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解刘邦及汉初人物之谜》
第48节作者:
历史化学
刘邦说:“好吧。就按你所说的办吧。”准备把他的大女儿鲁元公主送给冒顿。早在鸿门宴的时候,刘邦为了化解项羽对自己的敌意,曾把大女儿许配给项伯的儿子。后来双方彻底交恶,这门亲事自然也就断了。但当时把女儿许给项伯之子的做法,确实缓和了双方的关系,为打消项羽企图对自己发动突然袭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把女儿再送给冒顿也可能会减轻匈奴对汉朝产生的威胁。起码能暂时起到减轻的效果,这样自己就能腾出手来,一心一意地解决好汉朝内部的那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但是吕后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实在太心疼自己的女儿了,听了刘邦的打算后,整天整夜都哭的伤心得不得了,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为什么要把她抛弃给匈奴!”吕后虽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起来哭得很伤心,可是她却没有乱了方寸,当下立刻自我做出决定,把女儿嫁给了赵王张敖,也就是张耳的儿子。因为之前他们已经打算把张敖招为女婿,只是还没有成婚而已。现在事情紧急,又恰好张敖正在京城,吕后赶紧把他召来,先让小两口生米做成熟饭,看你刘邦还能怎样。什么是女强人?这就是女强人。无奈刘邦只好放弃让鲁元公主去做和亲的事。否则依刘邦的心态,为了匈奴不再侵扰汉朝,他是不会因为你吕后的眼泪就心软下来的。但是为了边疆的安定,和亲的事也不能不做。于是刘邦又派了另一个女人,冒充长公主,嫁给了冒顿单于做阏氏。
关于这个女人,《史记》上有两种说法。《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上说她是一个宫女;而《史记·匈奴列传》上则说她是一个皇族宗室的女儿。从这一事看,刘邦除了鲁元公主一个女儿外,似乎再没有别的女儿。
主意是刘敬出的,于是刘邦就派遣他前往匈奴,把那个假公主送给冒顿单于做阏氏,并且答应每年还要送给他们一定数量的物品,双方约定为兄弟,实行和亲。
刘敬的这一建议对降低汉匈之间的冲突,巩固新政权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正因为汉朝的和亲政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可借鉴性,所以屡被后世的王朝所采纳,如隋、唐以及辽、西夏都曾采用过此政策。历史已经证明和亲政策的积极意义远大于其消极的一面,一味地征战不但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反而会给普通人民和王朝的统治带来更大的不利。从刘邦到汉武帝初期的近七十年间里,汉匈之间就是因此而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战争。汉朝在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也由此壮大。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时代。
日期:2017-08-03 10:32:16
当时匈奴的侵扰实际上只是个外患,对汉王朝本身还不构成根本性的威胁,不同于威胁更大的内部叛乱。而且不适时宜的连续讨伐,一是会加重人民的负担;二是有可能引致更大的内乱,使局面变得不可收拾,以致危及到新生汉室政权的存亡。刘邦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明智地采纳了刘敬的建议。
然而后世却有不少人把和亲政策给看歪了。他们把它情绪化了,把它上升到关乎汉民族面子的大问题。其实和亲政策只不过是刘邦为了解决所面临的难题,而采取的一个权宜之计而已。根本就不存在后世所认为的什么伤不伤汉人面子的,这个被生拉硬扯出的愚蠢而又可笑的伪问题。更有甚者,千百年来还有一些浅陋的学者文人,拿这个事情做为刘邦的污点,认为他首创的和亲政策是汉民族的耻辱,是给汉人脸上抹了黑。要知道刘邦把自己的女儿或者说是自家的女人送给了匈奴,却能使居住在边疆的众多妇女免遭抢掳,免遭污辱。牺牲皇家的女人,为众多平民妇女赢得了安全幸福,难道刘邦做错了吗?再者,朝廷每年拿出一部分物资送给匈奴,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总比被他们入侵掠夺走的要少得多吧。更重要的是,边疆的广大人民会因此多些安居,少些被杀掠啊。
不过说到与匈奴的和亲之事,直到今天还有人对刘邦的这一作法进行奚落。他们依然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刘邦的这一做法损害了汉民族的利益,伤害了汉民族的面子。这些人可能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中华文明的来源除了人们所常说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外,还应该包括广大的草原大漠区域。也就是说中华文明的组成,除了农耕文明外还应该包括游牧文明。难道不是吗?谁又敢说,古往今来的北方游牧民族就没有为中国的统一,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做出过巨大贡献呢?然而到现在还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历史上的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以及蒙古人,等等这些游牧民族时,就称他们为外族。把他们发动的南下战争,说成是外族入侵。甚至拒绝承认他们建立的王朝为中国人的王朝。这就让人不明白了,既然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古老民族,现今又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那么又何来的内族与外族呢?所以我认为外族的提法实在是矛盾的,是讲不通的,也是有悖于中华民族一词内涵的。因此那种认为在中华民族间进行和亲,是损害了什么民族利益,是伤害了什么民族面子的看法,实在是可笑的,是经不起推敲的。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神经兮兮的伪问题。
日期:2017-08-03 10:37:05
实行和亲政策后匈奴暂时停止了对汉朝的侵扰。汉高帝八年,刘邦不失时机地再次率军向东在东垣(今河北省正定县),攻打韩王信的叛党余寇。当刘邦打完仗后从东垣回去时,路过了柏人县城(今河北省隆尧县),这里是赵国的地盘。赵王张敖的国相贯高等人准备在这里刺杀刘邦,由于刘邦没有在此留宿,所以躲过了一劫。到了汉高帝九年,这件牵连到赵王张敖的惊天大案才终于被发觉。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这一大案的来龙去脉。
汉高帝五年赵王张耳去逝,他的儿子张敖继承了赵王的爵位。自从与项家的亲事中断后,吕后自然是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王爷而不是一个侯爷。因为她的儿子将来是皇帝,那么她的女儿怎么着也得做个诸侯王的王后呀。这样身为赵王的张敖就进入了吕后的眼帘。除了张敖长得一表人才,他的谦恭有礼也让吕后感到格外可亲,于是认定张敖就是他们未来的佳婿,只是那时鲁元公主年龄还小,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风风光光地为他们办个盛大的婚礼。
那时还没有驸马一说,驸马一词出现在后来的汉武帝时期,但是用驸马一词来专称皇帝的女婿,则是魏晋以后的事了。
汉高帝七年,刘邦冲出白登之围后,从平城回来的路上经过赵国。当时张敖还没有与鲁元公主成婚,但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刘邦的女婿(因为刘邦回长安后,还打算把鲁元公主当作和亲的对象送给冒顿,所以此时张敖不可能已和鲁元公主成婚)。《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上说张敖招待刘邦时,做出一副侍候人的样子,亲自给刘邦进献食物,态度谦卑得不能再谦卑,女婿的样子也做得真是没得说。平时对大臣刘邦都是动不动就骂来骂去,因此对将要成为自己女婿的张敖,自己当然就更可以像老爸那样随意呵斥他了。于是刘邦就在张敖面前伸开两脚像簸箕一样坐着大骂他,根本不把张敖当作一个诸侯王来看待而给予应有的尊敬。这下赵王身边的人可看不惯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