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电影的有很多青年人,即使有人知道她刚刚嫁人,但是还是忍不住过来买点东西,借口可以和她说上两句话。因为她不但长得极为温柔漂亮性子极好,而且身边还有三个妹妹没有嫁人的。
站在门口外,远远的看了玉宝一眼,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改变,但是我没有进去供销社里。像我们这些小孩子,身上是不会有一分钱的,进去不买东西难道看着人吃?
看到她那依旧的笑意,似乎就感觉到心里踏实一般。
美好的东西,不分老少,那都是会欣赏的。其实我也不懂漂亮,就知道她很好看。
其实我也不愿意进去供销社,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我早就听说,这供销社当年地下是个乱葬岗。这事千真万确,如今用脚跺地面的话,还能听到地下传来声音。
大人们都是这么说,当年在这供销社地下,不但是有很多棺材,也有不少尸骨。就是建国之后不信邪,为了证明世上无鬼,村里在这里修建了这个供销社。
不知道是不是邪不胜正,反正自此建好之后几十年,倒是没有出过什么怪事。但是随着年月久远的原因,屋里的地面也会时不时的塌陷,有时候还会露出棺材盖的样子来。
这些话自然是住在供销社里的人说的,就是玉宝的父亲慈珍都说过,因为他们家在这住了好几年了。光是听到这些传说,我就已经够毛骨悚然了,哪里还会有心情进去。
平时如果不是跟着大人,或者和家里人一起买东西,就是喜欢看玉宝的话,我也是只站在外面的门口。
今天她几个妹妹居然没有在,只有她和她父亲慈珍在卖货。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天色逐渐变晚了,在外面看着她的脸色,居然看去有些发白。即使她带着一丝笑意,可是我都隐隐感觉有些无力。
可是我没有想太多,因为毕竟刚刚经历了人凤堂客的事情,似乎空气中还散发着恐怖 。如若不是今天看电影的诱惑太大,加上有小华也在的话,不然我是绝对不会出来的。
玉宝的神色我似乎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想着她皮肤好白呢!我们没有在供销社面前逗留多长时间,我拉着小华过来电影院面前,因为电影还没有进场,我怕叔叔找我们。
电影院门口有个不小的坪地,好多的青年男女来了,自然也有不少村里人。因为挨着国道边的原因,路边有房子的人家,一边端着碗吃饭,一边看着这边的热闹。
我看到很多熟人,也看到有人在卖冰棍。这冰棍就是大院里的冰棍厂产的,一般都是黄糖冰棍和白糖冰棍,但是能够在这夏天吃上一根,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想到叔叔的承诺,我没有敢张扬的和别的孩子一般到处窜,而是拉着小华蹲在一旁的碾米机房前。这里只有两间小小的土砖房,就是供销社联排额外间隔出来的,如今成为了村里电动碾米的地方。
这里最靠近铁门,也就是挨着电影院,我们藏在一些大人的身形之后,好奇的看着形形色色的青年。
那些大声喧哗的,目光四处游荡,想引起别人注意的,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临近村子里的。
其中有五个苟姓兄弟,就是来自于当年国道路过的那个村子向家村。听大人们时常说起,他们的父辈耍得一手好狮子。
在我们乡下有句俗语叫挨打的把式,会打的戏子。
说的就是练功夫的人,一般出去都容易挨揍。因为他们自认学了几手功夫,总想找人挑衅一下。但是这个世界高人太多,往往不知道就会挨揍了。
这件事情我深以为然,因为我们家就有一位高手,那就是我外婆的母亲,我平时尊为老外婆。她平时时常对人说,手似两扇门,全靠腿打人。
我以前不知道什么意思,上学之后看了《杨家将》《霍元甲》这些书,才知道这是练功夫的人常挂在嘴上的。
渐渐的我也听人说,老外婆年轻的时候是个练家子,一直随老外公在苗疆的。后来老外公因为一件大事离奇过世,她老人家才带着几个孩子回来原籍。
而大家说的会打的戏子,那是旧时的说法。
因为在舞台上表演的人,包括唱大戏的、舞龙、舞狮的,他们为了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几乎是天天都要练习基本功,拉筋踢腿高上低下的,所以有的时候比练家子还厉害。
我想大家就是介于这一点,对这苟家的五兄弟有些忌惮,不过看他们的样子有些嚣张。
他们不但对一些少女和女子带着审视,而且窃窃私语显然让人感觉不好,可是他们好像没有感觉一般。因为他们身边还站着几个结实的青年,所以一些人都敢怒不敢言。
听大人说,每次放电影的话,几乎都会发生一些冲突。因为年轻人大多数精力过剩,而在炫耀的年龄,都想展现一下自己,于是往往会为了一些口角而发生决斗。
当然在这个年代里,还极少有人拔刀,最多就是拳脚相向的。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这已经是很恐怖的事情了。我从小看到打架就害怕,而且会手脚发软,所以一向都是离危险远远的。
这些人有没有他们父辈的身手,可能是没有几个人知道。
但是光看着他们那眼神,好像旁人都不在他们眼里,便知道他们就是精力过剩。
这个时候的年轻劳力,都有着几把子力气。这几个兄弟一看体型就知道,平时应该都是干活的好手。不说他们是否继承了父辈,光是按正常劳力来看,一般人也不是他们对手。
乡里人朴实,谁会没事闲的蛋疼,非要找人打一架。没有人过去掂量他们,但是有人还是会估算的。平时乡里人有个最简单的想法,那就是好汉不吃眼前亏。
明明看到人家几个兄弟在,身边还有几个朋友,谁会闲着没事和他们去冲突。哪怕在眼神上受点歧视,有些人也低下头无所谓了。
因为大家对他们兄弟比较熟悉,那还是因为据说他们的父辈。因为在以前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就是挨近五服之内,或者算在六族之内的,那都算是比较近的亲戚。
而苟家兄弟的父辈,据说和我们村里某人是堂表亲。所以作为老一辈的人来说,对他们还是比较宽容的。就是有那些不服气的,想站出来出头一下,也被老人们低声训斥了。
意思自然是因为乡里乡亲的,大家怕到时候有了纠纷,老人聚到一起脸上不好看。
可是他们自己好像没有这个觉悟,仍然在那里放肆,而且有人不时吹两声口哨。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虽然还小,就是站在人后,都感觉他们有些讨厌。
对于这些没事找事的人,我自然不想关注,就是真的万一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是我们可以解决的。然后我看到牛永祯他们几个来了,居然黑压压也有好几个人。
首先我看到了永蕙姐妹和华园姐妹,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永蕙来了,忍不住朝他们凑了过去。
其实想想也很好理解,我和小华终究还是小的,看完电影肯定是比较晚了,我们回去的话心里还是有些计较的。牛永祯他们肯定带着手电筒,到时候可以和他们一起走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