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灭——海陵王完颜亮的九维人生》
第22节作者:
一峰氏 完颜亮看着光英发亮的眼睛,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那你说说什么是孝,什么是礼。”完颜亮不动声色。
“尊重顺从父母就是孝。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光英口里说着心里却在想“至少别杀了他们吧”。
完颜亮好像看穿了光英的心思,说:“有些事等你长大了,见识多了,就知道了。书里的话你若都信了,这书也就白读了。我问你,父与母哪个更应该尽孝?父母意见不一,你应该听谁的?”
这时内侍已剃好了头,辫好了辫子,用玉簪盘好,退出去了。
光英想了想,回答道:“更应该对父亲尽孝。因为子思说只有是父亲妻子的人才是母亲,非父妻者就不再是母亲了。所以孔氏不丧出母。”
“好,我是你的父亲,也是你的君主,现在命你杀掉你的母亲,你现在就孝一个给我看看。”说着完颜亮起身解下佩刀递给光英。
日期:2017-02-23 20:21:44
光英不接佩刀,愣愣地看着父亲,过一会一撇嘴角,哭了。
“快去!朕命你杀了你的母亲!你敢抗旨违父命吗?”完颜亮站起来怒吼,将佩刀掷到光英身上。
光英给父亲跪下,佩刀也掉在地上,哭道:“父皇为什么要儿臣杀母后?母后犯了什么罪?”
完颜亮问:“孔子说没说当儿子的可以问父亲为什么?”
光英吓傻了,抽抽答答地回答道:“孔子没说。”
“那就是不该问,听命就是了,问就是不孝!”完颜亮厉声道。
光英大哭起来。
阿城在后面站着,不知所措。
完颜亮见光英哭得直捣气儿,小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就拉他起来,为他擦去眼泪,搂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安慰道:“行了,别哭了。父皇吓唬你呢,不会真让你杀母后的。好了,好了,没事了,没事了。”
光英终于止住了哭声,只是还控制不住地啜泣几声。
日期:2017-02-24 08:04:41
完颜亮道:“父皇刚才那么做是让你知道,不要轻信任何一个人说的话,谁说的话你都要用心想一想。你日后是要做皇帝的,你有权力去问任何一个人‘为什么’。不管这个人是谁,即使他是父母、是长辈、是功臣、是圣贤,是佛祖,是上天。无论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有可能判断错,但错没有关系,你可以改正,千万不要盲从别人,放弃自己的判断。四书五经之类了解一些就够了,多看看史书,多想想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想想那些人在做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事情会是这个样子,这才是你处世治国的依据。”
“可是,像刚才,儿臣该怎么办呢?”光英一时还不能从刚才强烈的刺激中脱身出来。
“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我不想杀母后。”
“那就不杀。”
“可是父皇之命……”
“你可以劝谏,劝我收回成命。可以哀求,求我怜悯。如果我都不准,你就得接受我给你的惩罚,你若不想接受惩罚,你可以逃走,可以另立旗帜,也可以——杀了我。”
光英听了连打了两个冷颤。
完颜亮盯着光英的眼睛,道:“我知道你不想杀我,但你别无选择,我不怪罪你。”
光英说:“父皇,我就是死也不会弑父弑君。”
完颜亮推开光英道:“那是因为你命好,用不着弑父弑君。”
完颜亮叫过大庆山,让大庆山去东宫跟东宫的师傅们说让太子先多读读史书,有了一些感悟后再去读四书五经,再给太子多找几个伴读,可以在一起多讨论,别读书读傻了。
日期:2017-02-24 08:22:01
完颜亮安抚好光英,这才说:“读书不能只是背书,那叫食古不化。所谓礼就是顺应人情,人都想要吃饱穿暖,都想要平安无事,都想要被尊重、被奉承,在这方面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都是一样的。以后你还要懂得天理、国法,再顺应了人情,就能置群臣和百姓于掌握之中。至于儒家的其他繁文缛节就不必在意了。你爱父母,他们有病身故,你自然忧虑悲伤;不爱父母,难道还要装出忧虑悲伤的样子吗?忧虑悲伤岂是给人看的,还要人赞美?我若死了,你也不必大张旗鼓的办丧事,只要把我留给你的江山社稷治理好就是最大的孝了。”
光英点点头,没说话,因为父亲提到了死,他心里有些难过,还怕父亲看出来。完颜亮摸了摸光英的头,将光英抱在自己膝上,轻轻亲了光英一下。这才回头看了一眼阿城,笑着问:“你刚才也吓了一跳吧?”
阿城定了定心神,道:“郎主现在就跟光英讲这些,吓着他了。”
“他早晚得知道,早知道早做准备。”
阿城道:“光英和郎主不一样。”
完颜亮说:“他迟早要像我一样做皇帝,这些为君之道,没人会像我这样告诉他。以后有功夫儿了,我再多跟他谈谈。行了,你们没什么事就回去吧。”
“我们有事。”光英说。
“什么事?”
光英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说,忽然想起来,就说:“儿臣近来背诵了一首诗,写得特别好。儿臣想要背诵给父皇听。”
完颜亮道:“好,你背吧。”
光英诵道:
“门掩黄昏染绿苔,那回踪迹半尘埃。
空亭日暮乌争噪,幽径草深人未来。
数仞假山当户牖,一池春水绕楼台。
繁花不识兴亡地,犹倚阑干次第开。”
日期:2017-02-25 08:30:33
完颜亮听罢,惊喜道:“这是朕当年随梁王征宋,过河南汝阴时所写。那时我十九岁,刚跟蔡松年学写诗,写得还规规矩矩。一转眼,已经过去二十年了。是谁教你念这首诗的?”
“是母后。母后说在父皇写的所有诗词中最喜欢这一首。儿臣虽能背诵,可不是很明白,父皇能给儿臣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吗?”
完颜亮道:“你母后喜欢这首诗,那是因为她不懂诗,我后来写的哪首都比这首强。那年是天眷三年,我随梁王攻河南,已下洛阳、汴京、亳州,攻顺昌时遇到了宋将刘锜守城,六日不下,梁王退兵汴京。路过汝阴时我看到那里荒草满城,人迹稀少,可是城中尚存的假山、楼台、亭院可以想见曾有的繁华。朕一时感慨就写下了这首诗……嗯?你念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完颜亮将光英从自己膝上推下来。
光英站在父亲面前道:“这首诗让儿臣感觉到征战会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儿臣想请求父皇再迟几年南征。”
完颜亮看了一眼皇后,道:“迟几年南征,生灵就不涂炭了?作战就不死人了吗?”
光英说:“迟几年征伐更容易些,伤亡也小一些,现在不是好时机。”
完颜亮冷笑道:“现在不是好时机?什么时候是好时机?你也学会劝谏了?好,你说吧,若是话讲得清楚明白,朕就依你,还有赏;如果说的糊涂不通,朕就治你一个不敬之罪。”
日期:2017-02-25 09:24:03
光英稳了稳乱跳的心,道:“儿臣读了一些史书,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想要请教父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