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
第4节作者:
汉唐星空
另外,“刘媪”两个字中包含的信息也十分重要。
第一,“刘”字。据《左传》记载,哀公三年,刘氏、范氏世为婚姻。句中“刘氏”指姬姓刘氏。
姬姓刘氏,源于姬姓刘国。刘国故城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偃师。《左传》、《国语》等史籍记载,刘国第一任国君刘季,是周顷王的小儿子,同时又是周匡王和周定王的同母兄弟,约于公元前599年前后被分封,建立刘公国,谥号“康”,即刘康公。刘国自康公、定公、献公、文公、桓公五世,相继为王室卿士,地位显赫。
上句中,“范氏”指“祁姓范氏”。“祁姓范氏”和“祁姓刘氏”以范武子为祖先。范武子即晋国风云人物士会。
刘媪所处的时代,同姓不婚而同氏可婚。当时只有两种刘,即“祁姓刘氏”和“姬姓刘氏”,而刘媪的丈夫刘邦属于“祁姓刘氏”。
所以,刘媪有可能是“姬姓刘氏”。
第二,“媪”字。后世很多学者认为“媪”就是对老婆婆的称呼,错矣!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所处时代的语言习惯去理解过去,殊不知这样极易犯错误啊。若想正确的理解“媪”字在公元前3世纪的意义,必须参考当时的书籍。
比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薄疑归言之媪也,曰:‘卫君之爱疑奚与媪?’媪曰:‘不如吾爱子也!’”又比如《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上述两句中的“媪”分别指卫国大臣薄疑的母亲、赵惠文王的王后。两个人怎么说都不可能是一般的老婆婆,所以“媪”这个字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少是尊称。
所以,“刘媪”在她所处的时代至少是个贵妇人,绝非后人所理解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太婆。
(五)太上皇后李氏,嬴姓李氏,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197年,是刘太公续娶之妾。生子刘交,即楚元王。
2200多年前的中国,姓氏纯洁而又简单。至于李氏家族的详细情况,由于司马迁的疏忽,并无记载。但根据古人婚姻中的“门当户对”这一原则,李氏家族也因该是丰邑周围地区的名门望族。
日期:2016-10-03 06:58:54
(六)长兄刘元,字伯。之所以不是“字孟”,因为刘元是“嫡长子”而非“庶长子”。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春正月,在垓下之战结束后的第二个月,登基前一个月,刘邦追尊刘元为“武哀侯”;高后八年(公元前181年)夏五月,吕雉追尊刘元为“武哀王”。谥法云:克定祸乱曰武,恭仁短折曰哀。从谥号上看,刘元应该在某次战役中战死,而且死时岁数不大。
这次战役可能是公元前240年前后秦国攻打梁国的某次战役,刘元作为刘氏家族的嫡长子参加了这场战役,不幸战死。刘邦对长兄刘元兄弟情深,还未登基就急着给刘元上尊号,以表达自己对长兄的思念。
奇怪的是,刘元虽然作为嫡长子,但后代却不兴旺,反而愈发没落,最后不知所踪。
大概是因为刘元死时年轻,儿子只有一个,即刘信。高帝六年,即公元前201年,刘信被封为羹颉侯。羹颉侯,在今天的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这个侯的来历非常有趣。刘邦未发迹时,曾经躲避难事,经常和宾朋好友路过大嫂家去吃饭。大嫂讨厌小叔子,小叔子和宾客来家时,大嫂假装羹汤已吃完,用勺子刮锅,宾客因此离去。过后看锅里还有羹汤,刘邦从此怨恨大嫂。等到刘邦当了皇帝,只分封了刘元的儿子刘信为侯爵,而非王爵,尽管追尊了刘元为武哀王。侯爵名为“羹颉”,即羹汤和刮锅,表示刘邦对刘信的母亲当年的行为扔不能释怀。
自己的大兄多么优秀,居然娶了一个如此浅薄的女人!大兄生前多么关爱自己,而如今,大嫂居然这么做!真替大兄惋惜,娶了这样一个女人,不值啊!
其实刘元妻子的良苦用心有多少人会明白?
阿邦,你也别怪大嫂,你是不当家不知油米贵啊!自梁国灭亡后,刘家家境比不上以前了,你竟然还像从前那样领着大队的朋友来家里胡吃海喝!别学公子无忌了,人家是国君的兄弟,不差钱!我们差钱啊!为了你的面子和家里的处境着想,大嫂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司马迁在此处巧妙黑了刘邦一下。他说,刘邦称帝后,把兄弟都封王了,唯独没有封刘元的儿子,然后,刘邦父亲看不下去了,为自己的长孙说话,刘邦发表了一番假惺惺的讲话,才封自己的大侄子为羹颉侯。事实上,刘邦首先分封的便是自己的侄子刘信,然后是次兄刘喜为代王,最后是四弟刘交为楚王。司马迁这黑黑得,高水平啊!
《匈奴列传》记载: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即公元前198年,刘邦派遣刘敬送皇族的公主去给单于当阏氏。其中,这名参与和亲的公主估计就是刘元或刘喜的孙女。我更倾向于刘元的孙女,即刘信的女儿。刘元家族太没落了,以至于连这位和亲的公主也连累着湮没于历史长河中。至于刘喜家族,至少还有个掀起惊涛骇浪的吴王刘濞,担任宗正的刘通。刘交家族,名人就很多了。后文还会一一提到。
(七)次兄刘喜,字仲。大概是刘煓得到第二个儿子时,心情十分高兴欢喜,于是给他起名为“喜”。高帝六年,即公元前201年,刘喜被封为代王;高帝七年,匈奴攻打代国,六十岁的刘喜弃国逃到洛阳,后被废去王爵;高帝八年九月,被封为合阳侯,合阳国,位于今山东省枣庄市;惠帝二年,即公元前193年,刘喜去世,因为长子刘濞被封为吴王的原因,被追谥为代顷王。
谥法云:甄心动惧曰顷,敏以敬慎曰顷。从谥号上看,刘喜是个警惕性高而又谨慎的人。匈奴一攻打代国,他警惕性和谨慎都过高,于是丢弃代国,一口气地、一溜烟地一路狂奔到洛阳,离匈奴老远老远的,拍着自己的胸膛,喘着粗气,喃喃自语道:吓死老子了。
刘喜大概是患上了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毕竟刘喜经历过秦梁、汉秦、汉楚等一系列战争,见到了战争的残忍和血腥,可能曾命悬一线、朝不保夕,后来获救,于是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于乱世,活着不容易啊!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命都没有了,王爵算什么,侯爵又算什么?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刘喜或许曾这样想过。
刘喜的上半生生活于富贵之家。等到秦灭梁,家道中落,刘喜从贵公子沦为平民。由于长兄死于战争,刘喜成为家族中的顶梁柱,开始忙着经商,治产业,以供养家族的开支。
四弟刘邦起兵反秦后,刘喜与舍人审食其留在丰邑照顾刘太公等家人。后来,刘邦、项籍反目,留在丰邑的刘喜等人就成了项籍威胁刘邦的人质。刘喜跟着父亲刘煓经历了刀光电影、刀山火海。直至汉王四年八月,即公元前203年8月,刘项二人达成鸿沟协议,刘喜等人由危险状态转为安全状态。
对于刘喜弃国逃跑这件事,按照汉法,刘喜是要被杀头的。刘喜大概摸准了刘邦的脾气,知道这位贤弟宽容大度,所以才有恃无恐的从边疆逃回内地。对于刘邦而言,刘喜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兄长,所以不忍心处罚刘喜,只是废去他的王爵,过了一年又封他为合阳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