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于是一翻身坐了起来,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难道就不能遗臭万年吗?(‘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资治通鉴》和《世说新语》都把桓温说这句话的时候放到了桓温生命的晚期。而我觉得桓温正值壮年,有心杀贼却受到排挤,眼巴巴地看到大好时机就在眼前却无能为力,内心在愤怒和不甘心之际,在忠臣和贼子之间反复挣扎,才更有可能说出这样一句怨言来吧。
终于,忍无可忍的桓温于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十二月再次上表要求北伐。这次他没有等候朝廷的回复,在奏表送出的同时,就亲率五万大军从荆州出发,顺长江而下,抵达了武昌(今湖北省黄冈市)。
桓温的这一举动实在有些莫名其妙。古时候军队的统帅在没有接到皇帝的命令是不能随便带领军队离开驻地的,凭此一条就是死罪。更何况桓温带兵不向其他地方进发,而是直指都城建康,这是要干什么?要造反吗?
当然不是。那时候桓温要想进攻淮河以北的河南地区,大军走陆路是很不方便的,士兵疲劳不说,大量的粮草物资在陆地上无法顺利运输。而走水路就容易得多。走水路就要先沿长江东下,在扬州进入秦始皇时期开凿的邗沟北上,再进入淮河,通过淮河的部分之流向西向北前进。因此,桓温打着北伐的旗号,向建康进军也有其合理性。另外,也可能是桓温被司马昱和殷浩压制得太久了,趁机耍耍小性子。也有试探朝廷底气的可能。
朝廷可是被桓温的这一举动吓得不轻。要知道,东晋立国以来,一共有两人(王敦和苏峻)三次(王敦两次,苏峻一次)带兵兵发建康。除了第二次王敦病死军中而失败,其他两次都攻克了建康。一次气死了晋元帝司马睿,一次俘虏了晋成帝司马衍长达一年时间,给当时年仅七岁的小皇帝的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这次桓温率军前来,到底是想干什么,朝廷上下心里也都没底。
而殷浩更是被吓坏了。殷浩被司马昱重用后,不仅仅压制桓温,还下重手打击不听朝廷话的大臣。老臣司徒蔡谟,就是刘惔和王濛想联手捉弄的那位,都七十多岁了,被殷浩收拾得率领全家穿着丧服,跪在廷尉署门前请罪。因此朝野对殷浩也有微词。这次桓温率军前来,殷浩认为就是冲自己来的,一时慌了手脚,竟然打算辞官回老家继续隐居。
时任吏部尚书的王彪之对殷浩说:“桓温如果是打算兴师问罪的话,您是首当其冲啊。如今您和桓温的梁子已经结下了,您还能跑得了吗?就算回去做个平头老百姓,您的身家性命还想保全吗?如今只能静观其变,坐等桓温前来。让会稽王司马昱先以个人的身份给桓温写信,阐明利害,让他退军;如果桓温不听,就以朝廷的名义下旨,严令桓温退军;如果桓温还不听,就发动朝廷的军队讨伐他。您怎么能够无缘无故地先自乱了阵脚呢?”听了王彪之的话,殷浩才从慌乱中平静下来。
司马昱的抚军司马高崧也对司马昱出了同样的计策。于是司马昱就给桓温写了一封信,信中先吹捧了一下桓温;再以军队实力不济,后勤供应艰难说明拒绝桓温北伐的客观理由;接着委婉地指出桓温的军事行动给朝廷带来了困扰,并指出这样的行为给国家带来的危害;然后司马昱又展开了自我批评,说自己能力不行,德行不够,“内愧于心,外惭良友。”最后期望桓温可以和自己一条心,为国家贡献力量。
整个一封信倒是至情至理,但是通篇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低三下四”!由此可见,说明司马昱一是很看重和桓温的友情,二是在桓温面前根本就强硬不起来。
而桓温似乎很吃这一套,看到了司马昱的来信,桓温立刻拔军起寨,回到了荆州。同时给朝廷上了一封奏表,言辞也非常恳切,说明了自己出兵只是希望北伐,收复失地,没想到给朝廷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很自责。最后再三强调自己的忠心,也婉转地表达了希望朝廷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对自己无端地怀疑。
朝廷收到了桓温的奏表,也表示出相当的诚意来安抚桓温,竟然授予桓温太尉的头衔!太尉虽然只是个虚衔,但是位列三公,代表了无上的荣耀。桓温坚辞不受。这也说明此时的桓温不想太招摇,惹人嫉妒。
于是,一场看上去惊心动魄的内乱,最后和谐地收场了。
日期:2017-01-05 15:07:12
南郡公桓温——有贼心没贼胆还死要面子的一代枭雄——之十一
打发走了桓温,但是北方的乱局就摆在那里,谁都知道应该趁乱做点什么。司马昱也在筹备北伐,当时朝廷主要的军事集团,一是桓温的荆州军团,另一个就是掌握在朝廷手中的由徐州和豫州流民以及扬州(不是现在的那个扬州市,当时的扬州包括今江苏省沿江地区,苏南地区和整个浙江地区。)百姓组成的徐豫军团。司马昱用人不疑,把朝廷最后这点老底子,全交给了殷浩。
前面介绍过,殷浩年级轻轻就是清谈界里的超一流高手,学术水平那是没的说,但是带兵打仗可就是个外行。同时,殷浩的统战工作做得也很差。当时,北方的一支羌族部落,为避石赵的内乱,在头领姚仲弋的带领下,举族南迁,投降了东晋。姚仲弋死后,其子姚襄成了首领。殷浩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特别讨厌姚襄,几次三番地想除掉他,但都没有成功。当时殷浩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正率领朝廷的精锐共七万兵力驻扎在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姚襄不敢和殷浩硬碰硬,就派手下谋士权翼去劝说殷浩。在理直气壮的权翼面前,殷浩心里有鬼,居然放下了对姚襄的戒心。而姚襄却对殷浩恨之入骨,伺机对殷浩发动反击。
机会很快就来了。自认为准备妥当的殷浩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著名的兰亭集会发生在这一年春天。)十月,殷浩全军出动,开始北伐,目标是收复晋朝的旧都洛阳。殷浩让姚襄做先锋,自己率大军尾随。姚襄才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部队走到了山桑(今安徽省蒙城县坛城镇),姚襄向殷浩谎报,自己的部队发生了溃散,要殷浩速来支援,实际上预设好伏兵,给殷浩下了个套。殷浩不知是计,加速部队运动,一头钻进了姚襄的口袋,被姚襄打了个措手不及,不但损失了上万的军队,辛辛苦苦筹备的辎重也全被姚襄俘获。
司马昱筹划多年的北伐,就这样被殷浩给搞砸了。
本来已经倒霉到家的殷浩,又被老友桓温狠狠地踩上了一脚。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正月,桓温上书朝廷,历数殷浩的斑斑劣迹,要求朝廷废黜殷浩。桓温的上书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朝野的声音,司马昱眼看保不住殷浩,只好废殷浩为庶人,押送到东阳郡的信安(今浙江省衢州市)软禁了起来。
软禁之中的殷浩依然不失名士风采,表面上没有任何的颓废和忧伤,还在名士圈里声称,从此开始研究佛学,(当时佛学还没有被士大夫阶层普遍接受)很快殷浩还就成了佛学行家。然而殷浩的家人经常看到殷浩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用手指在空气中写字。仔细观察后发现,殷浩写的是“咄咄怪事”四个字(这就是成语“咄咄怪事”的来历)。可见表面上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的殷浩,内心有多么的苦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