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三亚湾的奇幻经历,你们还来么?》
第1节

作者: 黄斯特洛夫斯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18 14:40:00
  鉴于去年的惨痛经历,今年元旦一过我就率先加入互联网抢票大军之中,没厮杀几个来回,就接到我爸妈的信息,说他们今年要去三亚过年,于是我立刻转移战场,开始加入对空作战。好在时间尚早,票价便宜,竞争也不激烈,机票顺利搞到。
  几天之后我就乘坐海南航空的大飞机从北京来到了三亚,这一下就穿越了整个冬季。那首歌怎么唱的,“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我想这正是这种迅速的大范围的跨纬度季节错乱综合症的表现。
  在三亚我遇到了一些奇怪的人,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还想明白了一些一直没搞清楚的问题,总体来说收获颇丰,值得聊上一聊。
  我先说一下剃头这件事啊,三亚郊区这边理发店里边纯剃20,洗剪吹25,还有一种露天街边剃,这种形式全国各地到处都有。
  从打我在安定门那居住的时候开始,我就一直想在街边剃一次头。
  那些老师傅只用传统的手动推子,外加一把木梳,就能搞定一切,一看就是民间美发高手,而且费用就像他们脸上的微笑一般平和近人,通常只要三块或者五块。每当我在那些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看到在街边理发的老年朋友们,心中总是充盈着一种莫名的羡慕和嫉妒,仿佛总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看!这才叫真正的理发。再看那些华丽店面里,只会着各种现代西洋奇技淫巧,造型怪异家伙们,相比之下那简直就是小丑啊!”

  这些天,我在海南岛最南边休闲,旁边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大街坊——那就是三亚凤凰机场。那些飞机各个都彬彬有礼,通常在它们落地前都会飞过来看我一眼,打个照面。在这些巨大声响的滋润下,我的头发开始飞快的生长,眼瞅着长度就到了值得一剃的临界点。今天从海边回来的时候,一个街边的理发棚子赫然出现在眼前,我觉得这就是机缘,必须要一偿夙愿。
  什么才叫高手?朋友们,不走寻常路,那才叫高手。就是要和你们谁都不一样,这需要勇气,还需要数十年磨练下来的技术,积累总结的经验和阅人无数的直觉。人家这理发连大镜子都不用,这叫什么?这叫心手合一!要是瞄一眼,下一剪,那就载了。况且直接用眼睛看,那反倒是最不准确的了,因为欺骗我们的常常就是我们自己的眼睛,不同的角度、光线……周遭环境,甚至是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视觉的观察,从这个角度来说,“横看成岭侧成峰”那都是最单纯的了,所以说一个专业的美发工作者,他一定是有一杆自己的标尺,在那颗既成熟又新鲜的心里,那是什么?是灵魂。当然了,也可能是我过度阐释了,哈哈。再看那古朴的纯手工木质理发椅,沧桑的推子,锃明瓦亮的刮脸刀,最主要的是,理发剃须刮脸全套只要十块钱。

  我想最高规格的宣传和推广一定都是寂静无声的,因为很多些时候言语都是无用和苍白,为了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我只是尽可能简短的说了两个字,“短点”。
  事实证明高手的境界必须要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外,因为我们有的只是生活,而高手是艺术。对这位老朋友来说,木梳似乎都是多余的,我猜如果能让他用手薅的话,他连推子都能省了。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我理发这件事——如果我的嘴是水帘洞,那么不断飞落下来的我的头发,就像是一道黑色的瀑布,从我眼前奔流而下,连绵不绝。

  大概十分钟之后老哥点着了两根儿烟,一根自己抽,另一根分给我,他说,“来抽几口冷静一下”。我叼着烟说,“我为什么要冷静”。他说,“因为这个”,然后拿出一面小镜子,在我面前一顿比划,动作很快,想要照给我看,又不想让我看清。即便是只在电光火石之间,我还是看到了他的作品,也就是我的脑袋。我们家乡那边对于一个人发型的评论的最低标准就是形容其像狗啃的一样,那么他给我剃的这个头,我只能说是连狗啃的都不如。

  我刚要摔镜子,他立刻接着说,“我是海南岛第一心灵理发师,人们为什么会这样称呼我?”这一下分散注意力的办法还真是管用,我立刻接着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我给你们剃的头,最终呈现出来的,都是你们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能成为的样子。”我说,“是么?真的假的?”,拿过镜子又仔细看了看,难不成我希望自己是金正恩?!
  我正在思考这件事的时候,他又给我戴了一顶斗笠,然后又收了我二十块钱说,“这鬼地方阳光直射角度太高,哪有人不带帽子就出门的,给,戴上这个回去吧。”
  我一想也对,戴上这个帽子谁能看出我的头型,脸都挡住一大半,况且这地方又有谁认识我,nobody !再难看又能怎样?想到这我就昂扬的回去了,路上谁看我,我就恶狠狠的回看过去,一路走来也是相安无事。
  但是有一句心里话我还是要说,那就是,海南岛街头理发技术亟待提高!
  日期:2017-02-18 14:41:18
  三亚湾的猎鲨少年
  经过几天的观察和体验,我觉得大海带来的最切实的礼物,就是可以让我们看着它发呆,不在风浪中,只在沙滩上,在好天气的温柔里,这是一种安慰。
  这一天我在海边闲逛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少年。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穿了一件红黄间条的球衣,配红色短裤,那是西甲巴塞罗那在2013-2014赛季的客场比赛服,非常醒目;其次是他背了一个很大的黑色汽车内胎,内胎充满了气,在他身后形成了一道黑色圆环,正面看过去,他这个造型就像是一个什么品牌的LOGO。他翻过海堤而来,直接下海,坐在轮胎上没见有什么动作,就慢慢的漂进大海里去了。我很好奇,就一直盯着看,直到他变成一个在远海上下起伏的小点。这时候旁边一个艳丽俄罗斯大妞儿翩然走过,我不禁目光追随了一会儿,再找那小伙儿的时候,人已经消失在茫茫海上,不见了踪影。我想没准他要漂去对面的西岛游玩,也就没再理会。

  日期:2017-02-18 14:42:10
  阳光把沙滩晒得温暖,海风吹过,不时有沙粒从小的起伏上滚落,这个微妙的时刻,小螃蟹在机警的挖掘栖息的沙洞。我观察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抬头看见海上一个小点从远处漂了回来,是那巴萨少年回来了。这次我没受干扰,一直盯着他,快到岸边的时候我好像看明白了,他其实是用脚在划水,坐在轮胎上,脚在水里,小腿被气圈遮挡,所以看不见他有什么动过。
  他准备要上岸的时候,我走过去打了个招呼说,“那孩子,你下海干什么去了?”
  他说:“这还用问么,抓鲨鱼啊。”
  我说:“你吹牛呢?抓鲨鱼?”
  他说:“没吹牛”
  我说:“那你抓到了么?”
  他说:“抓到了。”
  我问:“在哪呢?”
  他把手里的绳子一扯,我看水里面黑白影翻滚,分明是一条大鱼在水里面翻了一圈露出了白肚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