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轶事——游泳馆会不会淹死人?从业十二年的救生员给大家说道说道》
第13节作者:
谢日星 日期:2017-09-04 08:48:25
【0.031】
一条年纪轻轻的生命就此香消玉殒,厂里肯定要出几个人负责任。加上林女神的家属施压,老邱和另一个救生员被从厂里给开掉了,处理理由是玩忽职守,救援不力。
据说对方家里一直是主张刑事立案的,但是由于这次事故本身偶然性非常高,并且老邱和另一个救生员并没有形成犯罪事实,最后是不了了之。
虽然这样的处理让自己丢了工作,老邱却没有太多怨言,因为他从那次事故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患上了跟我一样的后遗症—不敢下水。
这种感觉我后来问过很多老救生员,都有过。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怕的什么,但是只要有一次失误,被救的人没能救活,那么真的会有很强烈的心理阴影,这样的心理阴影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最短的一两个月,最长的可以持续终生,这一生都不敢下水游泳。
老邱那时候没有遇到闹事的家属,但是自己心情也是极度沉闷,加上丢了工作,在家里足足待了三个多月。
我问老邱,那后来他是怎么解开这个心结的呢?
“慢慢自己消解自己吧。”老邱悠悠地借着说起来。
出事后的第一个月,他自己在家里,真的是什么都不想干。吃不好睡不好,天天脑子里就想着溺死的林女神,懊悔自己当时怎么那么大意,早点叫一下救护车,九成把握就能把她救过来。可是后悔没有用,没办法回头再来一次,这么想就越来越后悔。
后来是老邱的父亲看儿子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想着孩子还年轻,总不能背着一个包袱一辈子,老窝在家里脑子转不动,更容易钻牛角尖,就打发老邱天天到海边挖蛤蜊。
青岛那边挖蛤蜊的很多,老邱他爹倒不是指着老邱挖蛤蜊挣到钱,而是想让他到海边上多转转。大海有一种吞吐天地无所不有的包容,经常在海边人的胸怀更容易打开,眼界也能更宽广,或许能早一点过去这一道心坎儿。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面,老邱就每天带着塑料桶和铲子耙子,蹬着老爹的二八大杠到海边挖蛤蜊,一挖就是整整一天,风雨无阻。挖到的蛤蜊有时多有时少,全家人也都不说什么,任由他自己每天忙忙碌碌的。
还别说,这个法子是有点用的,渐渐地,老邱愿意开口说几句话了,虽然还是不苟言笑,逗他也不乐,但是只要肯开口说话,那就是有转机。
老邱自己也说,挖蛤蜊那两个月,其实还是很累的,他把心里所有苦闷,懊恼都发泄到手中上的铲子和耙子上,玩了命地挖,直到挖的精疲力尽就找个地方歇会儿,缓过来劲儿就接着挖。
时至今日,老邱特别认同的一句话就是,劳动真的可以创造人。不止是创造,还可以改造人,帮人洗掉身上的包袱,给人重生。
不过说起来,真正令老邱彻底决定重新开始的,还是他父亲的忽然故去。
【0.031完,待续】
日期:2017-09-04 14:04:12
【0.032】
老邱父母一共有三个孩子,母亲在生他妹妹之后两年就因病去世了,父亲含辛茹苦将三兄妹拉扯大。这一次老邱遇到这样的事情之后,父亲就一直担忧他心里调整不过来,所以才打发他出去挖蛤蜊。
本来这么做是很有效果的,可是就在老邱挖了两个月,心态已经大大改善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老邱的父亲是个中学老师,那天上完课回办公室休息,放下东西坐在椅子上靠着睡了过去,同事都以为他睡着了,可是他睡着睡着人就过去了,安安静静,悄无声息。
老邱说到这里,眼圈有点发红,我知道这是人之常情,我这回出来半年,听他说到父亲也特别想我的家人,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可是我这会儿不敢回家,怕他们问起我在外面的事。
老邱说,他父亲是为了他们三兄妹操心死的,那时候他大哥刚刚结婚已经稳定,最大的负担就是老邱跟刚刚分配工作的妹妹,好在父亲死的安详,没有受什么痛苦,这是唯一可以稍稍慰藉的。
父亲去世之后,老邱他们三兄弟没多久分了家,大哥在单位分了房子出去住了,妹妹没过多久也跟对象订了亲,家里留下一套老房子给了老邱,兄妹都没多说一句,知道老邱那时候状态不怎么好,一点也没跟他争。
