿有些尴尬。
  监察御史杜莘老也弹劾张去为,又提及前一段时间张去为将御马院西兵二百人剃去顶发之事,说举城惊骇,也请求赵构杀张去为。赵构不得已,令张去为致仕。
  杜莘老是唐朝诗人杜甫的第十三世孙,慷慨有大志,曾说:“我得志,饶君子,不饶小人。”
  在宋住了七天后,金国贺生辰使高景山等辞行,宋国君臣都穿着丧服招待金使。赵构命在都亭驿赐宴,由知枢密院事叶义问押宴,叶义问也是白巾常服、黑角带陪宴。这一趟使宋,高景山、王全好像不是来向宋主贺生日,而是报丧来了,连一顿热热闹闹的好饭都没吃上。
  日期:2017-02-04 20:59:50

  高景山、王全等人来到淮河南岸的宋盱眙军前,临渡淮前,宋送伴使按礼要请金使酒宴。酒席刚摆上桌,主宾还没落座。淮河对岸金国泗州的守将蒲察徒穆派人报告盱眙军守将周淙道:“国主派金牌使者来了。”一句话吓得众人不知所措。金国很少派金牌使者前来,前一次是在绍兴十一年,也就是二十年前,金国派来一位金牌使者,随即大军就押境而来。
  这顿饭吃得宋国守将和送伴使食不下咽,总算宴罢。金国来使大怀正正好到来。众人上前迎入馆内,只见大怀正白袍红带,腰悬金牌,乘马直入,命摆香案。设好香案,大怀正命令宋送伴使右司员外郎吕广问等人跪听金国圣旨。大怀正高声道:“朕本欲八月迁都,然大臣奏宫殿修毕,欲以六月中旬前去南京,宋国送伴使回,奏知本国。”
  吕广问等人长长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下战书而是通知宋国金主到汴京的日期提前了,这事还用得着派金牌使者?尽管如此,当地百姓还有连夜扶老携幼逃奔而去的,官府都禁止不了。恰巧这时,朝廷命淮阴转运副使杨抗来此转移粮食,百姓一见朝廷前来清野,这里岂不是要变成战区?更是不顾官府解释、劝阻都逃江南去了。
  高景山、王全回国以后,在南京向完颜亮汇报了出使经过。完颜亮详细询问宋国君臣的态度言行,高景山和王全虽已尽力却也没能找到宋国的失礼之处。完颜亮倒也没有责怪他们,还赏赐了二人。高景山从朝堂出来,满头都是汗,站在大殿台阶上,长舒了一口气,向立在台阶下的奴仆要手帕。奴仆将自己的手帕递给高景山,高景山连头带脖子擦拭遍,将手帕递还给奴仆。奴仆顺手也用那手帕给自己也擦拭了一遍,主仆二人擦完汗,这才离宫回家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