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分公司加班,结果亲眼目睹了同事撞邪》
第10节

作者: 段誉丶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伙站在山顶上大声欢呼,开心不已,但我丝毫没有心情,因为我发现面前的山一座比一座高,这可是要了亲命了。
  王哥永远比我们周全,他告诉我们,下山比上山更耗时间,我们不可能在天黑之前下山了,要做好在山上露营的准备。接着他指指山体一处灰白色的,犹如疮疤的地方,说那是个应该是个凸出或者凹陷的平台,刚好可以供我们扎营。
  天色将黑时,我们成功到达,发现王哥确实说对,这是个足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平台,比整个山体凸出许多,就像电视里那些武林门派弟子早上练功的地方。地势平整,又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大自然果真鬼斧神工。
  迅速安扎营地之后,两个女孩子开始处理食材。我们男的则分头去寻找柴火,深山野营最怕野兽和虫子,必须准备尽可能多的木材,燃起篝火,再安排轮班守夜。
  我和刘暨阳抱着木材回来的时候,杨建两手空空,神色慌张的从另一边跑回来,气喘吁吁告诉大家,他在那边一片枯藤下,发现了一个山洞,而里面有具不知道什么年代的白骨,以及满墙壁古怪的字画。

  这样的发现无疑让大伙心头一震,纷纷表示要去看看,王哥拗不过我们这帮年轻人,只得跟着我们。
  日期:2017-05-04 22:12:00
  幸好山洞不远,在杨建的带领下,我们很快找到他说的地方。那是面爬满了枯藤的山壁,藤蔓都有手臂般粗壮,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密密麻麻像是这座大山的血管和经脉。
  杨建挑开一些细小的藤蔓,一个黑乎乎的山洞漏了出来。雯雯有些害怕,拉住陈筱羽,轻声嘀咕:“好黑啊。”
  杨建安慰她:“别怕,我已经进去过,没有危险。”说罢,他拧亮腰间的手电筒,带头钻了进去。我们也纷纷打开手电筒,跟着他钻了进去。
  也许是这些藤蔓阻挡了雨水,洞里还算干燥。我摸着墙壁,感觉不出来到底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开凿的,这方面的知识,我欠缺的很。
  山洞不长,我们很快走到头。虽然大家都已经有心理准备,但看到白骨的一瞬间,还是忍不住朝后退了几步。在手电筒的灯光下,我们看的很清楚,这具骷髅就像武侠小说里,那些圆寂的高人,以盘腿的姿势坐着,双手垂在两侧,手掌处还攥着一根黑漆漆的细木棍。我凑上去看了半天,才判断出来,那是柄道家用的拂尘,随即把这个发现告诉了他们。
  王哥皱起眉头,他们这种成功人士,讲话的声音都刻意练习过,语速缓慢,但低沉有力,在山洞里嗡嗡作响:“古代道士为了让自己修仙更有决心,都喜欢在山上找个地方,不吃不喝,辟谷修炼。但多是在川渝这些地方,没想到这里也能遇见。”
  陈筱羽比较敏感:“道士?该不会就是昨天司机大哥说的,那个叫旋郢的人吧?不是说他最后不知所踪么。”
  杨建大大咧咧,一屁股坐在骷髅旁的石台上,扭头看着它:“不可能吧,哪有这种事,昨天刚提过,今天就能遇见?那故事说得比神话都神话,旋郢也牛逼得不像个人。结果现在死得这么磕碜?”
  “你快点给我下来,”刘暨阳连忙喊他:“你这是对死者大不敬啊。”
  王哥也有点恼火:“小杨你下来。”
  我在意的倒不是这,看见杨建讪讪走下来,我便问他:“杨哥,你刚说有古怪的字画,在哪?我怎么没看见。”

  杨建努努嘴:“那不就是么,就在你身后。”
  我看过去,发现自己背后果然有字。估计用的是木炭一类的东西,颜色偏暗,不注意看,很难发现。
  刘暨阳来了精神:“侯昱,这可是你的专业啊,快看看都写了啥。”
  我点点头,让他们把灯光都照过来。

