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28 09:28:02
第一件事儿,唤作太武灭佛。
咱前面说过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咱前面没说过,拓跋晃信佛!
做为佛教徒,拓跋晃当然不乐意看见北魏出现灭佛这样的国策;但这事儿是他爹拍板儿定下来的,拓跋晃虽说也劝他爹别太过,但毕竟不敢梗着脖子强横。但是,对于站在旁边煽风点火并且具体执行这件事的‘枪手’崔浩,可就不客气了。
不客气的结果,是引来了崔浩的顽强反击;这就是咱要说的第二件事儿,不知道兄弟们还记不记得刘洁案之前拓跋焘那次北伐,时间是公元443年;在那次北伐中,拓跋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把太子带在军中。
太子是什么?
那叫国本!
在这次军事行动之前,举凡拓跋焘亲征,都要把拓跋晃留在京城监国;而这次,很奇怪,拓跋焘把拓跋晃也拽上了。
日期:2016-11-28 10:09:42
为什么说这事儿奇怪,看两段史料——
《南齐书·魏虏传》“宋元嘉中,伪太子晃与大臣崔氏、寇氏不睦,崔、寇谮之。玄高道人有道术,晃使祈福七日七夜,佛狸梦其祖父并怒,手刃向之曰:‘汝何故信谗欲害太子!’佛狸惊觉,下伪诏曰:‘王者大业,纂承为重,储宫嗣绍,百王旧例。自今已往,事无巨细,必经太子,然后上闻。’”
《高僧传·释玄高传》“时魏虏拓跋焘僭据平城,军侵凉境,焘舅阳平王杜超请高同还伪都。既达平城,大流禅化。伪太子事高为师,晃一时被谗,为父所疑,乃告高曰:‘空罗枉苦,何由得脱?’高令作金光明斋,七日恳忏。焘乃梦见其祖及父皆执剑烈威,问:‘汝何故信谗言,枉疑太子?’焘惊觉,大集群臣,告以所梦。诸臣咸言:太子无过,实如皇灵降诘。焘于太子无复疑焉,盖高诚感之力也。(以下为甲子诏书内容)……时崔浩、寇天师先得宠于焘,恐晃纂承之日夺其威柄,乃谮云:‘太子前事,实有谋心。但结高公道术,故令先帝降梦。如此物论,事迹稍形,若不诛除,以为巨害。’焘遂纳之,勃然大怒,即日收高。”
解释一句,上文的释玄高大师,是太子拓跋晃的老师;拓跋焘做完这个梦后,恁猜怎么着?崔好说,这梦是释玄高大师施法搞的鬼,拓跋焘一怒之下,将释玄高逮捕入狱,随后杀害。
这两本书,成书时间和地点都有差异,但却惊人相似的传达出两个信息,一是崔浩和太子拓跋晃不和,二是由于崔浩递了小话儿,成功的让拓跋焘对拓跋晃起了疑心。
日期:2016-11-28 10:46:54
这还不算完,崔浩被擢升为司徒后,史书中对老崔同志有个形容词唤作“专制朝权”;在下之所以说,这四个字是形容词,毕竟上面还蹲着拓跋焘,这伙计是绝对不会允许大权旁落的。
但是如果看看下面这事儿,‘专制朝权’这几个字儿的想象空间可也挺大的——
按照北魏人事部门选拔官员的正常流程,国家先挑一批人(或者地方上举荐),备着;等有合适的岗位,这些人通过考核后派往各处任职。
这里边儿有两个重点,其一是论资排辈儿;其二是无论是谁,得先从小官儿干起,逐步升迁。
但是,崔浩同志不走寻常路;“曾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违反政策,一次就特批了好几十个人当郡守。
这让同样有行政权力的拓跋晃非常不高兴,“先征之人,亦郡之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宜先补郡县,以新征者代为郎吏。且守令治民,宜的更事者。”
但是,不高兴你能怎样?崔浩根本不甩拓跋晃,坚持把自己推荐的人派到各地任职。
这样往死里得罪太子,以崔浩的知识面,他应该很清楚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件事: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铁面无私,把当时还是世子的嬴驷的老师公子虔给收拾了(墨刑);后来怎么样?嬴驷上台,立即便车裂了商鞅。
有这些事儿在,崔浩能有安全感吗?
日期:2016-11-28 11:32:27
咱再说归属感和尊重。
所谓归属感,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和他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存在从属、认同和维系。再简单说,就是人和组织,相互之间有没有拿对方当自己人。尊重就更好理解了,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这两样儿,崔浩有吗?
崔浩是个汉人,当的是鲜卑的官儿;在鲜卑族群中的贵族眼中崔浩是什么?
不提别人,鲜卑贵族中有个叫长孙崇的,是位老戏骨,而且还是在拓跋珪时代就混出来的老戏骨。这厮刀马娴熟,打起仗来不怕死敢玩儿命;因此深得拓跋珪、拓跋嗣赏识;在拓跋嗣驾崩,拓跋焘继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厮隐隐就是北魏贵族的领袖人物。
不过随着崔浩的加官进爵,这位长孙领袖有点儿郁闷了。
公元426年秋天,北魏朝廷上发生了一场争论,拓跋焘准备出兵,打击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柔然另一个是还健在的匈奴夏国。
日期:2016-11-28 12:37:56
对于这两个目标,拓跋焘一直挺犹豫,柔然虽说被打了几次,可每次都跑,牲畜被缴获了不少,但其兵力犹在,时时威胁着北魏的边境;而夏国的赫连家,仗着统万城坚固,负隅顽抗,也让拓跋焘十分不爽。
先打哪个呢?
