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桑妮》
第17节

作者: slh随意的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26 16:21:47
  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那么,桑妮是踩踏着这部台阶看到了她生活圈子之外的广阔世界.
  桑妮在外地念书的哥哥和姐姐,假期会带回来各种各样的书,只要能看进去的,她统统阅读.
  桑妮哥哥大学毕业那年,把他所有的藏书放回故乡的家中,堆了整整一大箱.
  桑妮没事就领着兰和宏围着这些书转,他们三个人各取所需,孜孜不倦.
  有一天,桑妮翻出来一本弗洛伊德的书.
  这本书开启了桑妮的心智,开阔了兰的眼界,也改变了宏的命运.
  那是弗洛伊德写的《达芬奇与他童年的一个梦》.
  书中讲述了达芬奇这个天才的科学家、艺术家童年做的一个梦对他成年行为的暗示作用.
  达芬奇在文艺届有一个难解之谜.
  他的艺术名声响彻四方的时候,达芬奇却越来越不愿意画画了,成名后的画作大多半途而废.
  他总对自己的画作无休止地更改,把别人认为完美的画毁掉.
  达芬奇式的速度,成了人们调侃他的话题.

  弗洛伊德把视线投向达芬奇的童年做过的一个梦.
  达芬奇在摇篮时期梦到过一只秃鹫朝他飞来,撬开他的嘴,用翅膀拍打他的脸.据他自己说,这导致了他对飞行动物的兴趣.
  弗洛伊德却认为,每个人的儿童早期,记忆和幻想不可分割.
  达芬奇是个私生子,一直和母亲生活.五岁时父亲把他带走,离开了母亲.

  弗洛伊德认为,达芬奇梦里的秃鸳是母亲的象征,达芬奇对秃鸳的幻想,源自于哺乳的记忆.
  对母乳喂养的记忆,表现他对生母的深深依恋,特别是五岁后他与生母永远分离.
  这种强烈的依恋,贯穿达芬奇一生.
  年轻时的达芬奇高大帅气,却无法和女人正常恋爱.
  对异性的冷漠,升华成工作动力.
  科学、工程、考古、军事、艺术,他的工作足迹遍布各门学科.他内心压抑的依恋情感,只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闪现.
  那是他想象中母亲的微笑.
  日期:2016-08-26 18:30:03
  有人在达芬奇画的《圣安娜和另外两个人》的画作中发现,画中人的衣褶勾勒出一只秃鹫的轮廓,而秃鹫的尾巴正顶在画中孩子的嘴上.
  弗洛伊德认为,这是达 芬奇的潜意识所为.
  对童年梦的混乱记忆,说明他经常性地注意力分散.
  导致他不能在固定的时间完成特定的作品,随着新的灵感迸发又转战其他作品创作.
  通过童年记忆,分析成年行为的根源.
  每个困扰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是在为自己的童年经历买单.
  读完这本书,桑妮用自己的经历应证作者的观点,她反复体会.
  她的心灵突然间上升到一个跳出自我境界,她站在高处回望自己.
  开始了对自己的心态进行探索和发掘.
  她觉得自己以前为之纠结的问题太不值得了.
  她慢慢抛弃了以前对自己童年经历的自卑.
  她慢慢放弃了对有些事有些人患得患失的执念.
  她的心踏实了,外面的世界再乱,也不能扰乱她的踏实.
  一本书,解决了困扰在她心头的迷雾.
  她站在高处,欣喜的看到自己重新整合,朝着重生的方向发展.
  高三快结束时,桑妮好像一下子就想通了、看透了很多问题.
  使得她后来很平静很淡定的渡过了高考落榜之后的日子.
  日期:2016-08-27 07:08:26

  人性的迷茫,既不能自救,也不知自救的可悲,和《红楼梦》里似曾相识的悲观宿命哲学.
  隐藏着某种人世的不完美,人生的不完美和世事的不可能完美.
  桑妮期盼高考快点到来,她心想,早点考吧,早点给我个痛快的,早死早超生!
  这本书点透了桑妮,也引发了宏对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兴趣.
  看了这本书,才上初中的宏,似懂非懂,他用自己的生活经历,用自己的理解,把心理学运用在生活中.
  他看人总是自带着一把手术刀,习惯性的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分析这个人的外在行为,洞悉这个人的内心,判定这个人的底牌.
  他眼光犀利毒辣,几乎招招见血.
  他父亲不像刚开始再婚时那样的天天过来了,新妻子会叨咕.新家也有了新矛盾,新生活引发也了引发了新问题.
  父亲在他面前有时心虚,有时躲闪,有时武装的很强悍.
  看着父亲的细微变化,宏心里时时讽刺的感叹,这个自私愚蠢的人面的类啊!
  他很清楚,姐姐快要高考了,姐姐快要冲出这个牢笼了.可他却逃不掉,还要挣扎在这一地鸡毛里.
  他心里也不时的讽刺可怜自己,这个可悲可怜的人类啊!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宏,就成就了睥睨众生的眼光,对未来,他像姐姐一样无所畏惧,成竹在胸.

  日期:2016-08-27 14:42:13
  同样是这本书,让兰见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她了解到,人的心理是多么微妙啊,人的行为是多么身不由己啊.
  她客观的分析了她的家人.
  她母亲活着时,太能隐忍了,纵容了他父亲的自私.
  而他父亲只是个没有长大的男人.
  宏对父亲的仇恨,也不是没有来由的,也是不成熟的.

  那一刻她觉得,应该对父亲宽容一点.
  她站在体谅人性的角度,也体谅了她的父亲,随即,她也从对父亲的怨恨中,得以解脱.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个人从这本书里得到了三种阅读体验.
  他们三个人,带着不同的收获,也走向了三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路.
  日期:2016-08-27 19:21:44

  那是一九九三年,当时,社会上许多国企单位正在改革, 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桑妮所在的城市里,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首先,桑妮发现父母的交谈中出现了“下岗"这个词.那时,好多人才意识到,所谓的铁饭碗己经过时了.
  桑妮发现,自己居住的街道,做小生意的人多了,市场上卖麻辣烫,卖凉粉,卖鞋帽衣袜的多了起来.
  临街居住的人家纷纷阔门开窗,卖吃的,卖小百货,卖学习用具……

  一时间,好像开启了人人经商的时代.
  其次,桑妮发现社会上闲散的人多了,总有人无所事事的闲逛.
  桑妮还发现,声色犬马的歌舞厅也多了.街头出现了一批神秘的女人,她们衣着暴露,浓装艳抹,白天无所事事,夜晚行踪神秘的出没于各个歌舞厅,她们一开口,就和当地人的口音不一样.
  桑妮听到邻居夷鄙厌弃的把那些人称作"小姐",她们是一帮外地的女孩子,远离家乡靠出卖年轻的色相为生.
  不过邻居也颇为艳羡地说这些女孩都是挣了大钱的,挣几年再回家乡,就都是富婆了.

  桑妮才知道了"小姐"这个称呼是有了特殊的意义的,不能随便称呼一位女士小姐了.
  这个时期的人,对正式工作,对自己作生意,对去南方打工,都有了不同的定义和看法,人们的选择一下子多了起来.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就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七月份到了,桑妮这一届的高中毕业生如期参加国考.
  日期:2016-08-27 22:44:1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