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才须待七年时 试玉烧得三日满:吞阳记》
第2节

作者: 进京赶考路上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23 09:21:00
  第三回《高人讨饭僧》
  你哭着来 ,爱你的人总是笑着迎你,你静静的走,爱你的人哭的死去活来,孩子来世啦,却没有哭,人总说气数,气数,气数已尽是个怎么回事?人一呼一吸一口气,其实一口气上不来,就一命呜呼啦,这就是气数。人生七十古来稀,相传人一生有多少口气也是有定数的 ,孩子来世没哭,毕竟接生婆婆见得多啦,赶紧拍孩子脚丫,连拍三下,无应,紧接着又是连拍三下,无应,刻不容缓,“啪……”连拍六下,“哇”一声这孩子的气数已经开始倒计数了,通透是什么,从心所欲不逾矩,结局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过程。这接生婆婆说到:你看看,这孩子气性大 ,一哭,全身都在使劲。此时凤霞虚弱的问道:男孩女孩。李武回过神来,刚才孩子不哭,吓着李武啦,李武定睛一看,“男孩”,凤霞“哦”了一声。李武一行五人回家,次日提些点心感谢一下婆婆。

  地方风俗不一样,有的地方过百天给孩子,有的给孩子过满月,李武家这边习俗是过“十二日”孩子是农历八月十八出生的男孩,那就加十一天,八月二十九做日子,如果是女孩就加十二天,农历的八月三十做日子,这就是所谓的做“十二日”公历1989年9月28号这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好日子,李武家孩子的好日子,亲朋好友都来李武家吃个饭,喝点酒,由于家里房子放不下酒席,就在屋子前面扎的帐篷,摆的桌凳招待来客,这些都是人情事,来来往往罢了,那时候的份子钱十块的,五块的,图个热闹罢了。时值午时,鞭炮一放,宾主落座暂且不说。李武正忙着烧水呢,听见外面乱哄哄的,问自己一个弟弟:外面怎么了,他弟说道:外面来了一个要饭的和尚,李武说道:给些吃的打发走了不就行了,他弟弟说:那和尚给了他吃的不但不走,还唱呢。李武抬脚就奔外面,确实有一和尚头顶九斑,衣衫虽不华丽却也干净利索,年纪看着五十岁左右,听那和尚唱道:

  春去夏残秋过半
  来此酒肉行脚僧
  慧根原是前世留
  一点心诚访道高
  养性修身岁月长
  若无天真空难熬
  法本自在从心生
  苦功须从无为处
  高手神通大本领
  不遇樵夫不遇妖
  虎狼柴虫遍地是
  九窍可修成仙旅
  空空空

  无年无纪无甲子
  李武虽不是文化人也念过初中,听和尚唱的还不错,李武散了众人上前与和尚打招呼“大师讨了饭吃,还有什么未了心愿您说,”和尚笑吟吟道:给贵人家看看卦,李武脸色一愠“谢了大师好意,刚添家丁,不必了”和尚还是笑吟吟道:贵人家添的是公子,李武说“您需要什么就直说,给您几块钱,您去别处吧”和尚继续笑吟吟道:贵人出门风雨多,你家添公子时,下雨了。李武心想这不是骗子嘛,来蒙人呢,添孩子不是男孩就是女孩,十几天前下的秋雨人人皆知,弄几句诗文就来唬我,死秃驴你认错门啦,我不是土财主,“老和尚,好意在下领了,请自便”李武说完抽身便走。和尚依然笑吟吟道:您家公子左右腹股沟各有一胎记,状如星斗,甚小。李武一愣,确实换褯子的时候,就是婴儿的屎尿布,看见了,以为是羊水带的,那时候婴儿不像现在出生后就能洗澡,条件达不到,过了几天发现确实是天生的胎记,不是能洗掉的脏东西。李武心想这不是蒙的,看来确实是高人。随既李武谦恭道“大师刚才我说话不中听,冒犯啦,请细说,需要什么请讲?”和尚正色道……

