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解刘邦及汉初人物之谜》
第18节作者:
历史化学
这一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秦朝因为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到了这里。替天下铲除残暴的秦朝后,就应该以朴素为本。如今刚进入秦朝的都城,就要享受娱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助纣为虐’啊。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劝说。赶紧离开这里。”不管怎么说,刘邦还是能够听得进警告性的意见,这又是他不同于项羽的地方,也是他能在错误面前及时刹车而不至于倾覆的原因。
日期:2017-08-02 15:38:52
刘邦听从了樊、张二人的劝谏,封藏了府库离开了秦宫,所有的人都驻军到咸阳东面的霸上。(霸上,亦作灞上。即灞水之上。在今西安之东的白鹿原上。驻军这里,显然有凭借居高临下之优势。)之后,刘邦又召集来各县的父老豪杰,对他们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音旺,统治的意思)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接着就派人和秦朝原来的官员一起到各县乡,宣布新的政策和新的法令。
这和之前刘邦的做法简直有天壤之别啊。此时的他俨然已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平静下来的他也可能明白了,自己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那么推翻秦朝的目的,就不能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只有让人们从你的所作所为中,看到了过去的统治者未曾给他们的新希望,你的帝王之梦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并长久保有。可以说,张良简短但却寓意深刻的一番话,让刘邦的思想境界得以大大地提高,从而在认知能力方面,也把项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从这一点上我们还可以看出,表面上项羽的素质要高于刘邦,其实内在的修养刘邦要远胜于项羽,而这也是决定二人最终成败的关键。
刘邦的所作所为,很快得到了回报。关中的老百姓对这位新统治者实施善政非常高兴,他们都争着把各种好吃的、好喝的,都拿来慰劳刘邦的军队。但刘邦更会做事,干脆好人做到底。他谦让着,一律不接受,说:“仓库中的粮食还很多,我们不缺少这些东西,我不想让大家破费,都拿回去吧。”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体谅他们的统治者,这样的好领导到哪里去找啊。于是人们更加喜欢刘邦,就怕他不做他们的新秦王。——读者不要误会,这可不是笔者的阿谀之辞。《史记·高祖本纪》上就是这样描述的:“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你说,都到了这份上,项羽日后还同刘邦争个什么天下?一直都坚持残暴做法的项羽,同刘邦比起来,岂不是早就败局已定。
你还别说,一个多月之后,项羽还真的闯进了关中,要同刘邦争个高下……
日期:2017-08-02 16:00:52
二、盖世项羽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英雄。如果没有项羽的登场,刘邦的故事也不会如此精彩。正是这一少一老在上演了这出争夺天下的活剧。不谈项羽,或少说项羽,刘邦的故事也不可能是完整的。说项羽年少,是因为《史记·项羽本纪》开篇就说,项羽“初起时,年二十四。”而刘邦在沛县开始造反的时候,已经有四十七、八岁了。所以,要把两人的战争说成是,一少一老的争夺战。
项羽的本名应该叫项籍,羽是他的字。项羽的出身要比刘邦高贵。而刘邦在称帝之前,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所谓刘季这个名字,也就相当于刘三、刘四之类的叫法,实在是有些不雅。项羽是原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代,祖上世代都是贵族,所以他的身上自然遗传着贵族的基因。他也像张良一样对秦朝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因此他应该更喜欢张良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后来他反而要杀张良,最后终于把张良彻底地给逼到了刘邦那里。虽然痛恨秦朝,但他并没有像瘦弱的张良那样敢于去刺杀秦始皇。不过,他的口气却很大。当秦始皇有一次巡游到今天浙江东北一带时,他和他的叔父项梁一起去观看。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也许是由于受到了刺激,看到眼前这个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就像见到了分外眼红的仇人,他忍不住脱口说出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就是说,那个家伙我可以取代他。话还没说完,吓得叔父项梁一把捂住了他的嘴,说:“毋妄言,族矣!”不要胡说了,会被灭族的!
项羽小的时候,他的叔父项梁就有意培养他。但项羽是个不能静下心来的人,练习写字,还没练好,就不学了,去学剑术,没学多久又厌烦了。对此,项梁很是生气,项羽争辩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意思是那些都是雕虫小技,要学就学大本领。项梁一听很高兴,看来这小子不是不可救药。行就教你兵法吧。开始时项羽也非常喜欢学习兵法,那知他稍懂一些皮毛后,就说什么都不肯完成学业。
《项羽本纪》上说“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音刚,两手举东西的意思)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就是说,项羽身材高大,力气超人,虽然不爱学习,但却有着过人的才气,并不是一个傻大粗式的人物。尽管他所在地区的青壮年男子刚烈好斗,然而他们却都很畏惧项羽。总之年轻的项羽绝不是一个凡人。很快历史就给了这位年轻人显示自己能力的大好机会。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人在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南)揭竿首义。两个月后,项羽所在的会稽(音贵记)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郡守殷通想要联合项梁一同造反,但项梁却叫项羽趁机杀了殷通,并且告诉他的朋友,说自己起义了。不过,杀自己的同盟者,并把这当做起义的开端,恐怕多少有些不地道。但是不管怎么说,项氏叔侄向秦朝正式宣战了。一开始他们发展的很快,好像很有人气似的,各路英雄都纷纷涌来聚拢。就连刘邦在起兵后不久,都投奔了过来。前面我们说过,刘邦同项羽曾多次并肩作战过,而且两人相处的似乎也很不错。按照刘邦的说法,两人还曾结拜过兄弟。
陈胜起义之后,各路诸侯也大多愿意尊奉他为王。但六个月后,他就被自己的车夫杀死了。接着就有一个叫秦嘉的,又拥立了一个叫景驹的作楚王。这下大家就不干了,项梁就领兵去攻打秦嘉,并把他杀死。那个叫景驹的楚王,逃走后也死了。正在这个时候,有个七十多岁名叫范增的老头,来到了项梁的帐前,建议找原楚怀王的后代,拥立他为王。项梁还真听信了这个老头的话,在民间找到了正在给人家牧羊的楚怀王的孙子,叫熊心的人。于是项梁就立他为新的楚王,仍然称他为楚怀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