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灭——海陵王完颜亮的九维人生》
第31节

作者: 一峰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08 09:26:04
  完颜亮也不是没有得到提醒,蒲察世杰曾暗示过他注意辽东大族,张玄素任东京都转运使时,曾向完颜亮告发乌禄擅留官用皇粮及私造兵器、结党立威等事。可是都没有引起完颜亮足够的重视。完颜亮不知道乌禄早已在辽东形成强大势力,备受拥戴,那里就像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一般,去过的人若是眼光敏锐就能感觉到那里的异常。蒲察世杰就感受到了,但是他为人疏财尚气,亲贤乐善,口不言人非。他只是暗示完颜亮多在辽东附近留兵,防止辽东与契丹合谋,没有直言自己怀疑乌禄会反叛。完颜亮觉得乌禄不可能与契丹合谋,也不及想其他,就将乌禄轻轻放过,给自己留下无法消弥的隐患。

  日期:2017-03-08 09:27:51
  乌禄的人生轨迹离不开母亲的精心指引。完颜乌禄的母亲李洪愿是渤海望族之女,嫁给宗辅七年后,生子乌禄。宗辅病逝军中后,李洪愿不愿按女真习俗在宗室中续婚,回到东京辽阳弟弟李石家居住。后来金熙宗完颜亶巡视辽阳,李洪愿请求出家为尼,熙宗特命内府库拨三十万两银为李洪愿修建禅寺,并手书“清安禅寺”,赐李洪愿“通慧圆明大师”,并赐紫袈裟一袭。李洪愿在渤海人中颇有声望,乌禄也因此借力不少。李洪愿的哥哥李石曾随宗辅作战,后任大名少尹、景州刺史等官。完颜亮营建中都时,李石负责皇城端门的修建。后来因为担心完颜亮猜忌宗室,惹火烧身,就辞官回到了辽阳老家,成为乌禄最可信任最可倚赖的人物。

  李洪愿不断地向儿子灌输上天钟情于他的信念,说他胸前有七颗黑痣成北斗分布,刚出生时最为明显,这就是乌禄有天命的明证。虽然乌禄觉得胸前的痣看不出呈什么北斗样,也没有七颗那么多,也许长大了变样了?因为李洪愿出家为尼,乌禄多少受其影响,对佛祖、鬼神之事都很信仰,于是就接受了这种说法。李洪愿当然也不会将这样的好事深藏不露,凡是知近的人都知道。幸亏没有传到完颜亮的耳朵里去,否则乌禄就另有天命了。因为借助神明、占卜而生妄想之心的缘故,完颜亮杀了姻亲徒单阿里出虎、异母弟完颜衮,杖责了完颜文和左渊。

  契丹叛乱时,乌禄追括里至清河,遇到了自己的旧部下六斤,六斤告诉他完颜亮杀了太后和兄子檀奴、阿里白及枢密使仆散忽土,马上还要派人来害宗室兄弟。乌禄终于决定造反,而其舅父兼岳父李石也劝他趁完颜亮南伐之际杀副留守高存福和推官李彦隆自立。于是乌禄在探知完颜亮已经离开新都南下后设局抓捕二人,以谋害留守之名押在狱中。因为吉凶难定,暂时还不敢杀害这两个人。

  高存福、李彦隆被抓后,东京府就到处传出此处要出新皇帝的各种谣言。传言不胫而走,传得神乎其神。说是有人看见留守府里夜现红光,照得室内如同白昼,留守寝室内有黄龙卧于榻上;又有一天夜里一颗硕大的流星坠入留守府第内。流言遍及辽东、宗室,甚至传到军中,好像天底下只有完颜亮一人不知。
  日期:2017-03-08 20:32:28
  如果说乌禄谋反,完颜亮还能有所预料的话,那么他手下的将领率兵扶立新主的举动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完颜亮从南京刚出发,派往辽东平叛的婆速路兵马都总管完颜谋衍自常安率五千兵马就来到辽东。谋衍平叛括里时与乌禄相遇,发现乌禄身边有许多人都有扶立乌禄称帝之意,而完颜谋衍也暗地里表示愿为前驱。完颜亮南征后,完颜谋衍也不管那些叛乱的契丹人,直接投奔东京,竟以臣礼拜见乌禄,那时乌禄还没有自立为帝呢。
  没过几天,又来了三位南征将领,这回带来了两万的兵马。其中一人是兴平军节度使完颜福寿,南征中负责济州路诸军事。福寿世居辽东,与乌禄很亲近。他率二猛安由山东道进至泰安,在大名获得军需物资后,就诱骗手下将校北还投奔乌禄,在辽口还遇上了同来投奔乌禄的南征万户高忠建和卢万家奴。高忠建也是渤海人。三人率兵北上时明目张胆地说:“我们要去辽阳扶立新天子去。”

