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重庆天坑考古,意外发现一个人间蒸发的神秘部落》
第43节

作者: 阿卡_
收藏本书TXT下载
  随行的还有祭司和五位洞主,表面上是送行,其实是监督我自入虎口。
  深涧边的吊桥缓缓放下来,涧那端是白虎居住的地方。

  季节己入初秋,谷中的风带着丝丝凉意。我依然穿着入谷时的服装,随身带着覃婉丽送我的护身符,然后就是两根赖以行走的拐杖——我在谷中的最后两项发明。
  其中一根拐杖是灌满灯油的火把,用它来照明,至少可以燃四五个小时;另一根拐杖是一支双管猎丨枪丨和十发子丨弹丨,这是凭我在谷中潜心琢磨细心绘好图纸由龙格精心打造的,各个机械部位都己测试过,运转良好,如果子丨弹丨不卡壳,用它来阻吓猛虎或许能起些作用。
  本来我还打算将龙格打造的配剑一并带上,但祭司说这是对廪君的不敬,扣留了下来,可他并不知道,真正大不敬的是我手中这杆奇怪的有两根管子的拐杖。
  现在您可能还猜到,我的所谓被毒蛇咬伤,也只不过是自编自导的一出苦肉计,咬痕和肿胀的小腿只不过是用猪皮和陶坊的颜料伪装出来的效果,这样我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拐杖行走。
  月亮从山坳间升上来,虽不是很圆,但足够亮,走过吊桥,回头望去,突然看见依嘎幽怨的眼睛。

  我双手合十,默默祷告依嘎能平安健康,转过身,踏上了我的回归之路……?
  日期:2016-10-05 23:15:00
  【第十七章】 虎口脱险
  我闭上双目,等待那虎口咬断我的脖子,虎爪撕裂我的胸膛,我终于真正成为一个“死人”,而我死后会有魂魄吗?如果有,会变成什么?老虎或者蛇或者牛马猪狗?或者再次变成人?或者变成一颗树?一根草?一片云?
  -----------

  「 蛇虎间的缠斗 」
  月光透过高高的绝壁洒下来,凄冷地照在崎岖不平的山谷中。
  深涧中的吊桥已悬在空中,退路已经断绝,我也从没想过会有退路。
  对岸是祭司和洞主们的身影,感觉一道寒光从祭司的眼中射出来,使衣着单薄的我更觉寒意。
  山风微微吹来,头脑异常清醒。经过两个多月的磨砺,我的视觉和听觉已变得异常敏锐。虽然谷中的光线很暗,我却自信可以如履平地。
  走了一段之后,在一块大石背后坐下来,确信祭司和洞主们看不见,卸下两根拐杖靠在石头上。先解开“肿胀”的左腿,里面裹着一柄小刀、两个火石和八颗子丨弹丨(有两颗已押入拐杖枪膛中)。
  用小刀把拐杖头上的两个铜盖撬掉,整理了下枪托和枪栓,虽然没有瞄准器,但近距离发射击中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将剩余的八颗子丨弹丨放在探险装的口袋里,此时我还不打算点燃火把,一来谷中的光线勉强够,火把主要是留待洞穴中使用;二来怕祭司发现,率领洞主们来追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回想这两个多月的经历:王后的惨死、丽雅的祭虎、公主的婚变以及罕宝的失踪,都跟我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当初考虑成熟周全些,后果可能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然而事情已经无可挽回,现在要考虑的是怎样找到通往谷外的通道,因为没有办法携带攀爬用具,所以攀崖出谷的可能性为零,只有全力搜寻出谷的山洞。
  按照王后的说法,巴国战败遁入谷中是因为有一群白虎的引领,通过一个很长的山洞进入到这里的,如果这个传说可信,那么这个山洞就可能存在,联想到自己考察的经历,在这个魔幻似的喀斯特岩溶洞穴区,有一个通往外界的洞穴并非天方夜谭。
  现在一是要怎样寻找到这个洞穴,在这个深谷中,大大小小的洞穴不下数十个,怎样才能确定哪个洞穴可以通往谷外。
  拐杖火把只能燃烧大约5个小时,所以必须保证尽量不犯错误。还有一个更严重的考验,如果遇到老虎怎么办,虽然有把双管猎丨枪丨,但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应付四只老虎是个未知数,而且还没有准星,不知道卡不卡膛。
  一切的想法都是多余,反正我都已经是一个“死了”的人,打起精神来,将生死置之度外。立起身来,手握两把“拐杖”,大胆朝前方走去。
  转身望去,已不见祭司和洞主们的身影,他们肯定觉得我已经是虎口之物,放心的回去了。
  脚踏在凸凸凹凹的鹅卵石上,前行的步子不能迈的太快,崴了脚就麻烦了。仔细观察谷壁,搜寻可疑的山洞,不敢过早点燃火炬,依靠自己的摸索探了两个洞,都很小很浅,退出来继续找寻。
  就这么探了几个洞下来,感觉不是办法,得认真思考下:跟随法国人探洞总结出来的经验,喀斯特地貌洞穴的形成,水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水流的不断融蚀下切,才可能形成深远的溶洞。
  我能够意外的来到这个绝壁深谷,也是因为水的缘故,但是水又不能太大,否则就不能够走人了,2000多年前巴王的队伍在白虎的带领下能够穿越山洞来到这里,联想到地缝中那些又深又黑的漏斗,说不定有一个就通到这里。
  能够通往谷外的溶洞,一定是一个有水而又不多水的洞子,但是要探长洞,就必须点燃火把。
  想到这里,再不犹豫。揭开另一根拐杖的管口塞子,拉出引信,使劲摩擦火石,一会儿功夫,火花点燃了引信,火苗“轰”的一声窜了出来,谢天谢地,取火还算顺利。
  接着开始了又一轮探洞的历程。
  仔细观察每一个洞穴,看是否有水流出。
  终于发现一股涓涓细流从一个洞穴中趟出来,洞口离地面只有一米多高,很容易就攀了上去。
  日期:2016-10-05 23:16:00

  不出所料,这个洞子比先前的似乎深远得多,水流在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洞底流淌,形成一条小小阴河,不准确,应该叫“阴溪”才对。洞穴时宽时窄,洞壁四周,间有钟乳悬挂或耸立,且是一幅很美的溶洞景观。
  水流边有一块稍平整的台地,行走起来并不吃力。这个时候并没有心情欣赏洞景,在注意躲避悬石的情况下疾步向前。
  走了很长一段路,还看不到尽头,我不由暗自高兴,洞子越深,表明通往谷外的可能性越大。
  忽然,感觉有一阵寒风拂面而来,似有一种声音裹在寒风中由前方传来,呼呼的喘息声或嗷嗷的嚎叫声。
  我的身体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是老虎发出的声音么?
  一定是老虎!老虎多为穴居动物,那么这就是白虎居住的山洞了,既然是白虎居住的山洞,那么就最有可能是通往外界的通道。
  怎么办?退回去还是继续前行,退回去则功败垂成,迎上去则不免与老虎遭遇,而且还不是一只虎!
  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那声音却愈觉清晰,奇怪的是,并不是老虎正常呼吸或吼叫的声音,而是一种艰难的呼吸声和低吼声,“嗷嗷”的声音似乎不像大虎发出的,喘息声是一只虎发出的,低吼声是另一只虎发出的。
  难道老虎遇到了危难?
  不可能!在这个地方,老虎是不可能有天敌的,难道是别的什么危难:卡在石缝中了?病了?或是摔伤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