  坦白的说,这根本用不着我来看,因为这就是很常见的古代繁体字,大家都能看明白。虽然道士画的符,跟医生的处方一样,没人能看懂,但字却都是一等一的工整漂亮,所以即使有的地方已经模糊,但稍用心辨认,结合上下文,也能猜出来。不过我倒是从字体的结构和风格,判断出来,这大概是宋朝时期的。这在宋朝文字到处传流的现在来说,其实不算有多稀奇,让我们震惊的是这段文字表述的内容。

  这是篇短小的自传,作者就是这具骷髅本人。在开头几句,极为简单介绍了下自己,他果真是修道之人。接着便讲述自己的身世,说出生于江陵,从小就与常人“有异”,双眼能见邪秽,被族人视为不详,惨遭遗弃。此后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直到机缘巧合之下师从高人,潜心修习道家,“略有所成”。其后,因“妖魔蛊惑”,酿成大祸。见恩师及手足“俱已亡故”,才幡然醒悟。来这里修行,并不为成仙之道,而是赎自身罪恶。最后一段,看的就有点奇怪了——他感叹了一下自己没有恪守组训,将毕生所学再传给弟子,导致门派凋敝,无颜面对恩师。但又说自己还是全部记载了下来,希望有缘人能看见。地点就在——我们还想看下去,结果发现后面已经没有字了,只有杨建说的,那些杂乱无章,谁都看不懂的鬼画符。

  “我的天啊,真的是旋郢?”雯雯感叹道:“司机大哥真的不是在编故事!”
  王哥的感叹比较冷静:“确实啊,很少听见民俗故事在流传那么多年,还能与现实没有很大出入的。”
  杨建说看不懂,的确是有原因的,他只是初中毕业,很早便步入社会工作,读书的时候没用心,稍微生僻一点的字,他就喊脑袋疼,认的很费劲,所以乍一看这满墙的繁体,自然干脆就说不认识。他一直在听我翻译,见我们停了下来,连忙问:“放哪了?那武功秘籍放哪了?”
  大家耸耸肩,都说不知道。
  陈筱羽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些符号问我:“侯昱,你说会不会地点就在这些符号里?”

  我看了半天,依然没有任何头绪:“应该吧,无缘无故在这个地方断掉,正常逻辑都会认为在这些符号里。哎,真没法理解这些高人,你要留就留,还非要搞个谜语给被人猜。”
  陈筱羽扑哧一笑:“你难道不知道修道之人,就讲究这些吗?如果资质愚钝,或者不得法门的人,是没有资格得到他们的教授的。”
  “就算是这样,也得稍微有点提示吧。”我回答。
  “不如你去磕几个头,你看那些小说里,都是磕头拜师,才会有提示。”雯雯在一旁打趣道。

  “对啊对啊,”杨建立刻接话:“来,谁先磕。”
  见我们都捂嘴笑,谁也没有动,他又接着说:“呵,好吧,你们都不磕,我磕!等我找到了,你们谁都别眼馋。”话音未落,他跪倒骷髅面前,咚咚咚连磕了三个。
  第三个还没磕完,那骷髅的手掌一动,我还以为自己眼花,就看见那根拂尘木柄,顺着滚了下来,一直滚到我脚边。
  “我的天,这么神奇吗?”杨建吓了一跳。
  我蹲下去,将木柄拿在手里,只一眼,心就“扑通扑通”跳了起来。原来那些符号根本不是地点,真正的地点就刻在这拂尘的木柄上。看来旋郢说的“有缘人”,指的其实是能接过他生前用的法宝的人。如果钻到牛角尖上去研究符号的人,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得到。
  我心中感慨,跪下去恭恭敬敬磕了头。大家见到我突然的举动都很奇怪,我就将木柄上的事,说了出来。大家接过去看,发现上面其实只有一句话,说的是西北边有小溪,循小溪继续前行,便能到一处山谷,山谷最的深处,就能找到。
  “哈哈哈,我师父原来跟我一样没文化。”杨建大笑:“这话说的也算相当直白了。咱们赶紧去吧?”

  我拦住他:“现在大晚上的,去什么去。埋了这么久的东西,多等一晚上还能不见?”
  大家也劝:“是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明天咱们一起去看看就行了。何必非要急着现在,天黑了,走山路太危险。”
  看我们异口同声的表决,杨建多少有郁郁寡欢,他是属于那种说风就是雨的急性子,回去的路上一直闷不吭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