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3-23 09:55:00
聊起来,原来还有这么一出。
当年对金鼎的外曾祖父下墓咒的,正是沈小姐的高祖父。
那些恩怨太久远了,我就长话短说。
日期:2017-03-23 09:56:00
时光倒转……战火纷飞的年代,金鼎的外曾祖母沈秀儿生下三兄弟之后,外曾祖父就去逝了,享年五十三岁,还很年轻。因此呢,大家都认为沈秀儿克夫,把自己的丈夫给克死了,并且还有传言,说等沈秀儿把自己嫡亲的人都克死之后,就会来克堂亲和表亲。其中最信这事的,就属沈秀儿的大嫂了。
日期:2017-03-23 09:58:00
师父说金鼎外曾祖父的死,跟沈秀儿没有关点关系,相反的,沈秀儿还去做慰安妇,养活了三个儿子,活得很不容易。
我们都点头附和说是。
日期:2017-03-23 10:00:00
继续讲几位先祖的事。——那位大嫂不知道哪里得来的法子,说要找一个同姓的人,将几颗枣子塞到外曾祖父的墓里,沈秀儿就克不到堂亲和表亲了。
所谓铁树不开花不结子,意为无后;枣树开花结子,意为多子。
大嫂的意思呢,是想沈秀儿多生一些孩子,那样的话等她把自己的孩子克死光了,她也差不多死了,就来不及克堂亲和表亲了嘛。于是,大嫂就找到了沈小姐的高祖父,花了大价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请高祖父把枣子悄悄放进了外曾祖父的墓里。
本来放进墓里也没什么。
没有特殊的仪式或“血”,光放枣子根其实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关键就在于,时间,阴雨天,正子时,而且大嫂在高祖父放枣子的时候,说了那么一句话:沈秀儿要死死远一点儿,再生孩子也死远一点儿,别来祸害我们!
这相当于语言咒了。
许多的“刚好”条件合在一起,形成了墓咒。
日期:2017-03-23 10:01:00
墓咒形成之后,一代一代下来,到金鼎和沈小姐这一代虽然已经失效了,但是对于沈小姐父母来说还是存在的,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沈小姐的父母才会这么不待见金鼎。——沈小姐的高祖父也是当年参与墓咒的“合伙人”之一嘛。
日期:2017-03-23 10:02:00
师父常说的因果因果,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律。
至于后来沈小姐和金鼎的事,我也不清楚了。他们再也没有来过龙衍堂。
日期:2017-03-28 11:25:00
明朝以前,道门分为大五派,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正一道、净明道。
全真道、太一道和真大道兴起于北方,而正一道和净明道则兴盛于南方。到明朝以后,太一道、真大道和净明道渐渐失传,只剩下全真道和正一道。
因此,我们现在所认知的所有教门的支派,都归于这两大派系之中。
日期:2017-03-28 11:25:00
2008年7月之前,我对道门的事接触得少之又少,什么都不懂,曾经认为地藏王是道教的神仙,王重阳是金庸书里的帅道士,他与林朝英的爱情故事让我羡慕得不行,更别提更专业的问题了。比如道家有几个派系?嗣法弟子是什么意思?道家画符有哪些禁忌?十殿阎罗是真的存在吗?
等等……
日期:2017-03-28 11:26:00
于是,那年7月遇上师父之后,我就整天屁颠屁颠地跟着师父问东问西,把我15年的“错误观点”全都提出来了。师父被我吵得头疼,回自个儿屋里拿了本比砖头还厚的书丢给我,让我自己看,说我问的所有问题在这书里都能够找到答案。
书的封面是纯黑色的,很旧,但是并不残破。
整个封面上,只有一个金色与红色相融的“道”字。
我翻开书。
我的妈呀!
手抄书!全是文言文,还是繁体字,而且还没有注解!
日期:2017-03-28 11:26:00
那时我刚参加完中考,对于“出师表”“爱莲说”“关雎”之类的书,可以很顺溜的阅读并理解,可是这么专业的道家书籍,我真是无能为力。
专业词汇太多,而且百度上还没有词条!
日期:2017-03-28 11:26:00
罗异师兄把我从头发到脚趾毫无遗漏地全都鄙视了一遍,他说他看这书的时候才十二岁,一本字典就足够了,哪像我,还要去网上查词语的解释啊!他还说师父这些年从来没有看走眼过,但遇上我之后,可能是山里风太大迷了眼睛。
日期:2017-03-28 11:27:00
哼……
不就是说我不配当师父的徒弟嘛。
师父私下已经跟我说过了,就算再平庸的一个人,也有他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只要我们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所有的相遇与别离,都有它的深意。我目前看上去是没有什么特殊的优点,但既然我们有这个师徒缘分,那么日后的我肯定会成为师父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员。
我一直这么深深地认为着。
日期:2017-03-28 11:28:00
入道门的这8年时光里,我慢慢地发现了自己异于常人之处,我闻到的气味跟一般人闻到的不太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太一样。如果不是遇上师父,我肯定发现不了,因为刚开始这些不一样的感觉是很细微的,如果不去小心翼翼地捕捉,那么就会因为我结婚生子而慢慢淡去。现在,经过师父的教导,我才有机会把这些特殊的点放大,并很好地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日期:2017-03-29 13:36:00
简单说一下吧。
通常,我到一个地方如果闻到了“臭味”,那么这个地方必定死过人。
这种臭味不同于动植物尸体的腐臭,而是一种很奇特的味道。打个比方,如果这条河里淹死过人,那么我站在那里就能够闻到水腥味、鱼腥味以及人身体气味的一种混合臭味,这些臭味的浓淡会随着死者离去的日期而变化。
倘若有人被车撞死在马路上,那么我就可以闻到泥土的腥味、铁器的锈味,以及一股子煞气的味道。
师父说这是阴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