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36节

作者: zuoan770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黄巢等农民领袖们作出了正确决策,进行了各方面必要的准备后,便于乾符六年十月,从桂州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湘江本发源于广西桂林附近的海阳山,流到桂林北面百余里处的兴安境内河床渐宽。自秦始皇时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流入南海的西江(珠江的一大支流)支流漓水之后,历来就是南岭内外水路运输的重要通道。义军充分利用了交通上的这一便利,于桂州北面编大木筏数千,乘暴水顺流而下,经永(永州,治今湖南省零陵县)、衡(衡州,治今湖南省衡阳市),直逼唐军防线的前哨重镇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唐朝南门行营副都统兼湖南观察使李系,虽率十万之众(精兵五万,土团[2]五万余,共十万余人)在此专塞黄巢北上之路,但由于义军借助天时地利,迅速进军,于十月二十六日对潭州实行突袭,使李系部唐军措手不及,不敢出战。仅一日夜就攻下潭州,全歼守敌十万余人。敌统帅李系‘仅以身免’,狼狈逃奔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潭州战役是义军北伐开始后的第一个战役,这个战役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义军的士气,动摇了敌人的军心。坐镇江陵的唐南面行营都统兼荆南节度使王铎,获知败讯后,只留下义军的叛徒刘汉宏[3]手下数千人守江陵,自己便匆匆忙忙地逃到襄阳去了。王铎一走,刘汉宏也估计自己非黄巢的对手,随即‘大掠江陵,焚荡殆尽’之后,也向北逃跑了。”[4]

  “过了半个月,义军才抵达江陵,[5]而后由江陵北进,准备攻取襄阳。此时,(山南东道战区司令官)刘巨容[6]与江西招讨使(江西征剿司令)曹全晸[7]已合兵屯驻襄阳南边二百七十多里的荆门(今湖北荆门),策划阻截。十一月二十二日,刘巨容率精兵埋伏林中,曹全晸带轻骑向义军挑战,佯败退走,诱义军来追,而后伏兵大起。义军败退,唐军一路追击到江陵,俘斩十七万。黄巢和尚让收拾余众渡江东走。”[8]

  有人劝刘巨容追杀黄巢,以剿尽贼兵,他却带有讽刺意味地说:“朝廷喜负人,有急难时就假意安抚将士,实际上却舍不得官爵赏赐,事情平息时就弃之如敝履,有人更因此而获罪;与其舍身杀敌而落得个‘鸟尽弓藏’的下场,不如留下贼兵作为求取富贵的资藉。”遂令士众停止追击。[9]
  “身为江西招讨使的曹全晸,因为眼看义军沿江东下,很快就要进入自己负责的防区,责任所系,才不得不率部准备跟追。但恰逢唐廷以泰宁军都头段彦谟取代他的江西招讨使之职,他也就悻悻地罢兵不干了。”[10]
  “于是,起义军得到了休整的机会,然后,又重振旗鼓,顺长江东进,攻破了鄂州外城。”[11]
  随即,起义军又连克饶州、信州(今江西上饶市)、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宣州、歙州(今安徽歙县)、杭州等十余州城,驰骋于今赣、浙、皖三省的广大地区,力量迅速壮大,士众增至二十多万。[12]
  “由于未能阻挡黄巢的北上,乾符六年十二月,僖宗鉴于王铎临战遁逃,致使江陵不战自乱,贬他为太子宾客,出守东都。同时看到高骈曾派部将张璘等多次打败过黄巢义军,而高骈移镇江南是卢携举荐的,所以重新任命卢携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为宰相。”[13]

  “卢携一上台,就在统治集团内部大搞帮派活动,把关东地区的汝、陕、许、邓、汴、滑、青、兖各州节度使统统撤换,凡是王铎、郑畋所任命的关东各镇节度使,更是一个不留。”[14]
  看似平淡无奇的朝局变动,实则暗流汹涌,好似一只天真的左手在无聊地拨弄着多米诺骨牌,全然不知即将慢慢降临的危乱与灾祸。
  【注释】
  [1]吴法:《黄巢传》,45页。
  [2]《资治通鉴大辞典》:“土团。由当地居民组成的地方武装组织。”
  [3]《新唐书·黄巢传》明确记载,乾符二年王仙芝起义,刘汉宏是其手下“票帅”之一。可见刘汉宏很可能参加过王仙芝起义,还是义军中的一名将领。不久,刘汉宏降唐,先做兖州小吏,后升为军将,乾符六年四月随泰宁节度使(治所在兖州)李系一起调动,李系扼守潭州,他镇守江陵。参见方积六:《黄巢起义考》,104-106页。
  [4]葛计:《唐末农民战争战略初探》,139-141页。
  [5]黄巢由潭州往江陵进发的途中,还顺道攻取了澧州(今湖南澧县)。澧州刺史李绚和判官皇甫镇被杀。参见方积六:《黄巢起义考》,102-103页。
  [6]《军事大辞海》:“刘巨容。唐代将领。徐州(今属江苏)人。为州大将。庞勋起义,他自拔而归,授埇桥镇遏使。浙西突阵将王郢反,攻明州(今浙江宁波),他以筒箭射郢死,因拜明州刺史。”
  [7]曹全晸(zhěng),“素负大志,智勇过人,娴弓马及吟操,时人畏服之。懿宗咸通中举,授河南都尉,领兵破贼,生擒五百余众。公审其盗,宥胁从三百余命,仁声载道。寻擢淄州刺史,值王仙芝、黄巢乱,升招讨使,守江西。”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三月,天平军节度使张裼逝世,牙将崔君裕作乱,擅掌州事,曹全晸出其不意,伐而诛之。
  [8]陈明光:《唐宗列传--唐懿宗·唐僖宗》,116页。

  [9]藩镇与中央的矛盾是导致刘巨容袖手旁观的原因之一,但农民军尚有三四十万之众,力量相当可观,刘巨容果真全力追击,并不操必胜左券,所以“止不追”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参见胡如雷:《唐末农民战争》,1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葛计:《唐末农民战争战略初探》,146页。
  [11]俞兆鹏:《黄巢起义史》,41页。
  [12]向这一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荆门之役损失十七万人后,急需补充力量,而上述各州散布有很多王仙芝余部,正可供黄巢吸收。参见胡如雷:《唐末农民战争》,109-110页。
  [13]陈明光:《唐宗列传--唐懿宗·唐僖宗》,121页。
  [14]俞兆鹏:《黄巢起义史》,41-42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