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权力争斗的漩涡》
第11节

作者: 梦想结局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书记,这恐怕不妥吧,要政府部门的人拿钱,会不会招来全县行政单位干部们很大程度的不满。不利于今后的工作啊。”汪国财说着,征询意见的看着大家,众人见要从自己腰包里掏钱,脸上都露出惊变之色,纷纷表示首肯。
  “是啊,陈书记,汪县长说得对啊。”
  “这有什么不行的?涉及到在坐各位的经济利益,要大家掏腰包就那么难吗?”陈天锐的脸上略显愠怒之色。
  “陈书记,不要那么说嘛。”汪国财脸上有点挂不住笑。

  “哪,你们说怎么办?大家对这件事应该献计献策,不要都当掩嘴的闷葫芦。”
  霎时,会议陷入了僵局,新年工作的第一天,县委书记和县长就在会上持僵持状态。
  “陈书记,我看这样行不行,先由县财政局想办法拿出一百万,然后再由县各大局紧缩各项开支,最后剩下的部分由县所辖的企业分摊,至于县政府各大机关人员出钱的事,我看就算了,反正政府机关人员领的薪金又不多,自然出钱也不多,还不是杯水车薪,解不了燃眉之急。陈书记,你看这样行吗?”
  孙仲龄看着陈天锐和汪国财成僵持状态,忙出面打圆场,他头脑灵活,鬼点子多,善于在僵持局面或尬尴之境打圆场。
  陈天锐想到自己来西北县之前,省委李书记嘱咐他要注意处理好同事和上下级的关系,特别是他和汪孙俩人间的关系,想到这样僵持下去,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便说:“孙书记,这个办法好?就按你说的办?”
  “好,好,好。”曾成功等人都异口同声的说出好字来。
  只有县财政局长曾光全蠕动着嘴唇想说什么?却被孙仲龄和汪国财用眼神制止了。
  “那就这样,丝绸公司职工的工资问题由财政局曾局长负责解决,需要县委县政府协调的,我、孙书记、汪县长都可以。希望曾局长尽快解决。
  “各位还有什么说的?”陈天锐最后扫视了与会者一眼。“散会。”见大家摇头他便嘴里吐出两个字来。
  第十五章
  第二天早晨八时左右,一辆黑色奥迪车进了西北县法院的大院里。车停后,陈天锐下了车。
  “陈书记,远道而来,请恕我有失远迎。”法院院长江森海满脸笑容的跑来。
  “江院长,丝绸公司破产清算组的成员都到齐了吗?”“陈书记,都到了,在会议室等着呢。”
  陈天锐走进法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此时,丝绸公司破产清算组的成员都已围坐在一张大办公桌前。
  陈天锐刚坐在一个位置上,他旁边的江森海便对大家说:“陈书记,是我们新来的县委书记。”

  众人听到这里,想站起身给陈天锐打招呼,却被他用手势制止了。
  “我是陈天锐,刚到西北县,想必大家还不认识。这样,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方便以后大家的工作。”
  “我俩在县财政局工作,我叫何天莱。他叫叶小航。”一个年约五十、凭头、戴眼镜的男人微微欠起身说,接着他又指着在自己身边位置上的一个约莫二十七八的青年小伙说。
  “我从审计局来的,名叫陆嘉川。”一个身着黑色西服的瘦高中年人站起来说。
  “我是工商局的林丽。”一个身着工商制服的年约二十来岁肤色白腻,面容姣美的姑娘站起身来。
  “我是税务局的王丹。”另一位与林丽年龄相仿的头发微微卷曲,面容红润的姑娘说。
  “我在国资局,我姓张名国栋。”一个身材五短身材、四方脸的中年男人脸上堆起了微笑着说。
  “我在评估委员会工作,名叫吴兴宇。”一个年近六旬的干瘦老头说。
  清算小组自我介绍完毕,陈天锐接着说。
  “昨天,县委接到省委李书记的指示,要对我县丝绸公司破产案进行彻底清算核查,按照李书记的指示,由我担任丝绸公司破产清算组长,法院院长江森海为副组长,全面负责清算工作。当然,我并不否认前段时间清算小组的工作。而是对丝绸公司破产案彻底的负责,是为了保护国家财产,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希望在坐各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清算核查工作予以理解支持。

  陈天锐说完,江森海接着说。

  “下面我把清算组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对丝绸公司的房屋和机械设备等国有固定资产进行清算评估,这一组由国资局的两位同志和财政局的叶小航同志组成,一组对丝绸公司的财务报表、财务收支明细账进行清理核查,这一组由财政局的何天莱、审计局的陆嘉川、工商局的林丽、税务局的王丹组成。”
  “大家有没有话要说。”见与会者都沉默着,江森海又说。“既然大家无话可说,那就开始工作吧。”于是大家都拿起丝绸公司的一本本厚厚帐本逐帐核查起来。
  “江院长,现在我要去趟县丝厂,清算工作你要盯紧点。”从法院的办公大楼下来,陈天锐说。
  说完,他让司机小张把车开回县委大院里,自己和秘书张宇成则步行去西北县丝厂。

  西北县丝厂距县城约五里路,坐落于县城西郊一片空旷的开阔地,丝厂四周是被一人多高的红火砖围墙围着,两扇红棕色油漆大铁门。到了丝厂大门前,守门的吴大爷一听“西北县委书记”这六个字就连忙放行。走进丝厂,两人极目瞭望丝厂的概貌。
  丝厂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分为工作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工作区又分为车间、库房、办公大楼,生产区全部采用黑火砖建成。因丝绸公司破产,丝厂停产,职工便没有上班。此时,生产区里没有轰轰的机器声,生产区里就显得极为清静了。生活区则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部采用红火砖建成。
  陈天锐和秘书刚进丝厂大门,一辆印有“西北县电视台”红色字样的白色面包车也嘎然而止的到了丝厂门口,面包车在厂大门前停下,县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钱绮红和一个手提摄影机的中年男子下了车。原来,江森海等陈天锐离开法院,就把陈天锐到县丝厂的消息透露给县电视台。
  此时,在丝厂住宅楼里的人听到丝厂大门的汽车声音,都纷纷出来看个究竟,其中有人认出陈天锐来竟不住说道:“嗨,是陈书记来了。”
  “陈书记好,陈书记好。陈书记来看望大家啦。”人们围聚过来纷纷说
  “好,好,大家好。”陈天锐略微挥着手,面带和蔼可亲的微笑,嘴里回敬着人们。
  一时,清静的丝厂因陈天锐到来而显得热闹起来了。

  此时,电视台的摄影师举着摄影机,镜头对准陈天锐,对准围聚的人们。
  人们簇拥着陈天锐来到一幢丝厂职工宿舍楼,这是一幢内廊式住宅楼,所谓内廊式的楼房就是两排房屋对面而立,两排房中间隔着一条三米宽的楼道走廊,每家每户就在这三米宽的楼道里煮饭炒菜,之所以大家占用楼道做厨房,是因为每套房屋只有二十多平米,仅供三口之家勉强可住,如果家里有四人或更多人,房内除了放桌床柜等主要家具外,那就更窄了,所以他们只得占用楼道做厨房,大多数家庭还在近三米高的楼层空间里,用木板搭建起屋中楼阁,做简易木梯,供晚上人睡觉之用。其实这样格局的住宿楼丝厂共有九幢,每幢楼住着一百多户,可以说丝厂的一千多职工大多住在像鸽子笼的套房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