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为人知的殖民者——汉人及其祖先的扩张史》
第24节

作者: 寒山憶雪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哥古崇国和二哥古嬴国相争,最终虽然老大赢了,但是一场战争下来,免不了实力大损。而且战争造成了崇国集团与嬴姓集团之间难以弥补的裂痕,除了葛国留在了中原联盟中以外,黄国江国被驱逐到淮河上游,费国被从济宁地区驱逐到蒙山地区,都离开了中原联盟,至于徐国、郯国,距离更远,就更加不服崇国了。

  所以说,崇嬴争霸战争后,中原联盟已经萎缩了很多,四姓联盟中,原本的嬴姓仅剩葛国一个方国,等于只剩下了三姓。
  在这种局面下,有扈氏就试图拉拢东面的有虞氏、陶唐氏,开始挑战古崇国的地位。
  对此,启召集各部落方国会盟,像伯禹征讨三苗那样,汇集各部国的武士,征讨有扈氏。联军在河洛地区汇集,然后越过崤山,通过有虞氏的地盘——崤函走廊,抵达关中的中部,有扈氏的东部领地,这一地区叫做甘。
  有扈氏闷声发大财几个世纪,隐藏的实力不是盖得,所以这一次远征的结果是,联军被有扈氏打败,“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
  ┃古崇国、有扈氏地缘形势图
  但是崇国的老大实力也不是盖的,在休养生息了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联军再次西征。这一次远征的结果是,有扈氏战败,他们的上层贵族被彻底摧毁,伯启将自己的某个儿子分封到这里,取代有扈氏的君主,让那些立有战功的武士成为有扈氏的新贵族。而有扈氏的族人,则沦为农奴,为崇国贵族饲养山羊,称作牧奴。
  有扈氏的那些附属部落,在战后,有的臣服于崇国贵族,维持原有的体系,有的不愿意臣服崇国,往更偏远的地方迁徙逃难。
  这其中有一个小部落,原本也生活在西安、户县一带,在甘之战后,沿着泾河往上游迁徙,定居在泾河中游的台原上。这一带地势平坦,适合农耕,又恰好位于西南面的千山和东北面的桥山的交接山口地带,北面是一马平川的黄土高原(上古时期地貌),南面就是关中平原,处于戎羌和东羌族群领地的交接处。这里山间野猪众多,所以地名叫做豳。而这个小部落,姓姬,一千多年后,这个小部落将有一个新的名字,周,这就是周国的起源。

  ┃周部落自邰迁豳迁徙路线
  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小部落,生活在户县的西北,现在的武功县一带,地名叫做邰。这个小部落就是姬周的姻亲,姜姓部落。
  一千年后,这两个小部落将成为中原历史舞台的主角,但是现在,他们只是不起眼的附属小部落而已。我们还是把舞台交回给这个时代的主角儿,古崇国和古东夷人吧。
  到这个时候,启算是最终确立了崇国在中原、关中各国、各部中的超级霸主地位了。作为夷人主力的嬴姓各部,只剩下了一个葛国尊奉崇国,风姓、己姓部落群虽然源自夷人,但领地范围和人口数量都在洪水时代大大缩水,而甘之战后,有扈氏和有虞氏、陶唐氏都重归中原联盟,整个东羌在中原联盟中的比重占了大头。

  在这种情况下,说东羌不能与夏人对等,但也似乎差不多。而且,东羌于中原地区的夷人部落长期来玩加上通婚,文化相互影响,语言上也相互影响,趋于融合为同一个新族群了。这个新族群,东羌来源占一半以上,中原夷人来源占一半略少,他们共同尊奉古崇国的君主为联盟的首领,首领的称号为后,他们都是后的子民,简称后民,就像天皇的军队称作皇军、天皇的子民称作皇民一样。
  上古夏、后本是同一个字,后民的后裔周人,为了追溯先祖的荣光,特地新造一个夏字来作为族名的专称,所以在这里,我们把启时代的这个新族群,称作夏人,也是可以的了。
  有扈氏的雄起非常短暂,也许是因为同为东羌的原因,语言文化习俗各方面的差异很小,所以与崇国贵族融合的非常顺利,而不像三苗与东羌、中原夷拉锯了三四百年。
  对于崇国来说,西方有扈氏的威胁是短暂的,但是东方夷人的威胁,那就是持久而且致命的了,因为不久之后,古崇国就将遭遇一次非常严重的夷人之患。

  待续
  日期:2016-11-10 11:15:38
  20. 东夷崛起,古崇国(夏国)一度亡国
  副标题:夷夏战争之东夷篇
  在古崇国与嬴姓部落群、有扈氏部落群相争的时候,岱北地区的有穷氏避开了纷争,逐渐强大了起来。

  岱是泰山的别称,岱北自然就是泰山以北的地区,今天的山地北部,济南、聊城、德州一带。在4000多年前,这里是黄河北黄泛区的东南边缘,在黄河的泥沙逐渐将南黄泛区沼泽群淤塞之后,北黄泛区也开始了淤塞的漫长过程。
  因为地砖偏向力的原因,北半球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离,向东北方向漫流的北黄河,将泥沙堆积在右岸,也就是东南岸的岱北地区。生活在这里的有穷氏赶上了这个契机,他们占据较高的沙洲,建立村庄,挖掘水井,开垦农田,部落规模很快扩大,人口也增加的很快。
  有穷氏是嬴姓部落群中比较边缘的一个小部落,属于旁支甚至附庸,在古嬴国和古崇国的战争中,有穷氏基本上是吃瓜群众的角色。但正因为避开了战争,赶上了北黄泛区的淤塞时期,有穷氏的部落实力得以保存并壮大。
  在启死后,有穷氏逐渐强大,并且重新合拢了嬴姓部落联盟,甚至还有其他非嬴姓的东夷部落加入进来,在酋长羿的率领下,有穷氏发起了针对夏联盟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三代人将近大半个世纪,大约在4000年前到3900年前之间。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可能起源于一场上古的兄弟相争。
  1.战争的第一个阶段,太康失国
  传说记载,启死后,太康继位。太康喜好狩猎,这在上古时代属于再正常不过的爱好了。那个时代,人烟稀少,到处都是草场和森林,野生动物非常多,人们在耕作和饲养之余,都会从事狩猎和捕鱼。渔猎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是人们补充肉类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不仅仅如此,狩猎还是锻炼部落成员应付战争能力的重要方式。人们在狩猎过程中联系各种射杀、搏杀以及战术的配合,现实中的战争,不过是将猎物换成敌军而已。

  除此以外,与各个氏族部落联合进行大型的秋冬狩猎,还是维系各部落之间感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狩猎期间,可以每晚都进行聚会,大口吃肉,大碗喝汤,最后往往还会有一场盛大的宴会。
  所以在后世,仍处于部落阶段,或者保留部落时代遗风的,比如蒙古人和满清皇室,就喜好狩猎活动。
  太康的这一爱好无可厚非,后世记载中说太康是因为喜好狩猎,不关心方国内的农耕生产,才导致后面的祸乱的,这就是周时期成熟农耕时代对上古的错误想象了。
  太康之所以遭遇后面的战乱,源于部落时代王族内部权力的分散。相对更早时代的部落酋长来说,方国的君主权威要大的多了,但是各个氏族的族长,王族内部的叔伯兄弟,都拥有自己的部众,在方国内部来说,国君依然只是各支山头联盟共主的角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