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统一战争》
第12节

作者: 小克TY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绿林军七年的斗争历程来看,以少胜多,从零星分散的战斗发展到合聚整体的作战,由伏击战发展到运动战。在斗争中,注意建设根据地来积蓄力量,培养了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利用了良好的战略形势,战略运用正确,战役指导得当,取得昆阳之战的胜利,才有乘胜下洛阳、入武关、克长安,推翻新莽政权的胜利结局。
  日期:2017-01-24 22:09:58
  西进大军诛灭王莽后不久,定国上公王匡率领的另一路大军,亦攻拔洛阳,生擒新莽太师王匡和国将哀章,将二人“传诣宛斩之”(《汉书·王莽传》)。十月,更始奋威大将军刘信,在汝南击杀自立称帝的刘望并诛杀投靠刘望的莽臣严尤、陈茂,所属郡县全都降服,更始政权基本上控制了整个局势。这时,更始帝决定由宛迁都洛阳,于是派刘秀以“行司隶校尉”的身份,先去洛阳整修宫府,为迁都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司隶,本为《周礼》秋官司寇的属官。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京城治安,置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秩二千石,银印青绶,持节,掌握一支一千两百人的军队,专门纠察缉捕重特大案件。后罢其兵,仍掌察举京师官民及附近各郡一切犯法者。汉元帝时去节。汉成帝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曾省去。 汉哀帝时复置,省去校尉而称司隶,冠进贤冠【进贤冠: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后汉书·舆服志下》曰:“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属大司空。所谓“行”,是秦汉时期任用官吏的一种方式,是指官缺未补,暂由他官摄行。更始政权以继承汉之统绪相标榜,所以设官、任官皆沿用汉制。

  上述司隶校尉的设置情况,特别是其职掌,可以看出这一官职是非常重要的。更始将这么重要的职位委派给刘秀,说明他对刘秀已经相当信任。很显然,这是刘秀韬晦之计的成功。
  刘秀受命后立即“置僚属,作文移(文移:古时官府文书的一种,与牒相类,多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从事司察,一如旧章”。这就是说,完全按照汉朝司隶校尉府的原有模式及规章制度,开展司察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光武帝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时三辅吏士东迎更始(当时三辅地区的官吏和士人东行迎接更始帝),见诸将过(见到更始诸将经过时),皆冠帻(都只戴着头巾),而服妇人衣(身穿妇女衣服), 诸于绣镼(qū 无袖或短袖衣服)(大掖衣外罩无袖短绣衣),莫不笑之, 或有畏而走者(甚至有人畏避跑开了)。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没想到今天重新看见汉朝官员威严的仪表了)!”

  这段文字清楚地显示,当时更始政权的农民军将领,仍旧保持着当年扯旗造反时那种较为随便的作风,不太注意自己的衣着形象,带有强烈的“土”气。因而那些“三辅吏士”见了感到非常可笑,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妖服”,感到可怕而远远避开。但是刘秀的司隶校尉府的情况就不同了,其属僚衣着打扮、府衙规制皆一如旧章,与汉朝制度相同。难怪一些“老吏”会有“喜不自胜”的亲切感,或涕泪交加,慨叹“复见汉官威仪”了!

  在这里,阶级的分野是极其清楚的。刘秀当年出于反莽斗争的需要,主动与造反的农民成功的实现了联合,一度成为农民阶级的同路人。当反莽斗争胜利后,过去的反莽联合体也随之失去了共同奋斗的目标。这样,作为皇族后裔,立志匡复汉室基业的刘秀,其与造反农民的分道扬镳,也就是必然的了。
  日期:2017-01-25 19:40:46
  更始政权北都洛阳,鸟枪换炮,自然与过去在宛城时的情形大不一样了。虽然基本控制了整个局面,不过各地的情况是不平衡的,因此迁都洛阳后,更始政权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分遣使者徇郡国”,建立更始新朝廷的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以今天政权建设的标准去衡量古代的改朝换代。其实更始政权的做法很简单,“先降者复爵位”。各地的官员只要率先投降,立刻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更始政权的官吏,依旧治理你原来所管辖的地方,这样也就实现了政权的变更。下面举两则“使者”巡行郡国的实例,来具体看一看当时是如何实现政权更替的。

  一、上谷郡。
  西汉上谷郡,大体在今河北西北部一带,郡治沮阳位于今怀来东南,是一个缘边郡。更始的使者来到这里时,太守扶风人耿况亲自出迎,“上印绶”,明确表示了归降新政府的意思。不想使者接纳印绶后,直到第二天也没有交还的意思。功曹寇恂见势不妙“勒兵入见使者”,向他提出归还印绶的要求。使者不仅不愿归还,还斥责说:“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寇恂答道:“非敢胁使君”,只是觉得你考虑问题不够周详。“今天下初定”,新朝廷的信义还未宣明,“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各郡国莫不望风归命,现在才到上谷,便先自毁信誉,还怎样去号令其他的地方呢?况且耿太守久在上谷,为民所亲信,现在将他更换,如果继任的是个贤者太守则不安,如是不贤之人只能更生离乱。不如“复之以安百姓”(《后汉书·邓寇列传》)。使者还是不答应。寇恂便使左右以使者的名义召耿况。耿况来到后,寇恂自己取印绶交给耿况。使者不得已,只好恢复了耿况的职位。

  二、渔阳郡。
  渔阳在上谷东,两郡毗邻,郡治渔阳位于今北京密云西南,也是一个缘边郡。更始政权派往渔阳的使者名叫韩鸿,南阳宛城人。他“持节徇北州,承制得专拜二千石以下”,权力相当大。韩鸿一到渔阳就遇到了两个同乡:一个叫彭宠,一个叫吴汉。彭宠字伯通,其“父宏,哀帝时为渔阳太守”,在边境颇有威名,因为不附王莽被杀。彭宠曾为郡吏,王莽地皇年间,为大司空元士,跟随王邑镇压过反莽义军。后来听说自己的弟弟在义军中做事,害怕受到牵连,就与同乡吴汉逃亡到渔阳。三人俱是同乡,相见后很是欢喜,韩鸿“即拜宠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列传》),而对于另一个老乡吴汉,任为安乐(今北京顺义)县令。这样,渔阳就算是归顺了更始政权。

  从这两个例子不难看出,更始朝廷的基层政权更替工作,是极其简单和十分粗糙的。这就给日后刘秀贰于更始独立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日期:2017-01-27 21:10:19
  尽管更始朝廷“分遣使者徇郡国”建立地方基层政权的工作缺陷很多,但在“人心思汉”潮流的主导之下,人们似乎还是认可更始皇帝刘玄的汉统地位的。特别是更始军攻入长安推翻新莽的事实,使百姓对更始政权不能不刮目相看。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与更始军几乎同样重要的另一支农民军赤眉归降了更始政权。史书记载了其经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