长孙嵩等鲜卑将领说,先打柔然;因为统万城十分坚固,一旦对方死守,则短期内攻不下来,届时柔然又来,如何是好?
但崔浩不同意。
崔浩说柔然更不好打,你一打它就跑;咱们出的人马多了,追不上它,人马少了,追上又没用。反观夏国,地不过千里,城不过统万,可一战而定,灭了它,再专心致志对付柔然更没有后顾之忧。
拓跋焘听听,还是觉得崔浩的主意高;就决定先打统万。
长孙崇不死心,固执的力劝皇帝听自己的意见;拓跋焘说,你这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学科学发展观,有什么见识,整天跟我眼前胡搅蛮缠,成何体统!哦,对了,你前几天是不是贪污了?这笔账我还没跟你算呢!左右,拉出去打!
于是长孙嵩便被拽出去结结实实的被暴扁一顿;看看时间,此时拓跋焘继位才两年。
也就是打这儿起,长孙崇算是跟崔浩结下仇了;这老小子开始不遗余力的收拾崔浩。
日期:2016-11-28 13:24:52
有一个事儿很好玩儿,这事儿记载在《魏书 王慧龙传》中;“初,崔浩弟恬闻慧龙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见慧龙,曰:"信王家儿也。"王氏世齄鼻,江东谓之齄王。慧龙鼻大,浩曰:"真贵种矣。"数向诸公称其美。司徒长孙嵩闻之,不悦,言于世祖,以其叹服南人,则有讪鄙国化之意……”。
齄鼻,其实就是酒糟鼻。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太原王氏是北方汉族的大士族,东晋有个降将名叫王慧龙,是东晋重臣王坦之的孙子,崔浩知道这事儿后,便让他弟弟崔恬把女儿嫁给王慧龙。太原王氏有个标志性的LOGO,就是他们家人祖传酒糟鼻;崔浩一见王慧龙,定眼儿一看后者的鼻子,握草,这酒糟鼻,果然是正宗的;张嘴就来了句,"真贵种矣。"。这还不算,崔浩逮谁跟谁说,你看人家王家人的鼻子长的,给力、漂亮!这让身为鲜卑主流贵族的长孙崇非常不爽。于是便跑去拓跋焘处狠狠的告了一状,上纲上线给崔浩按的帽子是‘讪鄙国化’。
这可是顶大帽子,拓跋焘听完也巨愤怒,“世祖怒,召浩责之,浩免冠陈谢得释。”
崔浩扒了帽子玩儿命磕头才得以过关。
日期:2016-11-28 16:00:24
这事儿看起来小,但挺值得玩味,尤其是拓跋焘的态度;拓跋焘这个人,别看那会儿年纪不大,虽说性情火爆,但头脑很清醒。一个酒糟鼻能让他‘怒’吗?显然不能,拓跋焘在意的是这件事后面你崔浩把一个汉族大姓捧那么高,还特么‘贵种’,你想干嘛?他们家‘贵’了,谁贱?
这里边儿就得说,中国历代少数民族统治汉族,都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因自己不论民族人数,还是文明程度都不如汉族;没错儿,马上您能打天下,马上能治天下吗?治天下,那会儿没有‘民主、法治’的观念,您不还得靠‘经史子集’这套封建糟粕嘛?
可是您要是比这个,少数民族跟汉族那就是喜马拉雅山到八宝山的差距;这就由不得少数民族不自卑。
这一自卑,少数民族统治者往往就会对民族问题、华夷之分非常敏感。
可能有的兄弟会说,你说的不对,不拿崔浩当自己人,以拓跋焘为首的北魏朝廷会给崔浩那么高的地位吗?他被杀的时候位居三公,那已经是顶级高官了。
日期:2016-11-28 17:11:38
在下对这事儿的理解是,‘人先有使用价值,然后才会有价值’;这话,您慢慢儿琢磨,看看咱们身边儿,尤其是单位里,有没有崔浩这样的人,业务能力很强,但始终不为单位大多数人接受,可老板还在用他。
这样的人没别的,能力强啊!
这样的人有一点,没朋友啊!
对了,电视剧中有一个形象挺类似,林永健、吴秀波主演的《黎明之前》,有兴趣的话,兄弟们可以看看,看看里边儿的李伯涵。
还有一个事儿,说起来也跟灭佛有关;您想想,连太子都信佛,鲜卑贵族中信佛的人得有多少?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看过前文的兄弟不知道还有没有印象,鲜卑人之前是多神崇拜,后来崔浩上书拓跋焘,请求朝廷予以整顿,完全按照中原礼仪将符合北魏主流价值观的神祗、神殿留下,对不符合规定以及重复祭祀的、小的神灵神庙全部以废弃拆毁。
宗教这东西,最能区分归属;你有你的信仰,我有我的追求,你尊你的孔夫子,我拜我的黄大仙儿,碍你崔浩哪儿疼?你说拆就把我们的大仙儿庙拆了。
有这些肎节儿在,崔浩在北魏朝廷,简直就是个非主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