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传说中的地狱,也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第44节

作者: 牧吾
收藏本书TXT下载
  啪的一下,一道摇曳不定地光束射向我。我抬手挡了挡这突如其来的晃眼光线。适应下来发现原来是对面的强子哥打开了手电筒的光。
  此时他手端着电筒身形有些轻挪,使得光线闪烁不停。他神色不定地看着我,接着举起手指了指我的背后,配上他那惊愕的眼神,就好像……就好像是见到了鬼似的。

  我被他这种举止神色给吓住了,莫非背后有什么东西不成。
  这时从我身后又骨碌碌滚下几团东西。我本来就没坐稳,伸手乱探下想站起身来。刚把手往下扒,却像是拤进了什么东西里。摩挲下发出“吱纽、吱纽”的干涩声。
  什么东西,我心里一嘀咕,摸上去一窟一窟鼓鼓的,像是某种硬乌龟壳又带些空洞感。
  我颤颤地抬起手臂一看。天,是死人的人头骨。呈现在我眼前的竟是块狰狞的骷髅头骨,而在身旁却是陈列着一堆杂乱的骸骨堆。
  原来刚才惊吓倒退中我踩中了石台后那块烂布幔,拉扯下烂布幔被我拖拽下来。撤下后竟从里面掉出一大堆死人骸骨。
  日期:2016-11-14 20:47:00
  这堆骸骨摆成了半坡状,足足有十数人数量。此刻乱七八糟的堆积在我身旁埋住了半截。我见到这情形,如同五雷轰顶,脑袋胀得斗大,哇地一声跳起想赶紧离开这堆吓人玩意。
  可脚后跟也不知是被什么东西绊住了,还是自己吓得腿软了。慌乱不及反倒向后扒去,越挣扎越跟那堆骸骨滚成一块。
  眼看身旁白骨森森,那一格格深邃眼洞正对着我,下颚微张犹如恶魔的诡笑。
  我的心不禁往下一沉,一股凉意沿着脊梁透冷彻骨。当时碰到这情况,就如同小时候听老一辈讲述军阀混战和日本侵华时,那种人命如草芥般的恐怖现场。至今回想起来,这景象真像做了场噩梦一样。
  我只得语无伦次地喃喃道,一切牛鬼蛇神都是纸老虎,一切牛鬼蛇神都是纸老虎。说这些话来给自己壮胆,其实心里怕得要死,小时候被老人们教育的各种稀奇古怪传说全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虽然对比后来那些更不可思议的经历,这种层次的恐怖可能不值一嗮,但当时那种惊惧程度,却对我未成熟心智有着极深刻的打击。
  顿时“胸怀五大洲,放眼全世界”的大无畏气魄,此时半分也没剩下,剩下的只有人性最赤裸裸的恐惧,隐隐中竟还有种尿裤子的感觉。
  日期:2016-11-14 20:47:00
  “木头,别怕,这些都是死了的人,只是一堆残骸而已。”强子哥看我的软模样,赶紧搭把手,扒拉几下将我从骸骨堆里拖出来,
  “呼呼,我不怕,革,革命天不怕,地,地不怕……咳咳。”我想镇静下来,可话音却不自觉的有些颤抖。“彻,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应该是无所畏惧的。”一边大口喘气,一边结巴咕喃。

  “这是什么?”稍缓片刻,强子哥将我拖出来后不知道瞧见了什么,提醒我道:“木头,看看你脚后跟挂着啥东西。”
  什么东西?我定神后看,原来不小心被某具手骨勾住了脚跟,怪不得刚才拖这条腿老感觉特别沉重。
  那是一具奇特手骨,骨指莹白,修长如新,在骨臂上还有几缕未腐朽的青布,最奇特的是那具勾脚手骨上还捻着一件匣子。
  我和强子哥附身观察,是件青铜匣子,古时青铜黄色偏红,埋在土里后颜色因氧化而青灰,所以从外观上很容易分辨出这匣子的质料。

  日期:2016-11-14 20:48:00
  那青铜匣子样式造型方正简洁,仅有四处边角做了固饰处理。强子哥眼尖,他看到匣子接口处有条暗扣机括,好奇下拾起拍拍浮在匣盖上的尘埃,捧在手中掂掂不算沉。
  摇晃几下,感觉里面还藏着东西。便想捣弄剔开暗扣机括,看看里面装的什么。
  因为有了刚才古怪小瓶的经验,我便叮嘱强子哥要小心。说小心的时候,我看着周围那堆骸骨还喘喘不安,这一辈子恐怕都忘不掉曾在这压抑空间内跟这么多骇人玩意待在一起的时刻了。
  强子哥明白我的意思,他琢磨后便从地上扒拉出一根较细骨条,我看到后喉头有些发咽。强子哥胆稳,他用那根细骨条小心调开暗扣,然后将青铜匣上盖顺势挑起。
  幸好,打开后再没有那种怪烟噗茨冒出,也没有跳出什么妖魔鬼怪。里面竟然只是躺着一本书册,正正方方地平躺在匣子之内。
  日期:2016-11-14 20:49:00
  强子哥捻起那本书册,翻了翻,上面还窸窸窣窣地画写着什么。随后他跟我说道:“木头,你看,这里面有文字记录。”

  我有些惊讶了,好奇下探头看去,这竟然是本古文言文的记录手册,册子纸张发黄,上面大部分笔墨保存较好,虽然灯火昏暗,但字迹尚可辨认。
  开头写着:景祐五年,余携众入此巍谷,方知天外物化,非可小窥……落款名赫然是“赵行德”三个字,估计就是率人来到这深谷修丹炼道那古代神棍的记录手册了。
  虽然我和强子哥对古文言文的文意理解不算很深,而且有些文言文记体晦涩,加上不知是否年代久远,部分零散字体笔墨模糊。不过即使这样,好在里面的汉字都是认得的。
  我们把这些古文词意连接起来分别辨析,古文现读,差不多能看明白大半。再加上一些我们主观推测,从文字记录中还是揣摩出这处洞窟隐修的古人身份和来到这里的缘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