  和尚说完后,有人说这是文殊菩萨,有人说是袁守诚,凤霞说是骗子。
  日期:2016-08-24 14:16:00
  第四回《奇玉十六年》
  和尚一笑道:“缘起缘灭皆定数”人力虽不能逆天,但可以改变,将来令公子要严加管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送你一“心经玉”当系于孩子脖间,保孩子一生平安、李武欲开口问些什么,和尚道:“不必问,不可说”和尚留下“心经玉”空余背影路口拐弯处。

  李武看这玉,一普通红绳坠一块玉,玉上刻有“摩?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字,字迹甚小。“十二日也”做完了,家里也清净了,凤霞问李武:给孩子起个名字吧!李武也在思虑这个问题,心中也后悔忘了问那个高僧,叫什么名字好,李武便把今天中午遇到老和尚这一段和凤霞说了,凤霞说道:看来这个和尚有点道行,也不必放在心上,孩子健康就好了,你倒是给起个名字呀。李武一笑说道“还是你起名字吧”凤霞说道:叫凤凰吧,生孩子前不是梦见凤凰了吗。李武说“不行,你的名字带凤字,再说男孩哪有叫凤凰的”凤霞说道:也是,生孩子前一个月不是看见一只冲我眨眼的冠子蛇吗,就叫“小龙”吧。李武说“不行,名字太大怕这孩子压不住再说李小龙不是猝死的吗,不吉利”凤霞又说到:那就叫李小三,他不是咱们家第三胎吗,贱名好养。

  不行!多俗啊,李武说。
  凤霞烦气了,说道:这不行那不行的还让我起名字,就叫李小三!就这么定了,别和我唠叨了。李武知道她的脾气,不敢反驳,但心想这李小三也太难听了吧,便满脸陪笑说道“好媳妇,这样吧,把小和三换一下”凤霞说:李三小啊。李武说“不是,小不吉利,少更贴切,叫三少可以不”凤霞一听觉得顺口“好吧,叫三少吧,李三少也不错”
  时光荏苒,人都说男孩子穷养女孩子富养,李武也是坚决落实这一宗旨,虽然日子越过越好,但是对三少的经济束缚一点也没有放松过,人都说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可李武和凤霞在这个观点上与世人不同,只要孩子健康不傻不呆就行了,没有其他奢求了。三少的成长也是按照他父母既定的培养路线成长的,李三少的成长除了脖子上多了一块“心经玉”其他所有一切都和农村孩子的成长是一样的,童年就是下沟摸鱼,上树摸鸟,田野里放纸鸢,参加了九年义务教育,成绩平平性格温和,不露头不冒尖,不拖后腿。李武怕这孩子暑假里的大把时间出差错,每年暑假都养一群鹅,让李三少出去放鹅,这样既有收入,又占用了三少的时间怕他惹祸,到了寒假就让三少帮着家里干些杂活,日子太平常了,李三少没有表现出仲永的聪明,也没曾国藩年少时的呆愚。

  二零零四年的夏季,他还没有初中毕业,就算毕业也考不上高中,其他同学都谈恋爱了,他似乎只有暗恋,暗恋一个叫赵飞的女孩,一切都太平静,这十五年的平静似乎让李武和吴凤霞忘了那凤凰来鸣,那青蛇化龙,那讨饭高僧,那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如果不出变故,接下来的时间是李三少打几年工,挣几个钱,二十多岁娶个媳妇生个孩子,李吴夫妻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三少再落入李吴夫妻这个循环,为下一代而奔波,但事情总不是尽如人意,事情总会变卦。

  她,她不是前十七世的锦衣玉食能打发的,他是来逆袭的,她积攒下所有的安逸就是为了修的男儿身,他要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做最好的自己,他要在最坏的时代做最好的自己,她抛下所有,只为证明,人活着不只是为了生活,他只为证明人活着,还有别的意义,所有的开始皆因那一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