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灭——海陵王完颜亮的九维人生》
第20节作者:
一峰氏 正说着,有宫女进来说:“郎主来了。”
主仆二人一听,忙都放下碗,起身来迎。
完颜亮进了屋也不理睬皇后主仆二人,直奔过来,坐在椅子上。阿城和金缕反身过来见礼。完颜亮不等二人见礼,就道:“金缕出去。”
金缕忙应一声,出去了。阿城也不行礼了,就站在那里看着完颜亮的神色,猜不出他来做什么来了,但是已全无怒容。
“你刚才做什么去了,怎么才回来?”完颜亮不看阿城,只看着桌上的半碗豆汁。
“刚才去东宫,和光英说了几句话。”阿城猜完颜亮刚才还是派人来过。
“这是阿南送来的?”完颜亮这时才看了阿城一眼。
“是。”阿城想一定是了,也许自己殿内就有完颜亮的耳目。
“我还以为你真找地方上吊去了呢?”完颜亮似笑非笑。
“我哪有那么傻?”阿城笑道,心里知道自己死不了了,好像完颜亮还有点担心自己,这样一想,心里竟高兴起来,刚才吵架时气得恨不得一刀两断、从此生死不见的心思全无踪影。
完颜亮拿起桌上的半碗豆汁一饮而尽。饮毕,拿过瓶子来往碗里倒。阿城过来要从完颜亮手里接瓶子,完颜亮没给,倒满了一碗,完颜亮放下瓶子端起碗来,递给阿城。阿城疑惑地接过来,看着完颜亮。
完颜亮抬头看着阿城道:“原谅我,你就喝。”
阿城道:“原谅什么?”
完颜亮道:“所有需要原谅的。”
阿城冷笑道:“一碗豆汁就全打发了?”
“好吧。”完颜亮看了一眼阿城,站起身来,从阿城手里拿过碗来,放在桌上,拉阿城坐在自己刚才坐的椅子上。阿城不知何意,刚一坐下,完颜亮就面对着阿城跪下了。
阿城惊得去拉完颜亮起来,完颜亮仰面看着阿城,道:“你喝了,我就起来。”
阿城忙从桌上取过碗,一饮而尽,放下碗就去扶完颜亮。完颜亮起身,看着泪流满面的阿城,将她搂在怀里。
阿城在完颜亮怀里边哭边说:“我的原谅有用吗?”
完颜亮含泪仰天道:“别的我也求不来。”
日期:2017-02-19 20:55:30
16、太子光英
就在完颜亮准备南征出发之际,兵部又来报:大名府王友据城叛,贼至数万,所到之处,附贼者蜂起,大者连邑,小者占据山泽,旌旗招展,呼啸而行,官兵不敢接近。
完颜亮懊恼不已,拍着大腿叹气说:“朕兵马还没有动,他们就在后面拉扯后腿,这群贼众真是可恶!朕必派大军剿灭,即使是村夫蠢妇,一个都不留。”马上派遣都统完颜斜也将兵万人攻大名,大名贼众闻风自溃,斜也杀人无数。大名平定后,完颜亮派曾任山东西路转运副使的梁肃为大名少尹,收拾残局。梁肃考察情由,将陷入贼城中不能自辩的百姓释放了十之八九,大名才安定下来。
自此后完颜亮不许上报盗贼事,有议盗贼事者,按有罪处置。可是偏偏有不晓事的大臣来跟完颜亮奏告盗贼事,先是太府监高彦福,接着是大理正耶律道,最后从宋国出使回来的翰林待制大颖都向完颜亮说起所见到各地民变之事,完颜亮气得发疯,杖打了三人,大颖还被除名。从此再也没人敢提盗贼之事了。于是完颜亮两眼一闭,就一心准备出征了。
日期:2017-02-20 08:24:26
这其间,皇后阿城又劝了完颜亮两次,终于把完颜亮劝不耐烦了。完颜亮明确地告诉阿城:“别误解了朕对你的感情,如果你死了,朕不会缺少皇后,也不会缺少照顾太子的人。再来废话,朕绝不容情。”又下旨没有宣召,皇后不得进入勤政殿和纯和殿。
完颜亮出发的日期一天天地临近了,皇后阿城日日如坐针毡,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想到完颜亮话说得如此绝情又何必再操心,可是阿城没办法理智地控制自己忧惧不已的情绪,宁可一死,也要做最后一搏。阿城跟金缕说想要再劝劝郎主,哪怕是推迟一年半载也好。
金缕摇摇头说:“依我看,郎主是劝不住的。以前郎主还能采纳大臣的意见。别说像张通古、张浩、蔡松年、翟永固、良弼、志宁这些郎主一向信任的大臣,就是像高桢这样有点死心眼、温敦思忠这样倔脾气的人说的话,郎主也都能听进去一些。可是自从郎主要迁都用兵,我就没见过郎主听过谁的劝。现在能劝的大臣都劝过了,太后、皇后都劝过了,全不管用。郎主是铁了心,何况现今兵也征完了,马也调得了,兵器也打造好,战船也备齐了,该做的准备都做了,天下也已经折腾得差不多了,几天后就要动身出发。这个时候箭已出弦,没有回头的可能了。娘娘如果硬要劝谏,只怕是飞蛾扑火,非但扑不灭,倒引火烧身。”
阿城道:“有一个人还没有出来劝。这个人出来一定不同旁人。”
金缕问:“是谁啊?”
阿城道:“大金国皇太子完颜光英。”
日期:2017-02-20 09:14:04
金缕一听就泄了气:“我当是哪位神仙!光英才十二岁,哪里说得动他父皇。如果光英再大几岁,哪怕是十六七岁呢,说不定郎主还真能听他几句话。依我看,娘娘还是别白费力气了。”
阿城道:“你不知道自从离开中都,我的眼皮就不停地跳。平白无故地,这心就像被鬼吓着似的,我都能听见‘咚咚’地响,半天也静不下来。当年我们迁中都的时候是何等的天高气爽,阳光灿烂。所有的人都喜笑颜开,那真是国家的一个大庆典。可是这次迁汴京,你也看到了,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个个落汤鸡一般。我当时就感觉很不好。这些且不说,也不能拿这个劝郎主。可是我一直就觉得如果某件事情该成,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就像上天都在成全你似的。虽说不能时时一帆风顺但也不应该处处受阻。如果没有一步顺利,这件事就该放一放,因为一定是时机还不到。你看,自郎主要迁都用兵,没一件事是顺利的。先是朝中群臣反对,虽说因为劝谏的事,郎主只杀了一个太医,可是郎主与朝中的贤臣都疏远了。他少帮手,独自筹谋,累得人都瘦了一圈,脾气也越来越坏。备战中间又是地震又是蝗旱,百姓家里只怕都翻了个底朝天,好容易快准备完了,各地方又没完没了地出叛贼,出征将士也是勉强从命。现在郎主一意出征,全然看不到危险,我倒不是担心南伐失败,败了就败了,我害怕的是郎主能不能平安回来。如果郎主不能回来,我和光英也是一个死。与其那个时候死,莫不如现在就让他把我杀了,也比每天提心吊胆地熬着日子等死强。”
金缕看到阿城满眼溢满泪水,不禁心如刀绞,咬咬牙说:“也罢!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就是不成,日后也不后悔。若是真成了,就好好谢天谢地!只是娘娘和皇太子不能出事,要不然就全都完了。咱们得有个准备。”二人匆匆商议完,阿城就带着金缕和几个宫女去东宫找光英。东宫的内侍阿喜说太子在学宫里读书,要去为皇后传唤。阿城拦住说不用,她自己去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