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爷”万般无奈,下了一道“罪己诏”,将自己骂一通,并表示要亲自赴太庙恭敬地慰问三牲大礼。他指示所有的“中外臣工”都要穿朴素的服装,务必竭力虔诚地“洗心办事”,“痛加反省”,以便期望王朝“长治久安,万事消弭。”
爆炸原因自然也成了此次事件的谜题,“地震灾难说”,据史料记载,京畿仅明代就大小震百余起。官方未明确此灾为地震所致,灾变前后如“大震一声”、“殿震”、“震撼天地”、“时息地震”、“震后”等种种迹象虽与地震均有诸多相符之处,但是在离震灾中心较近的建筑真如寺、承恩寺等均未受到多大破坏,这种情况是举世未见的。
日期:2016-11-08 14:30:00
再者蘑菇状烟云也不是地震出现的现象;又如“不论男女,尽皆裸体”、“寸丝不挂”、“褫衣物”的现象,也不是地震的后果;至于灾变中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在地震史上也少有先例。所以是否存在“地震”还有争议。
第二种说法,“陨石灾难说”,文献中“但见飙光一道,内有大光”,“烟尘障空,白昼晦冥”等记载与现今科学证实了的陨石坠落时会出现的情况很吻合。而且当陨石坠地时会发出巨大的震动、声响,这与记载中的“有声如吼”也一致。不过“陨石说”又难以解释爆炸发生之前出现的那些情况,以及为什么会将几吨重的大石狮子抛到数里之外。对于陨石坠落这样一件大事,在历来重视天文观测的中国,有专门的天文水利观测记录中却点滴未见,很难解释得通。
日期:2016-11-08 14:31:00
“龙卷风灾难说”,龙卷风是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风,寿命短,属于小尺度对流性天气系统。因此,龙卷风的发生必须具备对流性天气发生的条件。龙卷风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所经之处,树木、房屋、农作物等都可能被席卷一空,撕得粉碎。但震后有人入京报告,西山飘来大量衣服挂于树梢,随风飘扬。昌平州教场中衣服成堆,器皿、首饰、银钱也落得满地都是。选择性地转移物品,没有人感觉到风的存在,说明灾难当时没有发生龙卷风或飓风。
日期:2016-11-08 14:32:00
“火药焚爆说”,对于这次巨大灾变,明末清初的志、史书中多认为起因是“王恭厂灾”,意为皇家部队的火药库爆炸引起的。王恭厂明中叶一度制造过火药。古代制造火药系为兵卒释放作为联络信号,部队战斗力靠大刀、长予等“十八般”武器,并非靠丨炸丨弹。
王恭厂,名不符实,只是几个老北京的“四合院”,驻有士兵,其规模比不上现代中国乡、镇办的鞭炮厂大。即使是四合院内火药成堆,但中国古时的黑色丨炸丨药威力很小,就算全部点着,也不过将四合院以及周围的房屋烧光、焚为平地而已,绝不会死伤数千数万人。
日期:2016-11-08 14:32:00
特别是当时的司礼太监若愚明确记叙“王恭厂”是负责管营建的皇家部队后勤部。有钱、粮草、马匹是真的,也不排除有储备火药的库房,所以将都城灾变一起推给王恭厂爆炸是错误的。
当然,王恭厂也在爆炸范围内,居住附近的百姓说王恭厂有铁砂纷纷飞散,但这是在“蘑菇”云、“灵芝”云落地之后,冲击波摧毁了小火药储蓄室必然的结果,绝非王恭厂失火引起的灾变。况且史、志各书如实记载这次灾变“不焚寸木”、“焚燎之迹全无”,也完全证明王恭厂是灾变的受害者,根本不是灾变的罪魁祸首。
(完)
日期:2016-11-08 14:34:00
下面这个事是来自一个学过玄学的朋友他讲的,就叫——敲门。
俗话说,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就是说平日不做什么坏事,哪怕是晚上鬼来了找你,你也不会怕,但是现实生活中,未必会如此……
假如半夜真的有鬼来敲门的话,一次你可能不觉得害怕,还能扛得住,但如果,连续一周都出现这个情况发生的话,估计是谁都不一定扛得住了。
日期:2016-11-08 14:34:00
这件事情还是要从我朋友买的一个新房说起,因为这个楼盘的地理位置不错,周围的设施也很完善,开盘之前关注度就很高,开盘之后,销售更是火爆,而我的这个朋友趁刚开盘就立即买了一套,经过了几个月装修,我的朋友也终于搬进了新家。
我朋友的这个新房是属于一梯四户的格局,而当时其他几户也基本是同时装修入住的,所以住进来的日子前后也差不了半个月,加上几户人家也都是年轻人,所以装修时经常有所往来。
日期:2016-11-08 14:35:00
住进来以后大家处的还都不错,时不时的也经常在一起聚餐,转眼就快住了有半年了,直到有一晚一个意外的敲门声,也彻底打破了这种安逸的日子……
(接下来便是讲故事的人的朋友口述)我记得那一天是夜里快两点了,听到楼道里有吵闹的声音,有个人再敲邻居家的房门,而有人骂了句神经病,之后就没了声音。
日期:2016-11-08 14:36:00
我一听没声了,刚要闭眼睡觉,我家的门也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咚咚咚,咚咚咚”,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个敲门声,因为也是我噩梦的开始……
当时我就想,这么晚了会是谁呢?我边想着,边把灯打开,然后我走到门前,像平常那样去问,谁呀?!
门外没有声音,也没有人回应,起初我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于是我就准备转身要回到卧室里去,也就在这时,门又一次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