  等到谋衍、福寿等人率军入城后,乌禄有了人马,心里就有了底气,毫不犹豫地杀了高存福和李彦隆。这一天正是完颜亮迷失道路,二更天才找到营所的那一天。
  第二天,在众人的劝进下,完颜乌禄固让良久,于是亲告庙,还御宣政殿,即皇帝位。即位后,以李石为户部尚书,以完颜谋衍为右副元帅,高忠建为左监军,完颜福寿为右监军,卢万家奴为显德军节度使。
  当初谋衍想以福寿为左监军,因为左尊右卑。高忠建极为不满,与谋衍争执起来,后来福寿主动让出了左监军的位置,才平息了争端。
  三十多年后,金章宗问左右:“当年世宗起事时身边有哪些大臣?”左右答:“只有李石一人。”章宗道:“这岂不是天意吗?”

  乌禄称帝后马上向金国各地除南京外四处分发敕书,宣布国中易主,同时将完颜亮的罪恶也诏告天下。最先接到诏书是距辽阳较近的济州府,也就是辽黄龙府,古扶余地界,那里驻扎着利涉军,其节度使是独吉义。接着就是会宁府和中都。
  利涉军节度使独吉义接到乌禄的诏书之前就接到了驻守在北京的都统白彦恭和副都统纥石烈志宁的信,要求他与会宁尹完颜蒲速赉共赴辽东平定乌禄,而白彦恭和志宁从北京正往这里赶呢。独吉义和完颜蒲速赉都答应了。可是乌禄的敕书一到,独吉义马上启程带着自己手下的兵将,走了两天于10月11日到了辽阳,投奔了新皇帝。
  日期:2017-03-09 21:11:13
  完颜乌禄即位之时,手下并没有大臣,仅李石一人曾在朝为官过。而完颜谋衍虽是金国名将完颜娄室之子,勇力过人,但智略、人品远不及其父,只是一名普通武将。完颜福寿是袭父职得官,而高建忠更是无名之辈。

  直到独吉义来附,这才真正算是有了一个像样的大臣。独吉义世居辽阳。在一朝时就因懂女真和契丹文字,在上京任管勾御前文字一职,后按擢为宁化州刺史,再迁节度使、防御使、河南路统军都监,最后任为利涉军节度使,可谓能文能武的一位老臣。
  独吉义到东京后,就将与白彦恭、志宁等人谋划之事告诉了乌禄,还说他们也邀约会宁尹完颜蒲速赉共谋,不知蒲速赉如何回应。乌禄赞其诚实,第二天就任命独吉义为参知政事。
  乌禄称帝后心里也一直惴惴不安,他问独吉义:“正隆率诸道兵伐宋,万一反斾北指,我们怎么办呢?”
  独吉义道:“陛下无须多虑!正隆多行无道,杀其嫡母,兴兵虐众,必将自毙。陛下是之孙,且即位正当其时。”
  乌禄问:“卿凭什么这样说?”
  独吉义道:“陛下此举如果太早,则正隆尚未渡淮;太迟,则正隆平江南而回,事皆不可成。而此时正隆已渡淮,攻伐顺利,已近长江,必不舍尽捐前功;以正隆秉性,也不可能轻言放弃,一定会先平江南再行班师。正隆本来就暴虐急躁,兼有后顾之忧,其心一定更加急迫,将士必怀不愤。陛下于此时称帝,掣肘于后。国家承平日久,将士厌战,国中又有新主可以投奔,岂不思归?如此军前必有内乱。只是希望陛下早去中都,以定天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