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桑妮》
第2节

作者: slh随意的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们三人最喜欢在兰家玩,因为无拘无束.
  兰是那种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好的女孩,她成绩好,把弟弟照顾管理的也很好.后来兰考上了大学.
  日期:2016-08-22 09:19:03
  桑妮父母都是那种大集体合作制的单位。
  现在先谈她的父亲。
  她的父亲地主出生,故乡在江南鱼米之乡,他是家里的长子。她的祖父,在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中被定为地主成分,被没收了土地。
  地主那时是被改治和改造的剥削阶级,是被劳苦大众痛恨的,她父亲他们一大家子日子过的都抬不起头来,祖父让作为长子的父亲远离是非之地,于是她父亲在他十几岁时背井离乡,一路奔逃到祖国的大西北,在她们居住的这个小城慢慢安定下来。
  在桑妮看来她的祖父也是个比较悲催的地主,据她父亲回忆:祖父不过是个白手起家的小手工艺人,就是那种江南特别能吃苦也会经营算计的乡下人,挣点钱舍不得花,攒了钱有点机会就置办土地的典型农民。家里慢慢地多了,日子也算殷实,但绝非富贵之家。

  她祖父只是个农民,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过得就是简单农民的日子,以农民对土地的本能的热爱不停地买地,以致于解放后,他就是一个家里除了地再也没什么的地主。
  就这样,她倒霉的父亲就成了当时中国最遭人痛恨的黑五类的后代,这个身份决定了他的命运,左右了他的人生道路。
  她父亲幼年时据他讲很聪明,家里请了教书先生,父亲学习用功,悟性也好,小时还学过简单的英文。作为家里的长子他也是被寄予了厚望的,桑妮现在也能想象,作为手艺人起家的祖父,当然是希望她父亲能光大门楣。
  他父亲十一二岁时,她祖父带着他去上海长见识,在大光明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又花了一个银元坐着飞机在上海的上空绕了一圈。

  想想那时她祖父也挺春风得意的,平时日子过的简省,却也在当时十里洋场的上海风光了一把。
  她父亲这一生唯一的一次去上海的经历,也成了他老年唯一带有荣耀感的童年回忆。
  除了这次上海之行,桑妮再也没有听过父亲说起来就两眼放光的儿时经历了。解放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具有优越感的生活了。
  她们居住的小城,是陇海线进入这个西北省份的第一站,当时她父亲碰巧遇到铁路招工的机会,那时中国的老百姓不认得字的都很多,父亲的考试成绩自然是很好的,他被录取了。
  单位让父亲的原籍政府开个关于他的身份证明,通过培训学习以后,他就可以当火车司机了。
  能开着火车四处奔驰,那是个多有前途多威风的工作啊。
  她祖父自然诚惶诚恐的为父亲在老家打点,希望老家的身份证明不要影响他儿子的前途,他甚至跪在地上求人。
  可是事与愿违,她父亲的身份证明还是暴露了他地主后代的身份,国营铁路单位取消了对他的录取。
  都说月是故乡明,人是老乡亲,可就是老家工作人员的秉公办事让他失去了这个宝贵工人的一生。
  人的命运就是如此,一个是大国有体制里的技术工人,另一个是大集体性质的苦力工的机会后,父亲后来对故乡对老家人最耿耿于怀的莫过于此了。
  她父亲后来在一个小木器厂找到工作,后来成了一个木工,开始了他忙忙碌碌苦力型工人的人生。
  政治身份决定了他的路,也间接影响了他子女后来的就业,在那种没有规范制度的小厂子,工作劳累,他后来的退休的问题和以后的待遇,也直接决定了他晚年的生活质量……
  日期:2016-08-22 09:22:22
  桑妮高中桑毕业没考上大学,工作就成了问题。而父亲的实际年龄差到60了,可当时单位登记记录里他是小一岁的,他那时身体很差,有很严重的气管炎,已经不能再做那种粉尘环境里的工作了,可退休的事却办不下来,他负气也没有再去上班。
  那时早已改革多年,他们单位只会生产些简单的桌椅家具,效益也不好,工作辛苦却有时工资也发不全。而桑妮最终也没有去他单位上班。那一年通过求人办事,她父亲的退休手续总算办理了,只是少领了几个月的退休工资。
  桑妮父亲年轻时因为成分不好,所以工作很努力,什么脏活累坏都抢着干,从不敢迟到早退,家里有事也不敢请假,就想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他时常说厂里的八级工做出的躺椅都没他做的漂亮,厂里安排他干什么他就做什么。
  文丨革丨闹的正凶时,桑妮祖父病逝,谨小慎微的父亲给老家的弟弟寄了一笔钱,都没有回老家奔丧,也许是为了划清界限,也许更是不敢耽误工作。就这样任劳任怨干了一辈子,退休又遭人发难,桑妮父亲悲愤交加,为此置了一口气。
  桑妮父亲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也是个老实固执的人。在单位不会和领导套近乎,也不会说话办事,又是一个在当地没有一个亲戚的外地人,说话也不留心眼,无意间得罪了别人他自己也不知道。
  桑妮小时记忆中母亲时常抱怨父亲窝囊,说他就会出死力气,只挣来几张奖状,偶尔厂里奖励点实惠的东西时,往往就没有他的份儿了。
  父亲常说生活给你什么就是什么,命里注定你是什么就是什么。

  桑妮后来读到杜甫诗里的“残羹与冷炙,到处潜心酸”时,联想到父亲一生在单位的境遇,她差点落下泪来。就像张爱玲说的,人吃残羹冷炙,多少也有点营养,但到底是伤胃的,悲催的。
  日期:2016-08-22 09:24:26
  桑妮父亲快三十才和她妈妈结婚。那时她父亲是单位里木工活做的最好的人,也算是受人尊敬的劳动者,生活也稳定下来。他自己琢磨着打了一辆木头做的架子车,送给了他的老乡——桑妮姥爷,后来,桑妮姥爷就把他的女儿嫁给。
  穷工人的婚姻就是这么简单,几个同事邻居聚在一起吃顿有点油水的饭,没有非要什么几条腿几个轮子,只要有个栖息的窝就成了……
  她父母结婚时租了一家农户的房子,一年后桑妮大姐出生在这间房子里,还有了桑妮哥哥,后来桑妮父亲单位给他分配了公房,有两间屋子,一个小院,这就是桑妮后来的家。
  每个生命的来源如此简单,桑妮家有五个孩子,那时计划生育还没在这小城严格推广,几乎每家都有三四个小孩,都是半饥半饱稀里胡涂的喂大。
  日期:2016-08-22 09:27:59
  桑妮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家很卑微穷困是在和娟、兰成了好朋友之后.
  桑妮第一次去娟家是因为娟过生日,她和兰都去了.
  娟家住的是一个带院子的公房,院子里养着花,养着鱼,养着宠物狗,架着秋千架.
  这和桑妮家截然不同.
  桑妮家从来不养花草宠物这些,那时桑妮还不知道这只是生活优裕乐于享受的人才有的生活情趣.
  进得门去,有厅有卧室有书房有厨房,家里有高低不同擦拭地明亮洁静的家俱.有铺着奶油色漂亮花纹的沙发.做饭有做饭的桌子,吃饭有吃饭的桌子,写作业有写作业的桌子,娟有自己的房间,她哥哥有他哥哥的房间,父母的卧室有好几年后才在这个城市普及起来的梳妆台,那种带椭圆形大镜子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