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遗踪:三个核潜艇兵的求生之路》
第7节

作者: 火滚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忽然想起在工具舱里还有很多没开封的封口胶散落在地板上,刚才急着回指挥室,没有多拿,工具舱离储藏室不远,就在后面的动力舱过道旁边。
  日期:2016-08-26 17:15:20

  几分钟时间,李建业就拿着几卷封口胶回到储藏室,还顺带多拿了一把裁纸刀。
  把裁纸刀和封口胶卷放到走道中间右侧第二层货架上,李建业把氧气板首尾相接形成两排紧挨在一起平铺在右侧货架第一层上,,这样货架就形成两块*八块顺着货架方向排列的长方形氧气板了。把余下的氧气板放到左侧货架靠近舱门位置第二层上,
  用裁纸刀割了一段将近60CM的封口胶,走到货架尽头,把右边货架第一层的最后两块氧气板粘连了起来,(每块氧气板外面有一个金属框架固定着,且比较平滑规整,就像镜框)粘连很顺利,如是操作,把其余的各氧气板两块两块的粘连起来。再把所有被对称粘起来的两块氧气板抽出货架格翻了个个,重新摆回原位,再次割了些接近60CM的封口胶段沿着货架左右对称方向把双氧气板的交接处分别粘连起来。这样一块完整的十六块氧气块组成的一整块“氧气交换片”就做好了。

  日期:2016-08-26 17:59:44
  “得需要个人帮忙。”
  李建业让张亚军放下手上的活计,左手拉着他走到右侧过道尽头,右手食指在靠近后舱壁的两块连接着的氧气块中间做了一个勾起来的动作。然后指指自己,再指指货架另一头的氧气块做了一个勾起来的动作。
  张亚军领会了,把右手手指伸进去想扣起“氧气片”,但抠不起来。(由于整块“氧气片”有一定的重量,而边缘的金属框架又比较光滑。)
  李建业想了一下,快步走到张亚军造“氧气瓶”的地方,挑了两把相宜的一字螺丝刀。一把交给张亚军,自己快速的走到了“氧气片”的另一头。
  日期:2016-08-26 18:19:49

  两个人同时在两端中间部位用螺丝刀撬动“氧气片”。氧气片整块在中间隆起形成了一个倒V字形,继续托高,“氧气片”底部向中间折叠靠拢,直到折叠起来的“氧气片”顶部抵住第二层货架板的底部,再调整了一下,让“氧气片”尽量靠近货架右侧的边缘,(由于有支撑架钢管抵住,外面还是比较稳定的,)再用力把“氧气片向后舱壁推,尽量做到和后舱壁贴近不漏风。
  货架宽1.5米,现在这块“氧气片”底部占了0.2米左右,还有1.2米多,可以在上面再制作第二块氧气片,李建业估算着。
  很快,在张亚军的帮助下,第二块“氧气片”竖起在右侧货架的左侧。
  日期:2016-08-26 22:13:54
  估算了一下时间过去又有将近20多分钟,这样离换好第二只“氧气瓶”又过了将近半小时,由于没有过激运动,李建业呼吸还算顺畅,只是窒息感依然存在。
  时间真的和生命挂钩了,这是李建业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从前只是想:时间是随年岁增长而慢慢流逝的。而现在必须和死神争分夺秒的抢时间。

  “虽然“氧气片”外面有支撑杆,但另一面,在货架内部的一面可能会随着风力的震动而滑落下来……”李建业挠着头,目光在四周搜索着……
  舱室左侧的几箱矿泉水吸引了李建业的目光。
  日期:2016-08-27 00:21:22
  不一会,两箱矿泉水就在两个人的合作下摆上了右侧货架第一层的货架板上,搬来了舱室里的人字货梯,折叠起来把两箱矿泉水推进“氧气转换舱”里面,没法看清里面情况,李建业调整了一下呼吸直接把“氧气瓶”用封口胶固定在背部,呼吸管绕过脖子插进自己的嘴里呼吸,爬进“转换舱”内中间部位,固定好两箱矿泉水不让左右“氧气片”轻易滑落。“氧气舱”中间有一米宽的空间,爬进爬出还是不难的,但李建业因为要就着“氧气瓶”不免又花了接近十分钟。

  就差风力了,时间不等人,把风扇摆正调整高度风扇吹风方向正向氧气转换舱,拿起插头,才发现风扇插座在舱门外,风扇插头的电源线不够长,这当然难不了李建业,因为不远处张亚军正在“摆摊”的地方就放着一小捆电线。计算好大概长度,很快,风扇电源线被两条电线顺利的“延长”了。
  把两条电源线用胶钳子分别插在插座上的正负极,把风扇开到最大档。看着自己的杰作正在运作,李建业感到得有些欣慰。呼呼的风声虽然不如氧气舱那样强烈,但站在自造“氧气舱”前还是感到气流被压进“氧气转换舱”被迫返流的风力。

  日期:2016-08-27 02:12:54
  但仔细一琢磨,不对,应该还有改进的地方,赶紧在其他矿泉水纸箱上面用裁纸刀切割了两块和氧气片倒V截面面积相仿稍大的硬纸片,慢慢的撕开“氧气转换舱”靠门口最外端氧气片外面连接两块氧气块的封口胶,把纸片塞进去夹好,再重新用封口胶粘连上。这样风力的利用效率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了。
  为了奖励自己,李建业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氧气瓶”里的氧气,耳边继续传来“呜呜”声,有点气,“凭什么一个喇叭能不停的叫,我们连说话都困难,”气不打一处来,干脆走到动力舱门口,顺着警报灯找到喇叭,再顺着喇叭电源线找到插头,把喇叭插头拔掉了。
  哈哈,耳边清静了很多,只有动力舱传来熟悉的机器轰鸣声,还有?还有……呻*声……
  还有人活着,李建业兴奋了起来。

  日期:2016-08-27 15:23:01
  第九章 施救
  沿着声音走进一号储藏室,刚进入舱室就感到一股凉意袭来,看到走道里面的温湿度调节面板指示灯亮着,原来是里面的温湿度调节面板打开了,舱室处于低温状态。呻*声清楚了一些,只见在左侧过道尽头垒起了很高很高一堆货物,在左侧货架尽头顶层上躺着一个人。(一二号储藏室构造一样,只是一号储藏室还有部分食物储备,)
  “张……”李建业想喊,但嘴里插着呼吸管,赶紧走到舱室的右侧过道,右手举起拳头猛的在右舱壁上敲了几下。
  二号储藏室的张亚军此时刚做好第三只“氧气瓶”,听到舱壁响声,没顾得放下“氧气瓶”,疾步走了过来,只见李建业已经在中间走道尽头沿过道方向支起了金属人字梯,同时也看到左货架尽头顶部的人。赶紧走过去把“氧气瓶”递向正在人字梯上的李建业。此时温湿度调节面板已经被李建业调成了高温状态,因为室内温度的确偏低。
  日期:2016-08-27 17:09:42
  左手拿起递过来的“氧气瓶”右手继续攀爬到了人字梯顶部,借着头顶上没有坏的一盏节能灯灯光,李建业看到了伤者头朝中间过道横躺在货架尽头最上层货架板上,双眼瞪着气喘吁吁的样子,看来意识清醒,但呼吸困难。
  右手攀着左侧上层货架板边缘,右脚跨过人字梯的顶端,坐在人字梯的顶板上,由于人字梯够宽,所以坐着还是比较稳固的,但梯子顶部有接近两米半高,李建业不得不弯着身子,使头部和天花板不至于碰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