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解刘邦及汉初人物之谜》
第27节作者:
历史化学
日期:2017-08-02 20:08:02
那么被萧何如此看重的韩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有这样的记述。韩信是淮阴人。当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家里特别的穷。因为他人品不好,所以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吏。加上他又不会做生意,又没有什么工作,免不了时时挨饿。所以经常跟着到别人家里混点吃的,搞的人们大多都厌恶他。在他结识的人里有个南昌亭长,开始时对他还不错,他也就常到亭长家里去蹭饭。几个月后,亭长的老婆就有些担心了,你韩信不能老来我们家混饭吃啊。我们家哪有余粮供你这么个大活人啊,说什么也不能让你再来我们家吃饭了。于是,有一天一大清早,亭长的妻子就提前做好了饭,一家人还没起床就在床上把饭给吃完了。到了平常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看到没有给自己留有饭菜,韩信马上就明白了他们的用意,一气之下便愤然离去,从此不再和他们往来。
不管怎样,人家的饭毕竟不是那么好吃的,看来还得靠自己去解决生存的问题。于是韩信自己动手做了一根钓鱼竿,来到了淮阴城下的小河边上钓鱼,旁边同时还有许多洗丝絮的妇女。古代的时候河水没有受到污染,生态环境要比现在好得多,河里的鱼儿应该多得很。但坐在岸边的韩信却钓不到鱼。这可能是渔具做得不好,也可能是他的钓鱼技术很差。但是我想,从他日后所具有的杰出的军事才能来看,韩信从少年的时候,就很可能不断地在心中琢磨着,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进攻防守,以及兵书上的字字句句如何理解。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没有经过高等教育,又没有高人传授的人(因为史书上并没有韩信师从何人的记载),日后又如何能成为百战百胜的将军?所以我认为,他钓不上鱼跟他的走神有关。当他独自静静地坐在河边,一开始还两眼盯着河面,但是不久之后,他眼前就浮现出两支军队在战场上激烈地拚杀……甲军如何进攻才能取胜,乙军如何防守才不会被打垮。这两支军队在韩信的脑海里打得翻天覆地。激动兴奋的韩信一会跑到甲军这里,指挥甲军如何攻击;一会又跑到乙军那里,指挥乙军如何防守……沉迷于其中的韩信,早已把钓鱼这个当前大事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你说,他还能钓上鱼吗?
等到在河边做漂洗工作的那些妇女开饭的时候,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见韩信一条鱼都还没钓上来,还傻乎乎地坐在那里,再看他的穿戴也很寒酸,知道这个年轻人大概是没有吃的才到河边来钓鱼。于是这位老大娘,就把自己的饭分出来一份给韩信吃。就这样连续几十天,直到漂洗工作完毕,她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很高兴,对老大娘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那知,老大娘却不高兴地说:“你一个大男人却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公子才给你饭吃的,哪里是想要得到你的报答啊!”不管怎么说,漂母的帮助对于韩信来说,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啊。
当一个人身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时,常会遭到一些无聊家伙的欺负。这类人没有同情心也就罢了,何必又要去欺负一个根本不曾惹着你的人呢?这样的人,在人世间却偏偏到处都有。说得不好听一点,这样的人连猪狗都不如。韩信就遇到了这样一个人。淮阴城中有个屠户就看韩信不顺眼。有一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拦住了韩信的去路,说:“小子,别看你个子大,好带个刀带把剑的,其实你是个胆小鬼。”接着他当着众人的面侮辱起韩信,说:“韩信,你要是有种不怕死,就拿你手中的剑刺死我;要是怕死,你就从我的裤裆下爬过去。”韩信强忍怒火盯着他。众人都赶紧围上来观看,以为韩信会拔出宝剑……一场好戏就要上演。哪知他看了一会后却俯下身去从屠夫的裆下伏地爬了过去。顿时满街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虚有其表,实际却胆小怕事。我敢断言,这个屠夫如果投奔了项羽,那他会和项羽一样的残暴,一样的会滥杀无辜。一个对弱者连同情心都没有,都要故意欺负并以此取乐的家伙,你还能指望他会刀下留情吗?
日期:2017-08-02 20:13:00
后来,当项梁扯起了反秦大旗时,韩信就去投奔了他。项梁战败被杀后,韩信又隶属于项羽。项羽大概是看他身材高大、身手又敏捷,就让他做了执戟郎中,也就是管守卫的小官。但是韩信并不安于职守,他不认为自己只是个做卫士的料,于是就多次献计献策以求重用,然而却没有引起项羽的重视,其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
韩信在项羽的身边工作,可以说是身处项氏集团的核心之中,多次出谋划策竟未引起任何人的重视,可见该集团的核心都是被一些鼠目寸光之徒所垄断,其人员的素质根本无法与刘邦的集团相比拟。如韩信最早就是被刘邦的部下夏侯婴所发现,后又经萧何大力举荐。还有陈平、娄敬、季布和薛公等也都是刘邦的部下向刘邦所举荐的。反观项氏集团中,却未见有谁向项羽举荐过人才。
在跟随项羽一年多后,实在看不到前途的韩信,就离开了项羽的集团而投向了刘邦。当时有众多的诸侯,可选择的目标对人才来说是很多的。与那些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和怀着盲目性而跟从刘邦的人有所不同。韩信是在做了慎重的思考之后,才做出了这个攸关前途的决定。但事实与他的想像完全不同。由于没人引见,他一投入刘邦的集团,就立刻被抛进这个集团的最底层,还不如原来在项羽集团中所处的地位。在这样的底层又有谁会知道你呢?其胸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不久之后,韩信就犯了死罪。《史记·淮阴侯列传》是这样叙述的,说韩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就是说,韩信犯了死罪,被判处斩刑,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经当场被斩,等轮到韩信后,韩信就抬头仰视,恰好看见滕公也就是刘邦的好友夏侯婴,说:“汉王难道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夏侯婴对韩信的话感到很惊奇,又见他身材魁梧,觉得是个有用之才,于是就决定释放了他。
仔细想想,韩信犯的这个法是很有些疑问的。韩信投奔刘邦是为了辅佐他,是为了帮助他打天下,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不是充当项羽的内奸来搞破坏的。他干吗要在刘邦这里干不理智的事。要是感到刘邦没什么出息,他完全可以和其他人一样,一走了之,另寻新主,没有必要去做那些给刘邦找麻烦,自己也会被人家砍脑袋的蠢事吧!所以,这个死罪大概是韩信有意而为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以这种方法引起刘氏集团核心中的人物对自己的注意。
由于《史记》对此案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后人也无法知道,这个案件是由韩信故意带头挑起的呢?还是参与其中的成员犯罪。但是韩信的目的达到了。夏侯婴就是刘氏集团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而且和刘邦的关系极为密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