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才须待七年时 试玉烧得三日满:吞阳记》
第8节

作者: 进京赶考路上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沙哥问明情况,又跑回去工厂,跑到棉纺厂的时候就快到上班的时间了,回来后,他把情况和那二位一说,那二位,头摆的跟拨浪鼓一样,沙哥心里也清楚,这活确实挺不咋地。但是他决心已定,那二人去车间上班了,沙哥让他俩给自己请个假,他思考了一夜,这么做值得吗?住宿、交通工具、亟待解决?没钱怎么解决?

  日期:2016-09-01 22:53:00
  第十五回《第一步是黑的》
  思考一夜,李沙已经打定主意,第二天早晨华克和郑宝上班从生产车间回来了,李沙同他们告别,拿上自己仅有的180元钱,临走,李沙托郑宝和赵飞说一句“我喜欢她”,我荣归之时就是娶她之日。
  李沙走了,背着行囊,背囊里除了被褥就是那几本书,《三国》《普济方》等,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他似乎有些怀疑,怀疑自己,自己学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途,最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钱,钱,钱,九年义务教育,没有教他挣钱,只是识数识字,自己在玉碎以后虽然开窍了,爱学习了,但是也无用啊。难道在大街上讲故事,背古文,会有人给钱?聊斋的鬼魅狐仙没来帮李沙,孔明也没有附体,依稀记得《围炉夜话》让自己风狂雨骤立得稳,方见脚跟。还没有风狂雨骤呢,就这一个小小的生活难关,自己都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迈步,其实路就在脚下,走着去吗?好比是负重15公里,走不了啊。那就打个车吧,打个便宜的小三轮摩的,和那个开摩托三轮的大爷讨了半天价,45元成交。到了小煤矿以后,李沙先找到这里管事的人,和人家说了半天好话,人总是有怜悯之心的,答应让他睡在一个放杂物的小简易房子里,至于吃饭,他每天交20元钱,吃这里管事人剩下的饭菜。

  工作很简单,胆子大,有力气就能挣钱,这里有行车,坐行车下矿井工作,这个井大约有200米深,是向下的斜面,行车上可以做9个人,有条很粗的钢丝绳牵引着,李沙坐上了行车,也不知走了多深,肯定这是地下了,行车停了,李沙跟着其他几个人下来,每人头上戴着一个探照灯。顺着井口向里走,弯弯曲曲的,走不上几十米就有大鼓风机工作着,这几个人停了,其中一个人是组长,问他们每人干几个“铁腿”,别人有干三个,有干两个的,李沙还没说自己干几个“铁腿”,组长说,“小李,你干两个就行了”,必须干完,干不完不让走。大家虽然在一个井口干活,离得也比较远,李沙开始了“挖煤”,挖累了就休息一会,他干完一个“铁腿”让组长验收了,便又坐上行车来到地上,已经是第二天十点了,又累又困,整个人从地下出来以后就是一个煤人,除了眼球里没有,其他任何地方都是煤,吐口痰是黑的,甩个鼻涕也是黑的,完全是一个黑人。不过这里还不错,有个大浴池,挖完煤上来后,可以去浴池洗澡,洗完可以去冲淋浴,其实水只是从水龙头出来的时候是水,经过李沙的身体到了地上就是墨水,洗完澡,回去吃了点剩饭,这一觉睡得太香了,醒了已经是晚上九点了,他又吃点人家的剩饭。

  下井,由于是私人煤矿,你什么时候下井都可以,干完活就行,在井下没有昼夜之分,干活,睡觉,生活就这样。他慢慢知道这里的鼓风机是防止瓦斯爆炸的,骝煤槽的下面还有一个大空间,别人十二个小时干3个“铁腿”,自己还是干一个,自己的“房子”和神仙挨着,他这个小库房旁边是个“小庙”,所谓的“小庙”就是用砖垒的一个比车库还小的房子,房子里供的是土地爷爷,,土地奶奶,李沙每天晚上看完书,和老神仙打个招呼就睡,山中无甲子,荒野不知年,一晃两个月过去了,李沙领上自己的工资,他又回来了...

