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灭——海陵王完颜亮的九维人生》
第16节作者:
一峰氏
到了宁德宫门口,阿城决定索性说实话,就说皇帝不让她介入朝政,把她撵出来了。进了宫,宫中的侍女说:“太后睡了,皇后请回吧。”
日期:2017-02-11 08:21:51
15、萧琦出场
自从完颜亮到了南京,累月不视朝,天天在宫中安排南伐事,考虑用兵方略,部署军兵将领,日常国事全委给尚书令张浩处理。
尚书令是正隆元年完颜亮修订官制时新设的职位。当时完颜亮取消了门下、中书二省,只保留了尚书省。尚书令就成为了臣职中惟一的正一品官,总领纲纪,仪刑端揆。此职不予除授,非大罪基本上就是终身制。第一任的尚书令就是温敦思忠。温敦思忠去世后,张浩继任尚书令。即便如此,张浩有事想见完颜亮也不大容易。完颜亮调兵遣将也很少跟大臣们商量,自己拿不定主意时就找武将来问,有人应最好,没人应完颜亮就只能指派。那些不能参与战事的文臣们只能靠打探和听闻得到一些消息。
左丞纥石烈良弼被任命为右领军大都督。良弼受命以后劝谏完颜亮道:“夺取宋土非难事,只是目前颇多掣肘之事,上下不一心,盗贼未平定,还有许多难以预料之事,一旦举兵,御驾南征,国内无主,若有突发、急难之事,其势恐难以控制。”完颜亮不听。
修起居注杨伯雄劝谏道:“陛下若伐宋,派上将即可。宗庙之重,不宜乘危。陛下贵为天子,关系天下命脉,何必亲总戎律?”完颜亮不听。
张浩听说完颜亮任命刘萼、郭安国、完颜郑家等人为大将,而下设的将尉更多年少之辈,想要劝谏又不容易见到完颜亮。正巧有一天完颜亮派内侍周福儿到他家里传话,张浩就让周福儿转告完颜亮:“近来派将多为年轻将官,只怕他们没有作战经验,误了国事。应该多任命一些有经验的老将,作为千户谋克。”
周福儿道:“如此大事,太傅何不面奏郎主?”
张浩道:“主上事繁,借你口传达岂不方便。”其实张浩有点不敢当面跟完颜亮说。
完颜亮听了周福儿的转告,勃然大怒。
因为此时征兵已结束,南征将领分派布署也已确定。此次征兵共征得猛安谋克军二十四万人,此军由女真人、契丹人和奚人组成。完颜亮又从中选出高大精壮者十二万人编入正军,矮小体弱者十二万人编为阿里喜,一套正军配以一套阿里喜,共分为十二军。猛安谋克军是军队中的主力。又签得汉军十五万人,编为十五军,这里包括渤海人。与猛安谋克十二军加在一起,共签兵三十九万人,分为二十七军。
完颜亮又从正军中精选出五千人组成亲军,号称为“细军”。细军用丝茸连甲,其中紫茸军最为精锐,黄茸次之,青茸又次之。
日期:2017-02-11 20:42:08
三十九万大军所需将领的人数也是惊人的。完颜亮将二十七军分为东、西、中、海四路,各路将领要有都统制、副都统制,还要有左右监军、左右督监。每军还设有都总管、副总管、巡察使、巡察副使,至于猛安、谋克、蒲里衍等中下级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完颜亮为了派将,早已将全金国可用之人翻了个底朝天,可谓野无遗贤,这才使各军高级别的将领人选勉强安排完毕。
首选当然是曾有旧功的老将比如乌延蒲卢浑、耶律元宜、仆散忠义、石抹荣等人。那位丢失金牌的萧恭在白荅送来新金牌不久就死在了太原,他的儿子九哥都没有看到他。
其次是德才兼备、能力较强的年轻官员,比如宗尹、宗宁、阿邻、蒲察世杰、纥石烈良弼等人。完颜亮对这些人都比较了解。
最后实在无人只能找“将家子”将就,想必“虎父无犬子”,自小耳濡目染,总比从未经历过战事者可用。比如任命刘彦宗的儿子刘萼为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任命温敦思忠的侄子温敦兀带为武定军都总管,任命郭药师儿子郭安国为武捷军都总管,任命郓王完颜昂的儿子完颜郑家为浙东道水军副都统制。郓王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郑家,一个是鹤寿,鹤寿在撒八作乱时被杀。
选用这些人也是完颜亮无奈之举。此时张浩轻描淡写地提出意见岂不令完颜亮生气?选派的时候不说,选派完事了又来高见了!何况若有宿将老帅焉能不用?这个还能不知道?虽也有一些可用而未用之人,一是因各种缘故不能任用,一是完颜亮用着不放心,一是完颜亮可能一时也没有想起来。比如徐文因为眼疾不能用;康宗子隈可曾从伐辽,取宁江州,可是年已六十五岁,步履已艰,缠绵病榻,不能用;完颜思恭曾随宗翰参加伐宋,可是完颜亮发现此人才能有限,用着不放心,宁可用不甚了解的,撞撞运气。若是再等个三五年,老将再死一批,完颜亮就更乏人可用了。
日期:2017-02-12 09:00:19
这些颇伤脑筋的经历张浩并不知道,既不知道,怎么能说皇上没有任用有经验的老将呢?如果张浩你有绝佳人选,那就列出姓名来。这样空口白牙,一说了之,让完颜亮上哪里找人去?完颜亮又恨张浩有事禀奏竟然经人转话,轻忽无礼如此,就命人召张浩前来,斥责一通,笞二十。
张浩虽受责数不多,且用刑不重,但毕竟是年老之人,受杖后竟起不了身,被扶到完颜亮面前谢罪。完颜亮见张浩被人架着放不了手,心里有些后悔,毕竟是已历四朝、现在位极人臣的尚书令。若是别人,完颜亮或降职或疏远了事,张浩不能降职,国事还要靠他支撑。完颜亮南去征宋,国内诸事基本上都得交由张浩裁决。金国近几年许多得力的大臣死的死、病的病、老的老,年轻一代经验不足,难当大任。完颜亮乏人可用,捉襟见肘,已经疲惫不堪了。他见张浩勉强跪在地上,还得由人在旁扶助,就说:“朕决责大臣,痛在你们身上,如同痛在朕身上一样。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点希望你们能明白。”命张浩回去医治调养。
张浩走后,完颜亮既懊悔又无奈。张浩说的也没错,可是到哪里找可用之人啊,真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正犯愁呢,忽然想起了萧裕临死前曾举荐过一个人,可是完颜亮当时悲痛欲绝,没有往心里记,事后病中平定萧裕叛逆余党,将此事更是置于九霄云外。此时想起来,模糊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可是时间久远,记不清晰,名字也想不起来了。
日期:2017-02-12 09:01:13
完颜亮烦恼得什么事都不做了,只在殿内来回踱步,不信自己的记忆坏到这个地步。他翻找官员名册,希望能提醒自己,可是来回看了几遍都不像。猜想此人一定不是担任要职的重臣,可是四品以下的官员太多了,根本查不过来。完颜亮又查五品以上契丹官员的名字,也没有丝毫线索。
正当完颜亮快要绝望的时候,忽然“萧琦”的名字一下子跳入脑海,对,“萧琦”,正是这个名字!想到萧琦,完颜亮忽然意识到新进神武军都指挥使不就是萧琦吗?当初自己怎么没想到他是萧裕曾推荐过的人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