父亲的死给老邱打击很大,他又跑到海边挖了一段时间蛤蜊,挖着挖着反而就释怀了,毕竟是见过生见过死,人的思维肯定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熬过了一段时间丧父的悲痛后,老邱才算是真正的,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当时的老邱丢了自来水厂的工作,于是决定出去闯一闯,他第一个去的城市是天津,原因是老邱的姑姑当时在天津,老邱自己也想换个环境生活生活。
那一阵子很流行下海,老邱也学着别人进点小东西到街上摆摊儿。但是他这个人不太会跟人打交道,一向不苟言笑惯了,老是一副阴沉的面孔卖东西肯定卖不好,干了一段时间实在干不下去,身上也没多少钱了。
老邱的姑妈跟老邱父亲是亲姐弟,而且就这么一个弟弟。虽然自己远嫁津门,但是真的疼这个小弟。现在小弟不在了,她对老邱就特别关照。
之前老邱父亲写信给姐姐说过老邱当救生员出的事故,还说希望他能抛开过去的包袱重拾自信。所以姑妈最后还是帮他,在天津找了个游泳馆救生员的工作。
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游泳馆自然要比小县城里自来水厂办游泳馆正规得多。老邱说,他当时刚去,馆子里就有四个救生员,他是第五个,后来又招了两个,一共七名救生员。其中有两位老师傅带着,其他包括老邱都是新手。
接下来的七八年里,老邱都一直待在那座游泳馆,这一双火眼金睛也就是在那里练成的。七八年里,老邱终于从一个二十出头的愣头青,蜕变成一个经验丰富,救人无数的老救生员。
老邱讲起来很轻松,但是我知道这七八年不是这么容易过去的,中间肯定还有很多故事,很多坎坷,很多波折。
老邱以前说他一共有十个人没能救活,除了自来水厂的林青,剩下还有九个呢?想必大多是这七八年新手成长期发生的事情,个中辛酸难以言表。只是,可能真的是看惯了生死,如今的老邱才能勉强做到波澜不惊,但我还是从他的话语中听出来一丝难以察觉的感伤。
那天晚上,我又跟老邱一起出去喝了一顿啤酒,这一回我们俩都醉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酒不醉人人自醉吧。
【0.032完,待续】
日期:2017-09-04 19:57:01
【0.033】
从那天以后,老邱经常隔三差五带我去海滩转转,有时候他自己有事也会打发我去,挖点蛤蜊什么的。我明白他是用他父亲的方法帮助我,于是带上铲子耙子和塑料小桶,毅然踏上日复一日的挖蛤蜊救赎之路。
期间有一件好事发生,老邱闺女,小月的高考结果出来了,果然不负众望,非常高的分数。
填志愿的时候,老邱和小月之间出现了分歧。
小月最想报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由是她一直想去南边一点的省份,闽粤有点太南了,长江两岸最好,比如江苏安徽一带,又考虑到老邱就在合肥工作,正好可以过去父女团圆。
但是老邱在这件事上显得很独断专行,不管如何都坚决不同意女儿考到合肥,虽然他也承认中科大是国内顶尖学府,不会可惜了女儿这么高的分数,但是他的意思是,去哪里都行,就是不许去合肥。
老邱的老婆一向听老邱的,一再地劝闺女重新换一个地方,小月也跟老邱一样的倔性子,死活就是想去中科大。
我中间问老邱,为什么不让小月考到合肥,这样不挺好的吗,有空还能常见面。
老邱开始还是不说话,我问得多了,他才勉强挤出来一句:“这是我亲闺女,必须要离姓郎的远点。”
他说的姓郎的应该是指郎老板。我有点奇怪,郎老板人挺好的。我也搞不清楚老邱这话什么意思,可是再问的话他一个字也不松口了,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小月哪里都可以去,合肥不行!
我虽然不知道老邱为什么那么坚持,但是我还是希望父女俩不要因此闹不愉快。老邱这边做不动工作,我又去劝了劝小月,再三劝告,她终于松了口,答应填报江苏的南京大学。
老实说,这两所大学在我这样的学渣眼里,都没有特别清楚的概念。谁的什么什么专业强势我都不知道,但我也知道,这两所名校都是一等一的金牌高校,综合实力相当。既然小月的分数中科大问题不大,南大也是可以进的。
这件事就此烟消云散,老邱也能接受南京大学,反正只要不是在合肥就行,他很感谢我这个客居之人,帮他们父女化解了一场风波。
志愿就这么填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录取了,按照小月的高分那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可是为了缓解父女之间前一段时间的紧张气氛,我还是建议大家一起出去玩一玩,到海边散散心。
于是在小月填完志愿后的第二天,老邱全家人加上我,我们四个一起到附近比较大的海滩去了一趟。
【0.033完,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