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遗踪:三个核潜艇兵的求生之路》
第20节作者:
火滚2016
日期:2016-09-16 02:16:28
当然新潜艇完美的完成了上级指定的任务。不但突破了一二岛链,而且还用高航速和完美静音甩了尾随的某国核潜艇几百公里,成功的在6月24日下午在东北太平洋某国群岛东端向我国新疆地区发射巨浪3模拟弹。随后在一个秘密海区发送了报告,从超长波回馈的讯息显示,模拟弹成功命中靶标。
日期:2016-09-16 15:29:54
第二十三章 疑惑
2033年6月26日11时35分,成功的用海底地形躲过了海啸。
2033年6月26日12时56分
事故发生前十分钟左右。刚好交班不久,王晓乐和李建业分配在同一班。而张亚军则交班休息。我潜艇正在S笠原群岛东南部向东北航行。利用海底中的一座火山躲过了尾随的M国核潜艇的搜索,正在低速静音潜行,此时大家都屏住呼吸,艇长正全神贯注的在电脑屏幕前一言不发的看着屏幕上移动的一个小点。
日期:2016-09-16 16:16:27
李建业走上去看(好家伙,艇长居然让大家反咬M国的核潜艇,这就是传说中的猫抓老鼠吧。)
艇长招了招手,示意李建业坐下。李建业在艇长左手边拉了张凳子坐下。
“他加速了,艇长,追不追。”舵手问。
“不,让他跑,不超过三十海里就别放高速,现在它没跑多快,以这速度,估计也要半小时才能出屏幕外。”艇长说。“声呐兵,打开新设备。”
“是,”声呐兵回了一句。
日期:2016-09-16 17:15:58
“是,”声呐兵回了一句。
估计M国的核潜艇还不知道后面跟着一艘同样庞大的家伙,而且功能更先进,还一边大摇大摆的高速移动,一边声纳开得像演唱会现场一样,艇长笑了笑:“M国风格”。
“几号?”艇长问。
“未知。”声呐兵回答。
“搜集好差异数据。”艇长下达了命令。
“是,”声呐兵接到命令。
数分钟后,M国核潜艇的数字讯息被搜集整理完毕在指挥室的大屏幕上列了出来,通过比对,还是老式的某型。
日期:2016-09-16 18:18:15
“没意思,老M怎么就不长进呢。”艇长喷了一句,“我们走,别理它,打开XXXX探测(黑),没进一百公里之内别理它,看不到我们的。”。
“我们位置在哪里,”艇长转向领航员。
“X笠原东北,经度144.37纬度26”领航员盯着面前的屏幕回答。
“掉头回XX海区取指令”艇长转向舵手。
“是,”舵手熟练的敲击着电脑键盘。
潜艇转了个身朝西南方向低速潜航。
艇长双手交叉着放在头上,伸了伸腰,“建业啊,还没抓到那条大鱼的讯息。”
日期:2016-09-16 21:31:35
李建业知道艇长说的大鱼是M国最新出的核潜艇。
“都下水几年了,怎么就不出来溜达呢?”艇长叹了口气:“我都快五十,这是要搞那样。”
每个人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艇长多年的潜艇生活探测过很多潜艇,而唯独他所说的大鱼,一次都没有碰到过,难道它的隐身技术也和我国一样先进,但据说M国的新潜艇由于资金问题也只建造了两艘,大洋中,又有多大的几率能碰到呢?
“艇长,R国列岛发生强地震。”忽然声呐兵报告。
日期:2016-09-16 22:19:10
“强吗?”艇长站了起来。
“声音很杂,分贝很高,从多个点传来。”声呐兵:
“什么情况啊”艇长:
“艇长,海流变向,左侧艇身受压急速增大。”舵手:
“广播,海流异常,紧急固定。”艇长拉起李建业就想走到指挥室内的人员固定位置。
“海流异常,紧……”没说完,播音员小谢就弹了起来,所有的人都弹了起来。
“这就是大概的经过,我醒来的时候就在缺氧的指挥室里。”李建业摸了摸自己的头,还心有余悸。
日期:2016-09-16 23:16:40
“也就是说我们被异常海流吹翻了,但这一海区是西太平洋静水区,怎么会有异常海流呢?”王晓乐:
“是地震引发的海流。”李建业:
“不可能吧,多大地震会形成深海海流异常?”王晓乐:
“不知道,反正我知道声纳兵说了,R国列岛发生强地震,但多大我就不知道了。”李建业。
显然他们不知道海流异常并不是地震引起的,而是日微板的深度下坠形成的。
日期:2016-09-17 00:16:26
“我们当时是向着西南方向潜航,海流的方向是右侧,而R国列岛刚好在我们的右侧,十有八九是R国地震惹的祸。”李建业:
“潜艇的外部探测系统记录仪应该会记录一些什么东西,你找了吗。”王晓乐问。
“没有,我不知道在哪里(电脑里面)找。”李建业:
“您不是说,智能系统接管了潜艇吗,这个智能系统是什么?”旁边的张亚军看着王晓乐问了一句。
日期:2016-09-17 01:16:32
“智能系统是我国海军研究所特意为新潜艇研制的一套先进的人工智能潜航系统,就是说,在出现重大险情或者特发海况的情形下,电脑会自适应切换到人工智能系统,因为人员操作效率很低。出事前一小时左右不是从东太平洋传来了超强海啸吗,那时就是智能系统强制操作才让潜艇躲过了一劫,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海流没有躲过。”王晓乐:
日期:2016-09-17 01:45:19
“我知道为什么,是因为人工智能系统没有及时转换过来,从声呐兵探测到异常海流到整个潜艇被甩起来,就几秒时间,十秒都不够。”李建业很清楚当时事故发生的时间很短,电脑再怎么快,也已经是被甩起来之后的事了。即使人工智能系统被及时切换过来,根据当时的力度,估计人工智能系统也不会多大作为。
日期:2016-09-17 02:18:33
“的确,自动切换也要一定的时间,并不是说切换就切换,要智能系统能瞬时接管潜艇,现在技术还没有到那个速度,咱电脑开机也要几分钟呢。”王晓乐:
“那我们当时在什么地方?”王晓乐头转向李建业。
“海图显示,我们在X笠原群岛东南方,至于确切位置,领航员当时向艇长汇报过,我没认真听,好像是经度144纬度26。”李建业说。
日期:2016-09-17 15:25:35
第二十四章 疑惑(二)
“向西南方向走,左侧艇身受压增大。就是说我们被扯向西北方向?”王晓乐:
“可以这么说吧。”李建业:
“也就是说我们在智能系统的领导下漫无目的的潜航着?”王晓乐:
“如果是这样,我倒不觉的讶异,平常我们我们潜航都有偏振现象,现在没有这种感觉,虽然我们是双壳体,但总该有一些轻微的荡来荡去的感觉才对。”李建业。
其实王晓乐也察觉到这点,只是想证实一下。大家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如果不是潜航状态,到底什么状态?”王晓乐:
日期:2016-09-17 16:16:3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