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8-18 12:56:50
第二十一篇 落井下石:韩愈和刘禹锡柳宗元哥仨为何失和开撕(二十)
这事最后还有点闹大了,因为李愬也是一个很有背景的人(他是“再造唐朝”的中唐名将李晟的最有出息的儿子,祖上也出自陇西李氏,与李唐皇室同宗同祖),即使是单计他对平淮西的千古传奇事迹,他也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千古名将,何况他的老婆本身就是唐朝皇室的人,是唐安公主(唐宪宗姑母)的女儿,看到韩愈这狂妄家伙当李愬是空气,当然是很不服气。
于是,李愬的妻子跑到皇宫中向皇帝大人哭泣控诉碑文写得不切实际偷梁换柱,简直是胡说八道,又据说石碑刚立不久就让李愬的部将石忠孝愤怒地给砸了,于是皇帝遂下令取消韩愈写的这篇宏文(据说还是被历代文人推崇的庙堂文学佳作),并把之磨掉,再让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其实,后来也有人为此事为韩愈打抱不平,认为是其时愈演愈烈的的党争惹的祸,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一场公然较量(找个借口而已),因为当时裴度逐渐失去皇帝的信任,李愬及其家人都被主和派当成了棋子加以利用罢了,也算是一场杯具啊。
如果这只是茶杯中的风暴的话,那么后来韩愈自己惹的大祸,又差点送了卿卿性命,麻烦不断啊,简直就是人生惊悚片。
这事就是轰动一时的韩愈谏迎佛骨的大事件,也就是所谓的韩愈胆敢咒骂皇帝短命的惊世骇俗举动之事。
日期:2017-08-19 10:29:30
第二十一篇 落井下石:韩愈和刘禹锡柳宗元哥仨为何失和开撕(二十一)
根据《旧唐书》记载,其时长安附近的风翔,有一座著名的法门寺,而著名的法门寺中又有座护国真身塔(我倒,这啥听啥熟,这不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的翻版吗?正史也兴玩文字游戏耶),塔内藏了佛祖释迦牟尼的手指骨(也称舍利子什么的,这名词还挺熟)一节,传说这宝物三十年开一次,就会使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唐朝是一个佛教兴盛的朝代,唐宪宗也是一个好佛之人。元和14年(公元819年)正月,唐宪宗让太监杜英奇带三十名宫人去迎接佛骨入皇宫中保留三天,然后再送到各个寺院展出。
这个倒是当时的一个大的典礼,三十年见一次的佛祖灵骨,谁见到谁发达,不发达也能保个平安。
所以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小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捐善款施舍,老百姓中就有人因大耍金钱阵而导致荒废家业破产的,甚至烧头灼膊去赶这种时髦,韩愈是一个喜儒不喜佛的人,于是上了一篇《谏迎佛骨表》的奏疏(还算是韩愈的名篇之一)。
这份奏疏很长,我们也不必详细介绍了,有兴趣你自己去读原文吧。反正以韩同学那种火爆性格,当然是可以预见的强烈反对皇帝信佛迎凶秽的死人骨头入宫,一个死人骨头也没什么好看吧?临了还不忘提起大儒孔老二的教诲“敬鬼神而远之”来说事,别玩物丧志什么的。
原本这也没什么,宗教信仰一切自愿,批评嘛如果不太猛烈让人接受得了的话,那就当你唱歌发神经了。可惜韩愈骂得太狠,不留余地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大人面子,说到激动处居然还恶狠狠诅咒皇帝老儿运祚不长不得好死,“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什么的。唐宪宗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简直就是暴跳如雷啊,立马对宰相大臣们说要把犯上作乱的韩愈处以极刑严惩不贷。
日期:2017-08-20 11:03:59
第二十一篇 落井下石:韩愈和刘禹锡柳宗元哥仨为何失和开撕(二十二)
这下可是麻烦大了,可以说是笔底春风口舌逞能的韩愈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除非是女娲,不然的话谁也别想轻易把韩愈的生命窟窿填平。
这可怎么办?
眼看老韩命悬一线,一些和他相善的大臣如裴度和崔群看老朋友有难,连忙找皇帝讲数,他们以退为进地劝皇帝息怒,说韩愈这老小子不知好歹乱说话让您生气了,是罪有应得,不过如果不是他内心对皇上非常忠心耿耿且诚恳侍君的话,他就不会不怕被您处置黜责而说出此番大逆不道的话来,除非是他疯了嫌命长才会做出此种卖力不讨好的事来,陛下英明才有正直臣子嘛。所以我等臣下乞求陛下宽恕他从轻发落,也显示陛下大度能宽容人,这样还会能作出榜样让正直之人多上有益谏言,对国家也有好处啊。
听到裴度们这么恭维一说(大概是唐宪宗想效法李世民听长孙皇后劝其不杀养马人博得好名声的做法吧,因为很想有所作为的唐宪宗就特别严重崇拜李世民,常以其为人生标杆加以学习,贞观的红头文件都背得滚瓜烂熟了),皇帝当然龙颜大悦,于是也拿腔拿调就坡下驴地对大臣说,韩愈这家伙说我过度信佛坏了朝纲我还可以宽容他,他却吃了豹子胆说东汉之后皇帝信佛的都短命国运不长,这也太荒谬了吧?你口无遮拦胡说八道也不能咒我早死啊,作为臣子如此狂妄自大,这一点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说是这么说,还装作咬牙切齿的狠样,但口气明显软了,有了商量余地。
而当时人们都比较同情老韩,认为这是因言入罪搞文字狱啊,就连皇亲国戚皇公贵族中也有人认为这样判韩愈的罪太重,所以从善如流的唐宪宗也顺水推舟随便找个借口把韩愈贬到潮州做刺史,为老百姓驱除凶猛鳄鱼做好事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