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容情—— 四道灵光四世人,三元聚顶精气神;镇妖降魔当天职...》
第3节

作者: 丝刀口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年九月,秋风苦雨已下了两天三晚。柳宋思从外面晚餐回来,天色已渐渐暗淡。在经过龙吟斋时,有一团黑糊糊的东西出现在前面的石墩上。当柳宋思走过去时,黑影渐渐地膨胀起来,并射出绿光,好像在防备柳宋思的袭击。因自然光线不足,柳宋思没有看清前面究竟是什么东西。
  突然,黑影一声凄厉尖叫后,猛地向柳宋思右前方蹿去。几乎在同一时间,柳宋思发出了大声惊叫,既而大汗淋漓,湿透衣背。他这叫声是被吓出来的,三魂七魄恐怕所剩无几了。这时的他前无救兵,后无人影,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这时,在他的脑海里想起了在书馆中流传的离奇故事——
  在大明成化年间,学府龙吟斋住着一个叫李冠一的大学问家,在学府教授学生达十年之久。李冠一学富五车,才华过人,天文、历史、理学、文学样样精通,特别是在文学上有很高造诣。学生无不尊重他,在社会上很有名气,深得宪宗皇帝赏识,多次请他入朝为官遭拒绝。
  李冠一天生傲骨,他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到底,宁可得罪权贵,也不放弃原则。
  有一次,李冠一因提议改善学生伙食问题,与山长发生了冲突,
  双方各持己见,不肯相让。但山长比较独断,即便是正确的意见,也不一定听得进去,有时还会对反对强烈者予以压制。李冠一认为自己的很有道理,就联合了几名老先生对山长进行联名建议。虽然李冠一的目的已经达到,但因此得罪了山长。山长便处处对他进行报复,无故挑剔,甚至动不动就扣压薪金。
  此后,李冠一郁郁寡欢,少与人言。不到一年,李冠一便郁悒而终,去世时,年仅三十六岁。
  传说在他临死当天,本来晴空万里,突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霎时狂风大作、暴雨倾泻,大地就像要被吞噬一般。当李冠一咽气之时,一声龙吟似的闷雷滚过学府前坪,消失在龙吟斋,随即一股青烟冒出,环绕在学府上空,久久不见散去……
  当时就有人说:那声闷雷是东海龙王在为李冠一的死表示惋惜,那缕不散的烟云就是李冠一的阴魂;也有人说,这缕青烟是李冠一不舍这千年学府和心爱的弟子们;也有人说,这是上天为李冠一鸣不平,为山长的所作所为在愤怒。

  李冠一死后,学府上下无不为之悲痛,就连山长也有了后悔之心,亲自为他主持了七天七夜的法事和丧礼。李冠一不舍魂魄,让他的弟子们既伤感又恐惧。为了纪念他,龙吟斋一直陈列着李冠一生前的实物,并在厅堂前设立了他的灵位。
  明代隆庆二年,著名画家李承天来到这里写生,看到本家有这么显赫的学者、传奇的故事,很是仰慕。便根据各种情形,勾画出李冠一的肖像。后来人们一直供奉着,还不时有人前来凭吊、礼拜。
  故事真假与否,已无可稽考,也许是人们对有学问的人英年早逝的一种神化吧!但柳宋思在书馆的确听到过这个传说。刚才的事又恰恰发生在龙吟斋,他不自觉地把这件事与传说联系起来。虽然柳宋思是一个无神论者,但凑巧的事实,不得不让他产生联想和畏惧心理。
  柳宋思坐在黑影蹲过的石墩上,重新回想起刚才的一幕。他凭着聪明的头脑,慢慢疏理着头绪。他不相信这世上真有什么鬼神,只是人们的幻觉而已。那声尖叫,分明就是猫的叫声;窜出来的姿势,分明就是猫的姿势,从而他判断出那黑影可能是一只猫。唉,也许是李冠的冤魂在延续吧!可是,究竟是什么东西,谁也无法知道。

  柳宋思清楚地知道,没有人会陪他走过这令人毛骨悚然的路段,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这样的现象,柳宋思在这三年的旅程中遇到过多少回了,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他不喜欢与人交流,更怕让人说他胆小;更重要的是,他还清楚地记得兄弟龙华对他说过的“到时别后悔”那句话。
  三年下来,柳宋思也逐渐习惯了他现在的生活,既简单又充实。
  柳宋思开始了学术研究。他经历了艰难的心路历程,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而且一炮走红。如果要继续研究,深入探索,必须查阅大量资料,参考大量文献。而简陋的住处是无法存放资料和书籍的。如此,他利用工作之便,干脆将书房搬到了书库,既方便查找,又节省了时间。当然,柳宋思这种做法是违反规定的,但刘家骏和馆委会其他成员注重人才培养,对柳宋思非常看好,也就网开一面,默认了他的做法。

  日期:2016-08-30 20:01:00
  柳宋思走进秦史库房,对每一个角落进行了仔细查看,没有发现什么异样,要查找声音的发源地,根本无从下手。难道是自己的神经出了问题?难道真有什么鬼神邪说?难道那天傍晚遇到的黑影根本就不是猫?难道李冠一的阴魂还在?难道……太多的疑问印在了柳宋思的脑海里。

  对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柳宋思却不想去探究,也没有心思、没有时间。他重新回到了桌边,回到了他的研究中。可是,当他再次进入深思时,这种异样的声音又传入他的耳朵,让他无法安心。
  他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闹钟,快二点了。可能是连续一个星期用脑过度造成神经衰弱吧!唉,管它什么声音,回家睡觉去。柳宋思息了灯、关上门,往家里走去。
  路上,柳宋思回想起这种怪异现象,搜索枯肠也无法解释。他认为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用脑过度产生错觉;要么是对研究太投入产生幻觉。
  回到家里,柳宋思草草地洗漱了一下,便倒在了床上。他望着天花板,久久不能入睡。也不知过了多久,屋内才传出呼噜声。
  第二天,柳宋思把在藏书楼发生的怪异现象,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好友龙华。龙华初听起来觉得好笑:“你是神经过敏吧?”说罢,望了柳宋思一眼,看他满脸严肃认真的样子,不像在编故事;况且,柳宋思从不说谎,便立即追问了他:“怎么会这样呢?是不是听错了?”“连续几次是这样,怎么会听错呢?”柳宋思解释道。

  当然,谁也无法相信柳宋思说的话,只有龙华这样的兄弟才不会去怀疑它的真实性。龙华提议:“今晚我陪你,行吗?”柳宋思为了弄清真像,也就答应了他:“我们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晚餐后,俩人进入了藏书楼,柳宋思仍然进行他的秦史研究,龙华却在楼里转悠,显得有些无赖。但他为了好友、为了兄弟,不得不舍弃女友相约,而去与柳宋思探寻究竟。
  在藏书楼,龙华一会儿与女友微信聊天,一会儿起身走走;实在无聊时,在书架上翻来翻去,他检了本《中国通史故事·先秦》翻了起来。
  忽然,听到柳宋思在说:“你听,又响起来了!”“什么响起来了?”
  龙华感到很惊讶。柳宋思指着秦史库房说:“刚才又听到了那边传来的声音。”
  龙华屏住呼吸,侧耳倾听,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再看看柳宋思诧异的表情,好像真有其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