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重庆天坑考古,意外发现一个人间蒸发的神秘部落》
第30节作者:
阿卡_ 我深挖下去:“那白虎之祭又是怎么回事呢?”
祭司看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寒光,皱眉说道:“这儿不是写了吗,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虎食人血,遂以人祠焉。”
原来是这样,难怪我看见那高大白虎的时候就像看见了那个远古的部落首领廪君,难道真有魂魄这回事,那白虎莫非就是廪君的化身?
又看第二幅。这是画在大厅左面墙上的一幅壁画,有很多骑着马拿着各式武器的将军士兵,左侧一人高冠长袍,端坐在一辆战车上,手挥长剑指挥作战,其中有头扎独角髻,纹身刺面的巴人助阵。
画面右下角是一辆翻倒的战车,战车下一着黑色长袍的王者正在烈焰中挣扎,王冠在火中燃烧。旁边也有一段文字,却是记录武王伐纣的事,我依然一字不漏地抄录下来。
“真想不到,原来巴人也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啊!”我喃喃自语。
“当然,我巴国军士骁勇善战,为武王伐纣立下首功,为此,武王还特的把他最疼爱的七女嫁与巴王。”谈起起这段历史,祭司难掩自豪之色。
“纣王真的特别残暴吗?”想起中国历史有个特点,改朝换代的新朝,总会把前朝最后一个天子帝王写的十分的不堪,甚至颠倒黑白,为自己的新王朝建立法理依据。
“纣王初时还好,守土爱民。后来则日渐昏庸,宠信淫妃悋臣,对各侯国横征暴敛。特别是有年大旱,粮食几乎颗粒无收的情况下,还要把库粮用来酿酒,更勒令各侯国岁贡加倍,这才激起四方诸侯反叛,共谋伐纣。”祭司慷慨陈词,充满正能量。
“从壁画来看,纣王好像是在战场上战死的?”我不放过每个历史细节。
“自然是这样,初时武王发布命令要将纣王活捉,人人争先。不料那纣王帝辛虽然老迈,却勇猛无敌,连杀诸侯几员大将,无人敢近其身,后来才乱箭将其射杀。”祭司微闭双目,似回到那惨烈的战争场面。
“纣王死时,犹自兀立不倒,被那反叛的奴隶们将损毁的战车堆放其周焚之,尸骨无存。”祭司微闭的双眼睁开,一脸苍凉。
之前曾听罕宝和王后说过,讲的是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的故事,但这样一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居然在太庙壁画中得以证实也算是一大收获,现在根据祭司的讲诉,纣王应是死于战场,并非如史书记载裹玉自焚于皇宫。
日期:2016-09-28 17:13:00
「 王权之争 」
特别有意思的是,文字讲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乃是指巴人善战,以奇怪的歌舞方式吓阻殷人,使得一部分殷兵阵前倒戈,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立了大功,所以武王将自己的最疼爱的女儿嫁给巴王,极其笼络他,可见巴很早以来便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头脑中突然浮现一个人名。
“祭司大人,请问您知道巴蔓子将军吗?”
“巴蔓子、巴蔓子。”祭司又一次合上双目,似在努力回想……
“怎么大人不知道巴蔓子将军吗?”见他这种神态,不免有点失望。
“怎会不知道?巴国由盛到衰正是从他开始的。”祭司脸色苍白,语气沉重。
“祭司大人可否将这巴蔓子的事讲与在下听听?”我小心翼翼的问,生怕引起祭司的不安,因为祭司好像对这个人并没有好感。
“既然到了这里,我索性把巴国过去发生的一些事讲给你听听,了解我巴人命运的多舛,更要珍惜如今和平安乐的可贵。”祭司一语双关的话,似在提点我。
“那正是我衷心祈愿的。”我躬身敬礼,诚惶诚恐。
“唉,历代巴王的确立,都是极其艰难的选择,尤其是巴王有两个以上儿子的时候……”祭司用手理了理纱帽,陷入沉思。
“到第八十五代巴王登天的时候,却有三个儿子争位。祭司一派主张按惯例立大王子为新王,长老贵胄们则主张立二王子,而以巴蔓子为首的将领们则主张立三王子,各据其理,互不相让。”讲到这里,祭司再一次停顿,寻找合适的表达。这个时候我是绝不敢发出一点声息,怕打断了他的思路。
“在祭司的坚持下,立大王子为新王,但长老贵胄们不服,竟然引秦军入巴,赶走大王子,杀死了祭司,拥立二王子为新王;巴蔓子更是以勤王为名,以三城之约为代价,借来楚军助战,赶走秦军,杀死二王子,拥立三王子为新王。”祭司的语气低沉,而我的心亦愈来愈沉重。中国历代皇位之争,何尝不是兄弟相煎父子相残呢,“玄武门之变”不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吗。
祭司不理会我的沉思,自顾讲下去:“本来只是巴国的内务,却被那些不明大义的人引来外敌干涉,更以献帛裂土为代价,开了引狼入室的先河。”祭司脸现愤懑与无奈。
这样看来,史书中讲到这个情节的时候,只说是“平乱”,却不知是何“乱”?原来是为了争夺王位的内部斗争,最后以巴蔓子为首的实力派赢得了胜利,他们所拥戴的三王子做了第八十六代巴王。
“更糟糕的是,那巴蔓子即以三城为饵,事后又不履行承诺,惹那楚国怀恨,多次派人讨要,留下祸根。”祭司在讲到履行承诺几个字的时候,特别加重了语气,眼睛紧紧地盯住我。
奇怪,就我所知,现代人在讲到巴蔓子的时候,都以其“背诺守忠”为佳话,忠州、山城都有巴蔓子墓,而湖北恩施也建有巴蔓子庙。立为万世楷模,忠州地名即由此而来,没想到在祭司看来,却是巴国的罪人。
日期:2016-09-28 17:29:00
“巴国既生内乱,四姓亦不愿再受约束,纷纷自拥新王,抢土夺地,巴国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祭司目光迷乱,眼角挂泪,我不禁为祭司对巴国的忠诚心存敬意。
“而北方的秦国、西方的蜀国、东方的楚国早已对巴国的土地盐泉垂涎,纷纷挑起战事,掠我土地盐泉。数十年间,大小近百战,巴国四分五裂,元气大伤。”
“特别是楚国,以讨要三城为由,大肆兴兵讨伐,不仅要去了三城,还侵占了我下江几乎全部疆土,加上秦国和蜀国的侵吞,我巴国疆土仅剩十之一、二。”祭司讲到这里,连声叹气,两行热泪从眼角流出,倍感沧桑。
“那王后所说聘楚国人楚尹干为丞相祭司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却不理会祭司的伤感,继续刨根问底,想要在这一夜之间揭开许多千年之谜。
祭司闻言,沉默不语,示意我在一石鼓上坐下,盯住我的眼睛,良久,语重心长的问道:
“你真的愿意帮我规劝罕宝回心转意,娶公主为妻吗?”
“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回答得坚定而铿锵。
“那就好,罕宝是我唯一的儿子,他年少不懂事,又被那丽雅蛊惑,我真担心……”祭司欲言又止。
“我已将王后的阴谋和丽雅的真实身份告诉罕宝,他也答应我娶公主为妻,继承丞相祭司之位。”我十分肯定的告诉他。
“皮君,你难道真的对权力不感兴趣吗?”祭司仍不放心,目光审视着我,似想要透视我的内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