  日期:2016-09-01 22:54:00
  第十六回《三克油的成功》
  李沙回来后,先找了一个小宾馆住下,然后找柱子帮他约华克和郑宝出来吃饭,晚饭一共五个人,柱子和莹莹,华克和郑宝,吃饭聊天的时候沙哥打听了一下赵飞的情况,听郑宝说赵飞还在这里工作,李沙也说了在煤矿打工的情况,最后,他说出了请大家吃饭的主题“卖盒饭”,郑宝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感觉棉纺厂工作稳定,还是不想参与,柱子总觉得这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委婉拒绝了,华克是个有些想法的人,有意加入,但又不好意思直说,沙哥多聪明,立马在酒桌上表态,“他出所有本金,利润平分”,酒席散的时候,李沙对郑宝说“帮我关注着赵飞点”,到了第二天,柱子帮李沙联系,李沙在北街租了个很小的院子。华克辞职来这帮忙,买二手脚蹬小三轮,蒸箱,大米,饭盒,买煤气灶等......当家方知柴米贵,就这些置办完了,没剩几个钱了,沙哥知道这一切都是昼夜不分的辛酸换来的,必须运转起来,要不然全毁了。他们二人开始练手,李沙做了让华克品尝,华克做了李沙尝,李沙还专门买了烹饪的书,学着做。

  凡事就怕认真,这两个人吃了半个月自己做的盒饭,准备出手了,华克主内,李沙主外。
  11月16日早上,李沙蹬着自己的“良驹”,拉着十分盒饭,早早去了棉纺厂的门口了,三轮车上竖起一个简易的广告牌写着“三克油盒饭,三元一份”。首战告捷,当沙哥蹬着“良驹”回北街出租院的时候,看什么都那么顺眼,心情那个美丽,都说“春风得意马蹄疾”,这寒风仿佛换了风温,心情畅快,良驹奔腾,奔腾的何止是良驹,还有心情~
  回到“三克油”总公司后,李沙和华克讲了一下这次的首战的具体情况,二人商议,不能卡一个时间点去卖,应该在早上和晚上这两个时间点,都占据有利位置去卖,商议通过这个想法以后,二人马上忙碌起来,加工下午的盒饭,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挣了三千八百多元。
  凡事就怕认真,就怕用心琢磨,他们二人对蒸箱的火候,盒饭的口味,都把握的游刃有余,沙哥觉得他们该换了“良驹”,空间太小,换个“铁马”,李沙的脚蹬三轮退役了,买了一个二手摩托三轮,这样一次就能拉一百多盒了,一天的流水也能弄个600多块,盒饭经济实惠,方便易带,对于三万多的人流量,消化掉他们的二百盒饭SO easy~

  2005.2.1号李沙于华克商量,咱们不干了,先休息半个月,正好九号过年,咱们大年初六再开始干,华克也没意见,李沙捋了半年的收入,一共净收入32600元,沙哥的意思是平分,华克说不行,他只要一万,其余都是沙哥的,华克也是个很仗义的人,沙哥拿命在煤矿换的本金,而且是沙哥的坚持才有的今天,所以他只要了一万,沙哥不同意,减去八千多的本金,他们一人平分是一万二,最后沙哥给了华克一万五,沙哥也明白,当初不是华克支持自己,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走到现在的,华克回家了,李沙并没有走,而是去了柱子那里,让他约郑宝出来吃饭,在饭桌上,他请郑宝帮忙,把他给赵飞买的衣服捎过去,并让郑宝多关注着赵飞,吃过饭后,郑宝回去了,李沙又拉着柱子去手机店,买了两个手机,他自己用一部,送柱子一部。摩托罗拉V3,2005年这款手机是卖的火的一塌糊涂,李沙也没别的意思,感谢柱子,当初来B市就是奔着柱子来的,办完这些事李沙回家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