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重庆天坑考古,意外发现一个人间蒸发的神秘部落》
第9节作者:
阿卡_
“你们族过去有崇拜老虎的习惯吗?”我的话题始终离不开老虎。
“刚好相反,我们祖祖辈辈都与老虎为敌。”大爷的回答令人意外,不由想起那被箭射死的老虎留下的骸骨。
“那你知道天坑为什么叫小寨吗?”
“不太清楚,据说那里以前曾经建过寨子。”
“天坑以前还有过其他名称吗?”
“听老祖先讲,天坑很久以前其实是叫“巴王洞,据说曾经住过一个巴族酋长,不过这都只是一些传说,不能全信的。”
“不对呀,天坑只是一个大坑,里面虽有几个溶洞,但都很小,不可能是酋长住的地方,叫巴王坑还差不多。”
但是我马上想起那些奇怪的兵器和尸骨,确实像是古代巴人居住过的地方,可是那地方怎么能够住下千军万马呢。
“所以我说是传说嘛,当不得真的。”老爷子再次声明,怕我认为他在瞎编。
“附近还有什么带巴字的地名没有?”
“现在好像没有,明清以前就不太清楚了,据说那以后好多以前的老地名都改了。”老爷子砸吧两口烟后,继续说道:“还有,据说天井峡最里面有个深涧好像叫白虎涧来着。”
终于听到老虎的地名了,我兴奋起来。
“您去过那里吗?”
“很少有人去过那里,路很险,都是绝壁,据说里面还有十几米长的蟒蛇,也有人说里面还有老虎和狗熊,以前有猎户进去打猎,但都没见出来,就再也没人敢去了。”
几杯茶喝完,已临近中午,看看再也挖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估计探险设备已经运到,便起身告辞。
日期:2016-09-13 20:06:00
「 深渊 」
经过这几天的摸索,探险队初步断定魔鬼洞地下暗河最终流向龙桥河,而龙桥河再经由明暗两个河段流到天坑,今天攻关的要点是龙桥河的暗河段。
但是,伊文思和沙克强烈反对我和叫杨子轩的研究生参加阴河段的探险行动,理由是我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危险系数太高。万教授为此跟法国人争执起来,最后,探洞的人分成两个梯队,伊文思、沙克、艾曼纽和法老大作为第一梯队在前面探路,我和万教授被安排在第二梯队,法老二和研究生留在外面。
来到一块巨大的青灰色石壁前,龙桥河水由此流入一个水洞中,开始进入暗河段。
在洞口一块草地上歇下来,先将计算机摆放在一块平整的大石上,连接好各种线路插座,架设一根天线,荧屏上显示出线路图和数据。
先遣队开始向洞内进发,四个红色亮点在荧屏线路上缓慢移动,法老二的指尖在键盘上跳动,不断修正线路和数据。
大约过了近两个小时,荧屏上缓慢移动的四个红点停在一处不动了,又过了几分钟,一个红点长时间隔闪烁,召唤第二梯队进洞。
我穿了杨子轩那套探险服,与万教授一起朝洞子里走去。
没有多余的定位跟踪器,按照万教授的要求,我将摄影包和脚架等东西留在了洞外,脖子上带了覃婉丽送的护身符。因为头盔上的灯没充电而不能使用,我仍然带了矿灯和手电,轻装上阵。
暗河水面流动着一层雾气,阴冷的风从洞内迎面吹来,在走进洞口的瞬间,忽然觉得自己正处于阴阳交接之界,洞外是日光明媚,丰富多彩的阳世,洞内是黑暗幽深、寂寞空洞的阴间,与探魔鬼洞的感觉有点不同,像是真的要进入冥界。
日期:2016-09-14 18:27:00
前几十米水并不深,也还算平缓,但却冰冷刺骨,好似要将人的血液冻结。脚下是硬邦邦的鹅卵石,沙粒从鞋帮外钻进脚底,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痛苦的代价,但又不能掉队,只有咬牙紧随其后。
洞顶也有水往下滴,有时会恰巧从颈项中钻进去,全身顿时起一层鸡皮疙瘩。
阴暗的洞穴中除了我们几个活人外,还经常可以见到一种有生命的东西便是娃娃鱼。我们的进入惊动了它们,但并没使其惊慌逃窜。我扭亮电筒射到这些黑乎乎的东西身上,它们便一动不动了,绿绿的眼睛呆呆地定在亮光下。
洞中有不少钟乳,奇形怪状的,在闪烁的微弱灯光映照下,像阴曹地府中的妖魔鬼怪,我甚至觉得洞底深处还会住着一个阎王。
水道越来越深,不得不使用橡皮船。
橡皮船很小,一次只能乘两人,而且没有浆,得用手划动,待到达一处落脚点后再由另一个人划回来接下一个人。一共来回走了两趟,行进得非常慢。
又行进了一个小时左右,大约已进入到里面约两千米路程,终于看见了前面的星星之光,再走几百米就与第一组汇合了。
我们前面是一个巨大的水潭,其实应该叫暗湖才对,水在这里汇聚,似乎停止了流动,聚光灯也照不到它的边缘,估计有100多米宽,两百多米长,水中游动着几种从未见过的怪鱼。
令人惊奇的是,暗湖边居然有破朽的木板,有些看起来像木船的构件。巴人是善于用船的民族,我忽然产生一个想法:会不会他们用木船把宝藏运到这个黑暗的阴河洞穴里藏起来了?在这样一个神鬼难进的地方,可不正是藏宝的绝佳之地吗?
法国人都穿上了救生衣,他们的神情显得很兴奋,分别乘坐两只橡皮船向暗湖深处划去。我和万教授则在原地等候,伊文思临走时交代千万不要轻举妄动,看样子我和万教授的行程到此为止了。
可是这一等却等了很长时间,还没有发现一个人返回。难道他们在对岸有了惊人的发现?会有我感兴趣的宝贝吗?我控制不住想过去一探究竟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每一个重大发现的参与者与分享者。
还有,这些法国人,也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单纯,他们劳师动众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考察,难道仅仅只是满足自己对洞穴的好奇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会不会他们已经发现了宝藏,有意把我们留在这里,不让我和万教授知道。他们这几天都找各种借口背着我们行动,就是害怕我们发现宝藏的秘密。
日期:2016-09-14 18:28:00
想到这里,再也呆不住,一定要想办法过去看个究竟。
环顾四周,发现洞壁上有一层窄窄的台地,像一条栈道向远处延伸,顺着这条“路”一直走说不定能够到达对岸。于是不听万教授的劝阻,声言自己曾经两次畅游长江,也有冬泳的经验,况且对冷水已适应,掉下去也不至于抽筋,游回来就是,反正衣服都湿透了。
矿灯光太微弱照不清路,再把电筒打开,可以看见前方四五米左右的距离。脚踏在路上很滑,我十分小心地一步步挪动,背尽量靠在洞壁上,让冰凉的水肆意浸在我的背脊上,这样头脑便异常清醒。
再走十来米,“路”突然断裂了,怎么办?回去吗?不可能,眼看就要到达成功的彼岸,决不能半途而废。
我把手电往远处射去,观察了下,在离这路前面约两米远稍上方的位子,又有一块台地朝里面延伸进去,最多还有二三十米,就到达伊文思他们落脚的地方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