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妮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相聚仅仅是场不愿收场的闹剧,有时最好站在一旁,观赏它欣赏它,比全身心的投入它要好的多.
交谈甚欢的相聚,往往意味着紧随其后,即将依依不舍的别离.
正因为想紧紧抓住那弥足珍贵的欢愉,此刻父母的落寞才让人铭心刻骨的伤感.
此时此刻,人生是一场终将离别的泪歌.
日期:2016-09-01 21:12:41
夜晚来临了,远处的灯火璀璨,时时升入空中的节日烟花那么绚烂.
墨色的夜空里,月光和星光交相辉映,光华如玉流泻.
桑妮惆怅的躺在床上, 难得休息这么一天,本来计划着要做很多事情的,没想到吃吃喝喝洗洗涮涮的,一天就这样匆忙的过去了.
夜深了,想到明天又要开始没完没了的上班,桑妮久久不能入睡.
外屋传来父母和哥哥压低声音的交谈.
桑妮知道,他们是在说自己,他们在为自己未来的前途担忧.
虽然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但他们仍避过自己交谈着、交流着各自的担忧和看法.
桑妮微笑着闭上眼睛,这就是至亲至爱的人.
既然他们顾及自己的面子,不想让自己听到而难堪,那她也就索性把自己包在壳里,装作什么都没听到.
桑妮闭着的眼角,渗出一滴滴泪来,她想,谁都拯救不了自己.
此时此时,人生是一场不得不独自面对的哀歌.
日期:2016-09-02 06:36:14
穷人的孩子不得不早当家,第二天一早,桑妮又精神抖擞的蹬着自行车,穿行在上班的那条老路上了.
发工资那天,桑妮和霞一起去老板娘的办公室领钱.
接过一小沓脏脏软软的钱,桑妮在工资单上签下自己的姓名.
老板娘突然说,小桑啊,你的手长的真好看,像千金小姐的手,字也写的好看啊.
是的,桑妮的双手生得很美,
就像古人形容的春葱玉指,纤纤素手.她的手骨节停匀纤细,如玉笋般润泽白晳.
从小到大,看过她双手的人都觉得这双手是造物主的杰作,是每个仔细看过的女孩子都想拥有的一双手.
后来桑妮为人母之后,同学聚会时还有同学说桑妮应该去做当时新兴行业里的手模.
桑妮听老板娘说完,打开手向老板娘一摊,自我解嘲的说道,什么呀,这双手长我身上,它就是劳动人民的手.
跟着自己,它也只能干粗活了,桑妮不由得为这双明珠暗投的手惋惜.
桑妮走出办公室,顾不上数钱,把自己的手心手背仔细端详,手掌处似乎磨出了些茧,看来以后干活要戴好手套了.
她引以为傲的,能随时拿出来的,似乎也就是这双手了!
日期:2016-09-02 10:25:24
回到车间,桑妮和霞两个,把钱细细的数了一遍又一遍,引得那帮大人们纷纷调笑她们俩的孩子气.
一位老师傅语重心长的说,瓜娃子,好好数吧,数不了几天,就一张一张的都没有了!
旁边的人纷纷说,是啊是啊,钱难挣,人难活啊!
一百八十元钱,十八张拾圆面值的钞票,桑妮把每张钞票的皱褶抚平.
此生挣到的第一笔工资啊,每一张都脏而旧,不知道被多少人拿捏着数过.
桑妮想,那些人是否也像自己,把每一张钱像自己的挚爱般对待,这样轻轻又温柔地抚平呢.
霞在旁边说,难怪人家说血汗钱,血汗钱呢,挣这些咱们流了多少汗呢.
桑妮微微一笑,是啊,那位老师傅太睿智了,这钱别说数几天了,中午回家就要交给母亲了,下午她都数不上了!
回到家,桑妮兴冲冲的邀功似的把钱交给母亲,她长大了,能给家里挣钱了!
母亲给回她三十块钱,让她留着自己用.
余下的钱母亲收着了,说是替桑妮攒着.
桑妮心里偷笑着,母亲真是个富婆,手里替好几个孩子攒着钱,也该有一大笔了吧!
日期:2016-09-02 15:27:02
桑妮在屡试屡败的投稿中,慢慢的也摸到了一点点小窍门.
她这种无名小卒,最好不要写长篇大论的文章.
因为既然无名,肯定是阅历和文字功底不够,也写不出格局.
即便写得还不错,篇幅太长,编辑根本不会细看就打入冷宫了.
报纸杂志上的固定版块,新人也不要妄想有所染指,那都是己经小有名气的作者的固定地盘.
人家在那些版块上发表文章,就像是去自家的自留地种菜.
人家本身的功底也好,基本上种一个活一个.
桑妮这样的新手,能涉足的就是报纸杂志上无足轻重的小豆腐块位置.
短而精巧的小短文,才是自己的投稿方向.
桑妮一旦参透这个技巧,立马实施,主攻这些小豆腐.
她给自己起了个梦幻色彩浓重的笔名,专门写小短文.
她遍地撒网,重点培养不太热门的杂志报刊.
渐渐地,竟然在当地的小报纸上偶有回报.
桑妮陆续发表了几篇小豆腐块,有小诗,有小散文.
家里陆续有报刊寄过来的信,稿费虽然不多,也就几块几毛的,但给桑妮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父母也被这希望感染着,出出进进的脚步轻快了许多.
她把报刊上印有自己笔名的小豆腐块剪下来,贴在一本笔记本里.
她还剪了一份,寄给远方的杰,她要向杰证明,自己配得上他,配得上他对自己的一片真心.
日期:2016-09-02 16:30:37
杰的信里,自然为桑妮庆贺高兴,同时也向桑妮诉说着他大学里的新烦恼.
桑妮生活的省份,落后偏僻,教育也很落后,大学录取率也是全国偏低的.
落后的教育资源使得学生们一味苦读死学,那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除了艺术特长生,其他孩子根本没有任何特长.
就是一味苦读死学,都未必有几个能考上大学呢,哪个孩子还敢学点别的什么呢.
杰没上大学之前,怎么也是班里的尖子,自小一路骄矜的学过来的.
等他这个尖子生去了西安的大学里,和全国的尖子生汇集在一处了,起点相对低的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班上最差的学生.
一直高高在上的心理优势一旦失去,其痛苦比一直是差生的要严重的多.
班上和宿舍里的同学也是全国各处的尖子,各有特长,能唱的,能弹的,能跳的,显得各个都比杰身怀绝技,品学兼优.
杰就成了班里的落后分子!
一旦落后,与人交流都透着自卑,仿佛自己天生技不如人.
以前一直被老师赏识同学羡慕着,现在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杰被同学或可怜或同情或嘲讽着,杰在大学里的日子自然很难过了.
杰苦恼着,也暗暗加油着,学习总比别用功一些,也吃力一些,成绩也比别人惨一些.
日期:2016-09-02 19:03:23
看了来信,桑妮才懂得了一个关于上大学的道理.
以前,因为她是落榜生,所以觉得大学那样高不可攀,觉得一个人考上了大学,这个人就实现了自我价值,攀上了人生巅峰.
就像《西游记》里,考上大学就是师徒西天得取了真经了,从此天下太平,功德圆满.
那是她坐井观天,太幼稚了,其实一个人即便上了大学,也仅仅意味着这个人有了一个新起点.
末来生活中仍有着九九八十一难在后面等着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