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05 12:46:35
蒯通见韩信就这样赶走了武涉,对楚国的劝降无动于衷,心中着急,急忙进劝道:“在下对相术颇有些研究,今天可不可以给大王说说这方面的事啊?”
韩信道:“先生请讲。”
蒯通道:“相术的价值就是命运的取向,其诀窍不过是以下三个方面:人的贵贱尊卑取决于骨格形貌,忧喜荣辱取决于品性心地,成败得失取决于决断果敢。”
韩信连连点头道:“先生不愧是相术高手,说得很有道理。今天就给寡人看看相怎么样啊?”
蒯通让韩信摒退仆从,盯着韩信看了又看,绕着转了又转,然后掐指算了又算,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皱眉,不住地摇头叹气,一会儿又连连点头,笑逐颜开。
蒯通如此这般装神弄鬼了半天,才说道:“在下细观大王的面相,最高不过做一个王侯而已,并且危机四伏,毫无安稳可言;但是要从大王的‘背---’来看,却是寿永命康,贵不可言哪。”
韩信不解道:“这个‘背---’有什么讲究啊?请先生详细说说。”
蒯通急忙接道:“如今,楚汉相争,僵持不下,百姓流离,黎民涂炭,已经三年多了。项王威震四海,仗着勇猛,虽然是天下无敌,却也顿兵广武、成皋之间,旷日持久,难有尺寸进展了。
汉王纠合几十万军将,凭借山险阻挡楚军,咬着牙硬撑,也是精疲力尽,进退两难哪。这就是智勇俱困的时候啊。
依在下看,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如果不是有旷世难寻的大圣大贤出现,是绝对无法平息这场争端的。
大王的才情,天下无双。汉、楚两王,根本无法与大王同日而语,您就是这个旷世难寻的大圣大贤哪。
大王收三秦而杀章邯,涉西河而擒魏豹,取代地而斩夏说,下井陉而诛成安,不费一兵一卒,传檄而降燕国,破龙且、田广,一举而定三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都是神佑天助的结果,可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到的啊!”
韩信摆手笑道:“孤王身为上将军,忠心王事,职责所在,理所应当,先生就不要一个劲说这些了。”
蒯通接着说道:“现在,汉、楚两王的性命,统统都攥在大王的手心里,大王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赢,这就是上天给大王的绝佳良机呀。
依在下看,从大王的角度考虑,最好是维持着这种平衡,让汉、楚就这样僵持着,暂时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以后,凭着大王的神机妙算,见机而行,天下肯定就是大王的了!”
日期:2016-11-08 12:20:52
韩信不高兴地接道:“先生既然怜惜天下的苍生,知道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现在项羽势穷力竭,就要败亡了,天下好不容易就要安定了,眼看着百姓就要出离苦海了,先生反而挑唆孤王背叛汉王,三分天下,坐山观虎斗。
这以后项羽必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到那时又得狼烟四起,烽火遍地,百姓一时半会儿怎么能安定得了呢?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蒯通见韩信油盐不进,着急道:“时至不行,必受其祸;天与不取,必遭其殃。大王今天不听臣的良言,日后再追悔,可就晚了!”
韩信正颜厉色道:“先生不要再说了。汉王对孤王有殊恩,赐车、赏衣、分食,推金、送银,拜将、封爵,待如兄弟、子侄。
寡人常听人说:‘乘坐人家的车子,就要为人家出力;穿人家的衣服,就要为人家分忧;吃人家的饭菜,就得为人家去拼命。’寡人怎么能因为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蒯通连连摇头道:“大王自以为和汉王交情深厚,并且有盖世奇功,以后只要忠心事主,汉王就一定不会辜负您,这其实是大错特错啊!人世间最不可居的就是功劳,最不可信的就是交情。历史上许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些,大王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
韩信道:“先生说说都有哪些事例呀?”
蒯通道:“张耳、陈余是刎颈之交,恩同父子,情如兄弟,分别担任赵国的将相,一同辅佐赵王,这是大王都知道的。巨鹿被秦军包围的时候,陈余没能以死赴义,张耳满怀怨恨,陈余负气出走,两人反目成仇,竟然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汉王以前想招降陈余,陈余却要挟汉王,声称只要汉王杀死张耳,他就归顺。张耳也为了泄愤,亲率大军击斩陈余。这都是因为人心难测、欲壑难填的缘故啊。请问大王与汉王的交情,能比得过张耳、陈余吗?”
韩信低头不语。
蒯通接着说道:“越王句践国破家亡,沦为吴王的奴仆,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依仗文种、范蠡的智谋,得以洗雪耻辱,复国灭吴,称霸天下。
范蠡急流勇退,归隐林泉,远离朝廷,泛舟五湖,逍遥自在,颐养天年;文种居功自傲,恋栈不去,终于被句践赐剑自裁。这就是勇略震主者易危,功盖天下者难封啊。
如今,大王已具备了震主的勇略,又成就了难封的功勋,扶保汉王,汉王恐惧,归顺项王,项王害怕。您不赶快自立自保,还幻想着依靠别人,这已经很危险了!”
韩信沉思许久,断然说道:“先生不用说了,寡人宁愿去死,也不愿背叛汉王。”
蒯通目瞪口呆,大失所望,呆呆地看着韩信,连连摇头叹息,垂头丧气地出了大帐。
没过几天,蒯通假装得了癫狂病,撕破衣衫,到处乱串,又哭又笑,披头散发,满嘴胡言乱语。
又过了十多天,见慢慢没有人注意他了,就偷偷溜回老家,避祸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